买二手房贷款需要的手续费包括公证费,按揭合同工本费和商品房价值评估费用,按照规定进行计算,买二手房贷款需要满足年满18周岁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有稳定合法收入,同意办理抵押等。
一、买二手房贷款手续费怎么算的
买二手房贷款手续费包括:
1.银行按揭抵押公证费。抵押公证费是贷款额的1%,不足200元的按200元征收。
2.按揭合同工本费380元/套。
3.商品房案值评估费为总房价的3%~5%。
二、买二手房贷款需要什么条件
买二手房贷款需要的条件:
1.年满18年周岁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城镇居民常住户口或合法有效的居留身份证明;
2.有稳定合法收入,有还款付息能力;
3.借款人同意以所购房屋及其权益作为抵押物;
4.所购二手房的产权明晰,符合可进入房地产市场流通的条件;
5.所购房屋不在拆迁公告范围内。
三、买二手房贷款需要的资料
贷款申请表;身份证(包括配偶)复印件;户口薄复印件;婚姻证明复印件;个人收入证明或其他足以证明其收入水平的证明(包括我行认可的工资单、税单、纳税证明等);以财产抵押或质押担保的,应提供抵(质)押物的权属证明、我行认可部门出具的抵押物估价证明原件、质物原件;有权处分人同意抵押或质押的证明;由第三方提供保证担保的,必须提供保证人身份证件、户籍证明原件及复印件,以及担保人收入证明(自然人保证担保时);法人保证人的营业执照和法人代码证及近期财务报表等(法人保证担保时);申请个人住房、商铺贷款时,借款人必须提供商品房购房合同或商品房买卖契约,以及首付款证明(发票及银行交款单);
申请助学贷款时,必须提供教育单位签发的入学通知书。
-
购买二手房能贷款吗,二手房贷款申请条件是什么
499人看过
-
公积金贷款购买二手房评估房屋怎么收费,二手房的贷款条件
230人看过
-
买卖二手房卖家需要什么手续,贷款卖二手房办理材料
467人看过
-
买房贷款的手续费怎么算
291人看过
-
购买二手房能贷款吗?买卖二手房能否贷款
189人看过
-
买二手房能申请房贷吗,二手房贷款要注意什么
219人看过
-
购买二手房贷款条件:购买二手房贷款有哪些手续海南在线咨询 2021-11-12银行发放个人住房贷款(以下简称贷款)的对象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具有城镇常住户口或有效居留身份;(二)具有稳定的职业和收入、良好的信用和偿还贷款本息的能力;(三)有购房合同或协议;(四)无住房补贴的,应当在经办行开立储蓄存款人或者缴纳住房公积金存款。存款余额占购房所需金额的比例不得低于30%,作为购房首付;有住房补贴的,个人承担部分的30%作为购房首付;(五)有经
-
贷款买二手房卖方需要什么手续?贷款买二手房卖方需要注意哪些手续台湾在线咨询 2022-04-07贷款买房指购房人以在住房交易的楼宇作抵押,向银行申请贷款,用于支付购房款,再由购房人分期向银行还本付息的贷款业务。也被称为房屋抵押贷款。那么,贷款买二手房卖方需要什么手续,为您能介绍,希望能给您提供帮助。一、贷款买二手房办理手续简单来说:“双方签订买卖合同→收齐基本资料→房产实地评估→银行笔录、面签、交首付款→批准贷款→过户→放款→领新房本→抵押登记”(说明:此步担保公司提供阶段性担保)提醒:看似
-
全款买二手房买卖需要的手续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07全款买二手房的交易流程,总体上讲可以分为三步走:签合同、办过户、领新证。 具体内容如下; 1、双方签订合同:当事人双方意思表示一致的,应签订房屋买卖合同。在这之前,作为买方须对于房屋的产权完整性有所了解,对于房屋的相关情况进行查看,还须有专门的房屋评估机构进行房屋资产评估,以保证成交价位的法律性。 2、双方携带资料办理房子过户:合同签订后,双方当事人应该携带身份证、户口本、银行卡、结婚证、房产证、
-
二手房屋买卖贷款手续怎么走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16二手房屋买卖贷款在二手房交易中比较常见,在这里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二手房屋买卖贷款的流程,具体流程如下:第一、递交材料,提出申请。第二、评估。第三、银行审批。第四、交首付,办理过户第五、买方办理房产抵押登记、保险手续,银行放贷。在此提醒大家,在二手房买卖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审查房屋的权属信息,是否属于卖方,是否存在其他共有人,是否有权利限制,是否为合法建筑,是否属于共有产权房,,是否有查封,
-
贷款买二手车贷款要手续费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8-09风险1:高成本 很多贷款机构虽然能办理二手车贷款,但贷款成本颇高,因为他们除了要收取利息、手续费以外,还强制要求借款人购买车险、安装GPS等,这些费用累计起来就不得了了。 风险2:高违约金 找非金融机构办理二手车贷款后,若借款人出现逾期(即使逾期几天),贷款机构也将按照高额费用收取违约金,否则就扣押车子。 办理二手车贷款的时候小小金融提醒大家做到以下几点,避开风险, 一、关注商品品牌。 消费者在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