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抗力有哪些现象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4 04:36:55 91 人看过

一、不可抗力有哪些现象

不可抗力,通常指的是那些无法预见、无法避免且无法克服的客观情况,这些现象在法律上具有特定的含义和影响。不可抗力现象的出现,可能会对合同履行、法律责任等产生重大影响。

具体来说,不可抗力现象主要包括两大类: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

二、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

自然灾害是不可抗力中最为常见和显著的一类现象。这些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预测性,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造成巨大影响。常见的自然灾害包括但不限于:

1.地震:地震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的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地震的破坏力极大,可能导致建筑物倒塌、道路损毁、人员伤亡等严重后果。

2.海啸:

(1)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海底滑坡或气象变化产生的破坏性海浪,波速高达每小时700~800千米,在数小时内就能横过大洋;

(2)呼啸的海浪,每小时可达数十公里,形成数十米高的水墙,冲毁堤岸,吞噬沿海城镇和村庄,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3.台风、飓风:台风和飓风是热带气旋的一种,它们会带来强风、暴雨和风暴潮等极端天气现象,对沿海地区造成严重影响。

还包括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它们都可能成为不可抗力的表现形式。

三、不可抗力的社会事件

除了自然灾害外,社会事件也是不可抗力的重要表现形式。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常见的社会事件包括:

1.战争与武装冲突:战争和武装冲突是严重的社会事件,它们可能导致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社会动荡。这些事件往往无法预见和避免,对合同履行和法律责任产生重大影响。

2.罢工与骚乱:罢工和骚乱是劳工或社会群体为了表达诉求而采取的行动。这些行动可能导致社会秩序混乱、生产中断和财产损失。在某些情况下,罢工和骚乱也可能被视为不可抗力事件。

3.尽管社会事件可能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测性,但它们是否构成不可抗力还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判断。

例如在某些情况下,政府可能会采取措施控制骚乱和罢工等社会事件的发展,从而降低它们对合同履行的影响。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13:5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何为不可抗力构成不可抗力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何为不可抗力构成不可抗力应具备哪些条件在法律上,不可抗力通常指的是在合同履行过程中,因自然灾害、战争等无法预见、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构成不可抗力需满足以下条件:1.不可抗力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无法预见的。这意味着当事人在签订合同时,无法预知该事件是否会发生。这种预见性是以当事人所具备的合理注意力和知识水平为标准的。2.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有不可避免性。即无论当事人采取何种措施,都无法避免该事件的发生。这种不可避免性体现了不可抗力事件的客观性和不可控性。3.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具有不可克服性。这意味着当事人即使采取了合理的措施,也无法克服该事件对合同履行所造成的影响。这种不可克服性体现了不可抗力事件的严重性和破坏性。4.不可抗力事件必须发生在合同签订之后、终止以前,即合同的履行期间内。这是因为只有在合同履行期间内发生的事件,才可能对合同的履行产生影响,从而构成不可抗力。二、不可抗
    2024-07-26
    252人看过
  • 假离婚现象有哪些
    假离婚大都是指夫妻一方或者双方本无离婚的真实意思而因双方通谋或受对方欺诈而作出离婚的意思表示。虽然法律并没有这个概念,但现实常常发生。一般包括这些情况:通谋离婚,双方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而离婚;欺诈离婚,一方未达目的而欺诈对方离婚。双方假离婚的,依然产生法律的效力,双方不再具有夫妻关系。假离婚买房有哪些风险如今购房的家里加大,购房者为了在买二套房时,省点税费就与爱人假离婚。殊不知,这种做法有风险,一个不小心就会假戏真做,落得人财两空的局面,后悔都来不及了。假离婚买房有风险当心人财两空有不少律师曾经说过,在他们曾经办理的很多实际案例中,有不少“假离婚”弄假成真,最终没有复合,同时在“离婚”时约定把房产归属一方所有,另一方弄巧成拙“人财两空”。由此可见,以“假离婚”来规避购房政策对夫妻中没有房产的一方存在重大的法律风险,如果假戏真做,那么无房产一方将很难得到补偿,其应有的财产份额将很可能损失。如
    2023-07-25
    245人看过
  • 不可抗力与可抗力区别
    法律综合知识
    区别:1、概念不一样。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可抗力是指能预见、能避免并能克服的客观情况。2、法律后果不一样。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属于法定解除合同情形,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等;而在可抗力情形下违约的需要支付违约金等。《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2024-04-11
    399人看过
  • 延期交房不可抗力因素抗辩的方式有哪些
    一、延期交房不可抗力因素抗辩的方式有哪些对于开发商延误交付房屋的纠纷解决策略,购房者务必要享有督促之责,即敦促开发商立即交付房屋以便弥补因逾期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若在发出催告后的第三个月内开发商仍然未能顺利交房且无法提供合理的解释,那么购房者便有权依法解除合同,并要求开发商退回已支付的全部房款以及相关的利息,同时还需承担由此产生的违约责任。《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二、延期交房违约金如何算延迟交付房屋的违约金是从交房期限之日起次日才开始计算的规定,这是所有买受人和开发商在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所共同认定的。在这份法律文件中通常会明确约定有违约的责任和条款。而关于逾期交付房
    2024-07-16
    237人看过
  • 行政复议法有哪些不可抗力情形?
    《行政复议法》中的不可抗力具体包括:地震、海啸、台风;征收、征用;罢工、骚乱等情形。如果因不可抗力耽误了当事人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则申请期限自障碍消除之日起继续计算。一、不可抗力的范围是什么?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1、自然灾害。如台风、地震、洪水、冰雹;2、政府行为。如征收、征用;3、社会异常事件。如罢工、骚乱等。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二、行政复议的申请期限是多长?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为六十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第九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
    2023-03-19
    256人看过
  • 不可抗力事件的构成有哪些要件?
    不可抗力事件的构成要件有:不可抗力的要件——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主观要件强调作为不可抗力的客观现象的不能预见性,即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这是判断当时人主观上是否存在过错的关键因素。不可抗力的主观要件就是指不能预见。客观要件强调作为不可抗力的客观现象的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特性,即当事人无法对这种客观现象的发生与否。发生程度作出处置或安排。债务人在不可抗力事件中具有何种义务根据《民法典》(2021.1.1生效)第五百九十条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1、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债务人履行通知和证明的义务可以让债权人知悉不可抗力事
    2023-07-23
    89人看过
  • 工资拖欠现象有哪些?
    不属于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况:(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延期时间的最长限制可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根据各地情况确定。其他情况下拖欠工资均为无故拖欠。无故拖欠工资的情形《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50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此处的“无故拖欠”应理解为,用人单位无正当理由在规定时间内故意不支付劳动者工资。劳动部《对工资支付暂行规定有关问题的补充规定》中针对“无故”作了排除性规定:“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不包括:(1)用人单位遇到非人力能所抗拒的自然灾害、战争等原因,无法按时支付工资;(2)用人单位确因生产经营困难、资金周转受到影响,在征得本单位工会同意后,可暂时过期支付劳动者工资,
    2023-07-14
    234人看过
  • 职务犯罪有哪些现象?
    职务犯罪是,指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工作人员利用已有职权,贪污、贿赂、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玩忽职守,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破坏国家对公务活动的规章规范,依照刑法应当予以刑事处罚的犯罪,包括《刑法》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渎职罪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犯罪。职务犯罪是一种特殊的、严重的腐败现象,分析职务犯罪的现象,大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党性原则方面,不能执行好党的路线、方针、政策,采取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我行我素,自以为是的个人主义做法;二是公仆意识方面,忘记公仆意识,忘记自己肩负的责任,违法用权,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严重;三是行政决策方面,重大决策不集体讨论,主观误断,搞一言堂,受利益驱动,造成决策失误,损害集体利益;四是任用干部方面,任用干部以权谋私,任人唯亲,挫伤了有才干、能干事又干净而得不到提拔重用干部的积极性;五是内部审批方面
    2023-06-11
    290人看过
  • 违章停车有哪些现象
    违章停车的情形包括:(一)在设有禁停标志、标线的路段,在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人行道之间设有隔离设施的路段以及人行横道、施工地段,不得停车;(二)交叉路口、铁路道口、急弯路、宽度不足4米的窄路、桥梁、陡坡、隧道以及距离上述地点50米以内的路段,不得停车。违章停车,是指车辆停放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3条规定的情况。一、不能在人行道上掉头吗不能在人行道上掉头。人行道指的是道路中用路缘石或护栏及其他类似设施加以分隔的专供行人通行的部分,一般宽度为四米左右。根据相关规定,机动车在有禁止掉头或者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以及在铁路道口、人行横道、桥梁、急弯、陡坡、隧道或者容易发生危险的路段,不得掉头。机动车在没有禁止掉头或者没有禁止左转弯标志、标线的地点可以掉头,但不得妨碍正常行驶的其他车辆和行人的通行。二、城市道路没有禁停标志可以停车吗?停车位图没有禁停标志的地方,你都可以临时上
    2023-04-05
    407人看过
  • 环境污染有哪些现象
    环境污染有什么现象1、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人体通过新陈代谢和环境进行着物质交换。在正常状况下,环境中的物质与人体保持动态平衡,使人体得以正常生长、发育,充满活力。由于人类的活动,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进而危害人类自身及其它生物正常发展的现象,就是环境污染。当环境受到污染时,环境中的废水、废气、废渣、噪声、放射性物质等达到一定的量后,就会影响人体机能,产生中毒反应,严重时甚至会危及生命。导致环境污染的因素有化学、物理、生物三种,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从时间上可分为急性、慢性、远期三种情况,有的环境污染不仅危害我们自身,还会影响到下一代。防治污染,保护环境,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2、水体污染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排入水体的污染物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的自净能力,使水体的物理、化学及生物性发生不良变化,影响到人类的正常生产、生活,破坏生态平衡,就是发生了水体污染。表示水污染的主要指标有悬浮物、
    2023-04-28
    404人看过
  • 虚假招标有哪些现象
    “虚假招标”就是名为招标实搞“暗中指定”的现象,这种现象多发生在国有投资建设项目中。一些工程项目招标人或主管部门早已内定了施工单位、货物供应商或设计、勘察单位,但迫于招标的规定,只好象征性地进行招投标,搞形式走过场,“明招暗定”。经常采用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内定标外陪标。这类问题极易在邀请招标中出现,招标人在招标前与拟投标企业私下接触,讨价还价,从中选定中标企业,然后招标人出面办妥邀请招标的审批手续,内定的“中标企业”则串通其他几家企业做被邀请对象,名义是来竞标、实际上是来陪标。其二,制定招标文件时暗中偏袒。为使招标条件有利于某一投标人,有些招标人故意设立一些其他企业难以跨越的门坎,作为中标的重要条件,通过这类难题挤走其他企业。还有一些工程项目,招标人以不是本地企业等原因为由,排斥其他投标人,保护自己选择的企业中标。其三,在评标环节暗做手脚。有的招标人为了让内定的投标人中标,对招标
    2023-06-13
    336人看过
  • 诱导取证有哪些现象
    【特点】1、关联性强。2009年该院审结知识产权民事案件27件,同一原告诉本地区不同被告的商标侵权纠纷12件,占同类案件总数的44%.2、购买取证方式存在一定诱导性。原告对被告侵权行为仅有所知但无初步证据,再多次到被告处购买指定假冒商品,即使被回绝也坚持要求被告想方设法提供假冒商品,一些被告就可能临时从他处调货或帮他人代售。3、通过公证固定证据。获取侵权产品过程中,原告通常会申请公证机关对依前述方式取得的证据及过程出具公证书。4、具有一定法律依据。最高法院相关司法解释曾作规定,当事人自行或者委托他人以定购、现场交易等方式购买侵权复制品而取得的实物、发票等,可以作为证据;公证人员如实对上述取得证据及过程出具的公证书,亦可作为证据使用。【原因】1、侵权行为隐蔽性强,难以再现。商标侵权行为一般发生在侵权人的生产经营场所,行为时间较短,权利人不易接近。2、证据保全困难。证据保全的前提是权利人可以提
    2023-06-01
    243人看过
  • 不能免责的不可抗力包括哪些
    一、不能免责的不可抗力包括哪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条规定,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不可抗力是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第五百九十条规定,当事人一方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根据不可抗力的影响,部分或者全部免除责任,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合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以减轻可能给对方造成的损失,并应当在合理期限内提供证明。当事人迟延履行后发生不可抗力的,不免除其违约责任。二、不可抗力和意外事件不可预见的偶然性。不可抗力所指的事件必须是当事人在订立合同时不可预见的事件,它在合同订立后的发生纯属偶然。当然,这种预料之外的偶然事件,并非是当事人完全不能想象的事件,有些偶然事件并非当事人完全不能预见。但是由于它出现的概率极小,而被当事人忽略不计,把它排除在正常情况之外,但结果这种偶然事件真的出现了,这类
    2023-05-06
    52人看过
  • 不可抗力具体的表现是什么
    不可抗力具体的表现是: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刚刚发生在我国四川汶川的大地震,就属于这种类型。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但对局外的民事关系的当事人而言,这些事件则是既不能预见也不能避免与克服的,因此属于不可抗力。一、法定不可抗力因素有哪些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都是不可抗力,比如(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蝗灾、风暴、冰雹、沙尘暴、火山爆发、山体滑坡、雪崩、泥石流等。(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这类事件往往指社会异常的、突发的事件,既非自然灾害,也不属于政府行为,如战争、武装冲突、罢工、骚乱、暴动等。这些事件虽然是人为的,
    2023-03-09
    336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不可抗力的法律对不可抗力有哪些评定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11-07
      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洪水、海啸、火灾等;政府行为,它是指当事人的合同订立以后,政府颁布新的法律、政策、行政措施而致使合同不能履行;社会异常事件,主要是指一些偶发的事件阻碍合同的履行。
    • 合同具有哪些不可抗力
      江西在线咨询 2023-08-26
      合同中的不可抗力包括以下几种: 1、重大的自然灾害。如重大的地震、海啸、台风、海浪、洪水; 2、重大的社会非正常事件。合同法所称的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 哪些属于不可抗力? 有哪些规定?
      辽宁在线咨询 2023-12-09
      属于不可抗力的种类有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突发事件等。法律规定的不可抗力主要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且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因不可抗力不能履行民事义务的,不承担民事责任。
    • 夫妻家庭暴力现象有哪些
      宁夏在线咨询 2023-05-19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 第一条为了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谐、社会稳定,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 第三条家庭成员之间应当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和睦相处,履行家庭义务。 反家庭暴力是国家、社会和每个家庭的共同责任。
    • 丧失赡养能力的现象有哪些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26
      丧失赡养能力一般指的是,有赡养义务的人没有经济能力承担赡养义务的情况。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