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请劳动仲裁需要劳动合同。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属于劳动争议。而劳动争议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的事项。只能去找劳动局的仲裁委。可以找些证据证明劳动者与用人之间存在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然后,到仲裁委申请仲裁,要求支付二倍工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属于该法第二条规定的范围,劳动者即可申请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合同不是申请劳动仲裁的必要条件。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1、在职期间也是可以申请仲裁
2、离职一段时间后一年之内也是可以申请仲裁
3、不一定是解除劳动合同才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4、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适用范围
《劳动仲裁法》第二条规定,劳动关系适用于以下劳动纠纷: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
可否通过解除劳动关系仲裁申请强制解除劳动关系?
209人看过
-
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关系怎么写申请书
306人看过
-
还没解除劳动关系申请劳动仲裁也是一年时效吗?
124人看过
-
亲属关系与劳动仲裁:劳动关系中的仲裁申请规定
85人看过
-
申请仲裁可以解除劳动关系吗,申请仲裁的条件
329人看过
-
劳动关系仲裁怎样申请,如何认定劳动关系
492人看过
仲裁,是指将争议提交给争议之外中立的第三方,由其对当事人的纠纷居中调解,并作出裁断的行为。根据适用对象不同,仲裁可分为民商事仲裁、海事仲裁、国际争端仲裁等。劳动争议仲裁是仲裁制度中的一种,旨在解决劳动纠纷。劳动争议仲裁既具有仲裁制度共有的某... 更多>
-
仲裁期间劳动关系如何解除劳动仲裁申请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30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申请人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劳动争
-
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关系怎么写申请书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6-25劳动争议仲裁申请书 申请人:xxx,女,xx年xx月xx日出生,汉族,现住xxxxxxx,联系电话:xxxxx 被申请人:xxxxxx限责任公司 住所地:xxxxx 法定代表人:xxxx董事长联系电话:xxxxx 仲裁请求【解除劳动关系仲裁申请书】 1、依法裁决解除申请人与被申请人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2、依法裁决被申请人向申请人支付经济补偿金16200元(9个月×1800元/月)。 3、依法裁决被
-
劳动仲裁解除劳动关系后还能申请补偿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07辞职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没有超过申请仲裁时效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 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 第一款
-
被解除劳动关系再申请劳动仲裁需要什么手续河北在线咨询 2023-06-30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员工可以就劳动纠纷申请劳动仲裁。或者解除劳动关系一年内均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这是最长的时限,不用担心。 公司通知你办理离职手续,一定要有书面通知。这其实相当于辞退,如果没有其他原因证明单位是合法辞退的话,那么就属于违法辞退,单位需支付双倍的经济补偿金。你可以另外立案申请经济补偿金。 3天内办理离职手续,同样是违法的,除非在书面通知中注明额外支付自通知日起不足一个月的工资。国家规定的
-
2022年可否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关系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08可以仲裁申请解除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