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长是主审法官,主审法官不一定是审判长。诉讼审理活动中有简易程序和普通程序,简易程序由法官一人独立审判,因此是主审法官。审判长只存在于普通程序中,有三人或五人组成合议庭,审判长负责住持。因此,只有在有合议庭的审理中才会有审判长,而且审判长也是主审法官,二者竞合,在简易程序中不存在审判长,只有主审法官。
审判长是什么职位?
审判长是审理时的职务,临时的,没有级别。在合议庭中,一般是职务最高的人任审判长,如院长参加审判,院长任审判长,院长没参加,副院长参加,副院长就是审判长。法院在审理案件的时候,一般需要几个人临时组成一个合议庭,这几个人负责审理一个案子,其中职务最高的任审判长,这是一个临时职务,审理完一个案子,合议庭解散,审判长也就免职,下一个案子,再组织合议庭,再任命审判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官法》第九条人民法院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除履行审判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与其职务相适应的职责。
-
审判长与审判员的职责差异
135人看过
-
原审法官追责问题在再审案件中的探讨
277人看过
-
审判长与法官的不同点
438人看过
-
公开审判与不公开审判的差异
397人看过
-
医疗事故罪与非法行医罪在司法审判中的认定差异
275人看过
-
死夫与死妻:差异与法律审判
195人看过
审判委员会是按照所谓“民主集中制”原则在各级法院内部设立的机构,它的职责是“总结审判经验,讨论重大的或者疑难的案件和其他有关审判工作的问题”。审判委员会审理案件的范围,主要是审理重大、复杂、疑难案件,包括如下几个方面:(1)拟判处被告人死刑... 更多>
-
庭审中审判长和主审法官职责?海南在线咨询 2022-10-09审判长的职责是: (1)担任案件承办人,或指定合议庭其他成员担任案件承办人; (2)组织合议庭成员和有关人员做好庭审准备及相关工作; (3)主持庭审活动; (4)主持合议庭对案件进行评议,作出裁判。主审法官制度实质是审判权的下放,把审判合一的权利交给那些政治素质好、业务素质高的法官,实现主审法官权责利的统一。主审法官制度将实行当庭结案,极大地提高了审判效率。由于主审法官的职责是坐堂问案,居中裁判,
-
-
书证与物证的区别:探讨证据种类及其在司法审判中的运用河南在线咨询 2024-11-10书证和物证的区别在于:书证是通过记录反映思维活动来印证案件真相的文字材料或实物;而物证则是依据其外表特征、形状、尺寸、品质等来佐证案件之实体,不承载思维信息。法律并未规定物证必须符合特定格式,仅需其存在、形态、特性足以证实案件即可。 对于书证,法律有时会设定特定形式或程序方具证据力。书证通常由制作者所产生,反映出制作者的思维或主观动机,而作为物证的实体,却不具备此特质。在某些情境中,同一物品可同
-
法院听证与开庭审理的差异天津在线咨询 2024-11-081. 民事诉讼中的听证和开庭具有不同的概念和定义。听证是指在人民法院做出相关法律决策之前,给予行政相对人陈述、申辩和质证等权益的法定程序。而开庭则是指在完成审判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后,由人民法院在特定的法院或其他适宜场所设立的法庭上,对案件进行正式审理的全过程。 2. 从性质角度来看,法院听证程序主要发生在案件执行阶段。当执行案件面临执行异议或案外人异议时,法院执行部门将依法通知各相关方当事人参加听
-
第二审抗诉和再审抗诉的司法审查程序差异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4在各个方面,二次上诉抗议和再审上诉抗议都存在显著的差异。首先,它们的请求抗议的对象不同。二次上诉抗议主要针对尚未正式生效并具有约束力的初审判决或裁决书;而再审上诉抗议则针对已正式生效并具有约束力的判决和裁定。其次,提出抗议的权力来源不同。除了国家最高检察机构,每个级别地区的人民检察院都有权对本级别的人民法院的初审判决或裁决提出二次上诉抗议;但只有我国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其他各级人民检察院的上级机关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