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犯罪包括受贿罪、挪用公款等,立案条件主要如下:1、经济犯罪的主体如果是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经济行为具有社会危害性;2、涉嫌的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3、经济犯罪的违法行为具有刑罚处罚性,公安机关认定有犯罪事实的。
办理经济犯罪案件新规是怎样的
1、如何避免执法不规范、执法过错
严禁无证据情况下,查封涉案财物或拘留嫌疑人为了使案件在立案审查过程中尽量避免事实或线索不明现象,决定是否立案审查非常关键,但如果迟迟无法立案,又可能错失最佳侦查时间。规定第15条明确,“公安机关接受涉嫌经济犯罪线索的报案、控告、举报、自动投案后,应当立即进行审查,并在7日以内决定是否立案;重大、疑难、复杂线索,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延长至30日;特别重大、疑难、复杂或者跨区域性的线索,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立案审查期限可以再延长30日。”另外,上级公安机关指定管辖或者书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指定期限以内立案侦查。人民检察院通知立案的,应当在15日以内立案侦查。规定第18条还明确,公安机关立案后,应当采取调查性侦查措施,但是一般不得采取限制人身、财产权利的强制性措施。确有必要采取的,必须严格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严禁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或者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
此外,公安机关立案后,在30日以内经积极侦查,仍然无法收集到证明有犯罪事实需要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充分证据的,应当立即撤销案件或者终止侦查。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上一级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可以再延长30日。
2、立案侦查过程中如何避免出错
这些情形应当及时撤销案件为在立案侦查过程中尽量避免出错,规定还对撤销立案的一些情形进行了明确。规定第25条明确,在侦查过程中,公安机关发现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及时撤销案件。
情形包括:“对犯罪嫌疑人解除强制措施之日起12个月以内,仍然不能移送审查起诉或者依法作其他处理的;对犯罪嫌疑人未采取强制措施,自立案之日起2年以内,仍然不能移送审查起诉或者依法作其他处理的;人民检察院通知撤销案件的;其他符合法律规定的撤销案件情形的。”规定明确,撤销案件后,公安机关应当立即停止侦查活动,并解除相关的侦查措施和强制措施;又发现新的事实或者证据,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公安机关应当重新立案侦查。
3、涉案财物管理如何更规范
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经济犯罪案件中常常涉及大量财物,如何管理才能避免疏漏,也是此次规定重点破解的问题。公安部经济犯罪侦查局负责人对媒体解读规定时称,“相关条文进一步细化了涉案财物处置的法律程序,体现了在严格依法办案的前提下,既要保持打击犯罪的力度,又要注重文明执法的温度。”例如,规定第46条就明确了,“查封、扣押、冻结以及处置涉案财物,应当依照法律规定的条件和程序进行。除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另有规定以外,公安机关不得在诉讼程序终结之前处置涉案财物。”规定还提出,严格区分违法所得、其他涉案财产与合法财产,严格区分企业法人财产与股东个人财产,严格区分犯罪嫌疑人个人财产与家庭成员财产,不得超权限、超范围、超数额、超时限查封、扣押、冻结,并注意保护利害关系人的合法权益。具体到分割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条款第47条明确,对不可分割的土地、房屋等涉案不动产或者车辆、船舶、航空器以及大型机器、设备等特定动产,可以查封、扣押、冻结犯罪嫌疑人提供的与涉案金额相当的其他财物。冻结涉案账户的款项数额,应当与涉案金额相当。
此外,规定还明确,对不宜查封、扣押、冻结的经营性涉案财物,在保证侦查活动正常进行的同时,可以允许有关当事人继续合理使用,并采取必要的保值保管措施,以减少侦查办案对正常办公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
4、互联网等经济犯罪案件谁来管辖
一般由最初发现、受理的或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上述公安部相关负责人对媒体介绍称,近年来,主要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经济犯罪活动持续高发多发,但这些经济犯罪案件线索较少,查证相当困难,且容易产生管辖争议等问题,导致有的地方公安机关经常不敢立案、不愿立案,相互推诿,应付了之。此次出台的规定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规避。例如,规定第11条第2款重申和强调,“主要利用通讯工具、互联网等技术手段实施的经济犯罪案件,由最初发现、受理的公安机关或者主要犯罪地的公安机关管辖,但是指定管辖的除外。”
《刑事诉讼法》第112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应当按照管辖范围,迅速进行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应当立案;认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事实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候,不予立案,并且将不立案的原因通知控告人。控告人如果不服,可以申请复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
-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侦查能否延长以及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条件是什么
264人看过
-
经济犯罪案件需要满足哪些条件才能立案?
262人看过
-
了解经济犯罪案件受理要求:15个必备条件
209人看过
-
2017年个人经济犯罪案件立案要求
117人看过
-
经济案件犯罪主体要件
141人看过
-
经济犯罪案件立案期限是几年?
244人看过
-
什么是经济纠纷,经济纠纷案件中经济犯罪和经济犯罪案件的经济犯罪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4经济纠纷,又称经济争议,是指平等主体之间发生的,以经济权利义务为内容的社会纠纷。经济纠纷有两大类:一是经济合同纠纷,如买卖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承揽合同纠纷,建设工程合同纠纷、技术合同纠纷等;二是经济侵权纠纷;如知识产权(如专利权、商标权)侵权纠纷、所有权侵权纠纷、经营权侵权纠纷等。在市场经济中,合同是平等的市场主体间确立交易关系,共同实施交易行为,追求和实现经济目的的法定和普遍的形式,因此,合
-
经济犯罪律师收到案件后必须多久才会立案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8经济犯罪案件追诉期限没有特殊的规定,都是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执行的,即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①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5年。②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0年。③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15年。④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追诉时效的期限为20年。如果20年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
-
超过多长时间的经济犯罪案件不立案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01展开全部超过刑事责任追溯期没有立案的刑事案件就不立案追究了,当然包括经济犯罪也是一样的。具体讲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追溯期是五年,法定最高刑是不满十年追溯期为十年……
-
经济犯罪立案的标准是什么经济犯罪案件的立案标准是多少,如何处罚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06经济犯罪立案的标准: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的规定,以下经济犯罪案件将立案。 一、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5000元以上的,将被立案追诉。 二、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或者在经济往来中,利用职务上的便利,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