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
一、民间借贷有效期到底是多长时间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民间借贷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第一百九十二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
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
二、行政诉讼超过五年的怎么办
我国法律上虽然明确规定了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在知道该行政行为作出后的六个月内处理,但对于超过这一期限的,如果双方可以协商达成一致意见,并且继续履行义务的,那么也是可以的,具体情况可以结合实际而定。超过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
三、私人包工头欠钱没合同没欠条,四年了
借条约定了还款时间,在届满两年内具有诉讼时效,如果没有约定还款期限最长不能超过20年。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即丧失了请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权利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可见,诉讼时效是权利人行使请求权,获取人民法院保护其民事权利的法定时间界限。
-
超过行政诉讼时效的行政手段救济
75人看过
-
超过期限如何提起行政诉讼
463人看过
-
超过起诉期限的行政诉讼有何影响
73人看过
-
超过行政诉讼起诉期限驳回起诉后可以上诉吗
474人看过
-
行政诉讼救济怎么申请
206人看过
-
超出行政诉讼时限还有哪些救济方式
412人看过
借条是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书面凭证,一般由债务人书写并签章,表明债务人已经欠下债权人借条注明金额的债务。借条应写明借款人和出借人的法定全名,借款金额,包括大写和小写的金额,借款时间期限,包括借款的起止年月日和明确的借款期限,还款的具体年月日,... 更多>
-
超过起诉期限行政诉讼有用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3-09-12如果已经超过了行政诉讼的起诉期限,当事人一般只能采取协商、投诉等自力救济的方式;但是如果当事人对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并不知情的,则诉讼时效可能还未过期,当事人仍然可以通过向法院起诉来救济其权利。
-
针对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超过的问题辽宁在线咨询 2024-11-19针对行政案件的起诉,即使已超出法定诉讼时限,相关当事人仍然有权利向法院提起诉讼。不过,诉讼时效期限结束后,权利主体将失去获得法律强制保护的权益,即无法通过法律途径取得胜利的机会。需明确的是,超出诉讼时效并不导致原告的起诉权被剥夺,诉讼当事人仍然具有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合法权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
-
超过期限也能提起行政诉讼吗?安徽在线咨询 2022-11-251、行政诉讼时效是当事人能够向人民法院对具体行政行为提起行政诉讼的有效期限,超过了这一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2、行政诉讼时效的规定,既是为了有效保护行政机关管理活动的效率,也是为了及时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
超过诉讼时效的行政案件如何救济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03我国行政诉讼法对行政诉讼起诉期限有明确规定:第四十六条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作出行政行为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因不动产提起诉讼的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二十年,其他案件自行政行为作出之日起超过五年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因为具体每个案件都不同,为避免权益受损,建议找专业的法律人士咨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
-
在告行政案件过了起诉期限还能救济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04超过行政诉讼起诉期限,则当事人丧失了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诉讼时效届满,导致权利人的胜诉权消失,人民法院不再予以强制保护。但是,权利人基于民事法律关系所享有的民事权利(实体权利)仍然存在,所以,义务人在诉讼时效届满之后自愿向权利人履行义务的,权利人仍然有权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