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离婚诉讼期间,丈夫擅自将夫妻共有财产一辆轿车转让给外甥,妻子李某于是将丈夫、丈夫的外甥一并告上法庭。近日,法院判决两被告间的转让行为无效。
原告:丈夫转让共有财产
李某与丈夫王某于2002年登记结婚。2005年购买了一辆千里马轿车,包上牌约9万元。2007年3月,王某向法院起诉离婚,法院判决不准离婚。6月,李某因多年患疾病无法工作,王某长时间不支付家庭生活费,李某失去家庭经济来源而向法院起诉要求王某支付扶养费。法院判决王某每月支付李某300元扶养费。12月,王某第二次向法院诉讼离婚,至今还在审理中。
被告王×强是被告王某的外甥。李某称,2007年7月,丈夫、外甥恶意串通取得夫妻共有财产,并过户到外甥名下。王某擅自处分共有财产,其行为侵犯了自己的财产权,是一种侵权行为。王×强明知财产属于共有财产,且双方正处于准备离婚的特殊时间,而处分人王某未取得李某同意下,属于恶意取得财产,不论其是有偿取得,均应返还相应财产。
法院:转让行为不构成善意
对此,王某及王×强均辩称,将车辆转让给王×强是充抵借车款项,李某当时知道这件事。
法院经审理查明,2005年12月底,李某夫妻俩购买车后,该车登记于丈夫王某名下。夫妻双方对轿车属共有财产无异议。
法院认为,本案中,在王某两次提起离婚诉讼期间,先后两次以抵债名义转让该车,受让人均是王某的亲属,转让意图让人生疑。另外,王某又不能提供李某同意转让的任何证据。所以,法院认定王某是擅自处分共有财产。同时,王×强也未能提供李某及王某向他借钱买车的任何证据,转让后,王×强居住在深圳,车辆长期在珠海由王某使用,与两被告所称车辆转让是由于王×强急需车辆开展业务相矛盾。可见,两被告间的转让行为不构成善意。遂做出上述判决。
-
擅自转让产权共有房屋被判无效
500人看过
-
丈夫离婚前擅自转移财产被判无效
89人看过
-
私自住房转让无效夫妻共同财产不容侵犯
87人看过
-
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是无权处分吗
155人看过
-
擅自处分前妻房产法院判决房屋买卖合同无效
305人看过
-
丈夫擅自处分夫妻共同财产,赠与行为有效吗
165人看过
共有,是指某项财产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权利主体共同享有同一所有权,换言之,是指多个权利主体对一物共同享有所有权。按照一物一权主义,一物之上不得存在多个所有权,数人不得对同一物各自享有完整的所有权。 但一个所有权可以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享有。各... 更多>
-
夫妻共有财产擅自赠予“第三者”无效湖北在线咨询 2021-01-17案例:小王和小宋结婚后出资20万元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后来小王在业务交往中认识了一位外地姑娘小张,两人关系发展很快,小宋知道丈夫有了外遇后提出离婚。小王便偷拿了小宋的印章到房屋管理部门办理了过户手续,将该商品房赠予给了小张。小宋知道后遂将小王和小张一起告上法庭,法院审理后判决,小王擅自处分夫妻共有财产,侵犯了小宋的所有权,其赠予行为无效。 解析:此案是夫妻一方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纠纷的案件。我国婚姻法规
-
擅自转让夫妻共同财产是否有效,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3-12-19擅自转让夫妻共同财产给第三方,如果第三方是善意取得,那就是有效的。但是不知情的配偶可以要求擅自转让的一方赔偿损失。如果擅自转让的一方是无偿赠与给第三人,则配偶可以要求撤回赠与。
-
一方擅自处理夫妻共同财产,法律上会判定夫妻共同财产处分无效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26是无效的。一方未经另一方同意,擅自处分共同财产的属于无效民事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七条关于“夫或妻对夫妻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的规定,应当理解为: (一)夫或妻在处理夫妻共同财产上的权利是平等的。因日常生活需要而处理夫妻共同财产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决定。 (二)夫或妻非因日常生活需要对夫妻共同财产做重要处理决定,夫妻双方应当平等协商,取得一致意见。他人有理由相信其为夫妻双方
-
转移了财产了,夫妻一方擅自转让共同财产是如何的?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25《婚姻法》第17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房地产管理法》第38条规定,共有房地产未经其他共有人书面同意的,不得转让。《物权法》第106条规定,无处分权人将不动产转让给受让人的,所有权人有权追回,但受让人受让该不动产时是善意并以合理的价格转让且已经登记的,受让人依照前款规定取得不动产所有权,原所有权人有权向无处分权人请求赔偿损失
-
擅自转让夫妻行为的法律效力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20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股权,系夫妻共同财产。夫妻共有属于共同共有,如果没有特别约定,对共同共有财产的处分须征得全体共同共有人的同意。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89条规定,共同共有人对共有财产享有共同的权利,承担共同的义务。在共同共有关系存续期间,部分共有人擅自处分共有财产的,一般认定无效。但第三人善意、有偿取得该项财产的,应当维护第三人的合法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