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拟规定:慈善组织未依法公开信息将被处罚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7 17:51:12 239 人看过

民政部拟规定:慈善组织若未依法公开信息将被处罚

为了促进慈善组织持续、健康发展,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相关要求,民政部在总结实践经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反复研究论证的基础上,起草了《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规定,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的,依据《慈善法》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

征求意见稿明确,慈善组织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真实、完整、及时地向社会公开信息。慈善组织应当建立信息公开制度,明确信息公开的范围、方式和责任。慈善组织应当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不得以新闻发布、广告推广等形式代替应当履行的信息公开义务。

征求意见稿明确,慈善组织应当在民政部门统一的信息平台(以下简称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下列慈善信息:基本信息;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会计报告;公开募捐、慈善项目、慈善信托信息;重大资产变动及投资、重大交易及资金往来、关联交易的有关信息等。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的基本信息还应包括在本组织领取薪酬最高前五位人员的职务和薪酬;本组织因公出国(境)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用、公务招待费用、公务差旅费用的标准。

征求意见稿明确,慈善组织应当自下列基本信息形成之日起30日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经民政部门核准的章程;理事长(会长)、副理事长(副会长)、秘书长、理事、监事的基本情况,发起人、主要捐赠人、理事主要来源单位、管理人员、被投资方等与慈善组织存在控制、共同控制或者重大影响关系的个人或者组织等。

征求意见稿明确,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在开展公开募捐活动前,应当将备案的募捐方案,通过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在公开募捐活动结束后三个月内,应该公开募捐取得的款物等收入情况;已经使用的募得款物的用途,包括用于慈善项目和其他用途的支出情况;尚未使用的募捐款物的使用计划等信息。

征求意见稿明确,具有公开募捐资格的慈善组织,在慈善项目终止后三个月内,应当在统一信息平台上向社会公布慈善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内容、实施地域、受益人群、来自公开募捐和其他来源的收入、项目的支出情况,项目结束后有剩余财产的还应当公布剩余财产的处理情况。项目实施周期超过六个月的,应当每三个月公开一次项目实施情况。

征求意见稿要求,慈善组织发生重大资产变动或者开展重大投资活动的,以及与其他个人或者组织发生重大交易或者资金往来的,应当在发生后30日内在统一信息平台向社会公开具体内容和金额。慈善组织开展定向募捐的,应当及时向捐赠人告知募捐情况、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捐赠人要求将捐赠款物管理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的,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

征求意见稿指出,慈善组织不及时公开应当公开的事项或者公开的事项不真实的,任何单位和个人可以向该慈善组织登记的民政部门投诉、举报。民政部门可以要求慈善组织就信息公开的相关事项作出说明,必要时可以进行约谈。

征求意见稿指出,慈善组织有下列情形的,依据《慈善法》第九十九条的有关规定进行处罚:未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的;泄露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个人隐私以及捐赠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的。

征求意见稿指出,慈善组织违反本办法规定的,民政部门可以责令限期改正。慈善组织在信息公开中违反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本办法规定的,民政部门应当记录其不良行为,并将有关情况通报有关部门,根据有关规定实施联合惩戒。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8日 04:3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受益人相关文章
  • 侵犯公民个人信息行政处罚依据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第十九条国家机关或者金融、电信、交通、教育、医疗等单位的工作人员泄露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单位有前款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有前两款行为,对他人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刑事处罚标准是怎么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
    2023-03-02
    242人看过
  • 对于行政处罚信息公开时间的规定
    《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暂行办法》1、第二条,各级行政执法机关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适用本办法。本办法所称行政执法机关,是指具有法定行政处罚权的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行政处罚职能的组织,以及依法受委托行使行政处罚权的组织;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是指行政处罚决定书载明的事项内容。法律、法规对行政处罚结果信息网上公开工作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2、第五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行政处罚结果信息,不予网上公开:(一)被处罚人是未成年人的;(二)案件主要事实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的;(三)公开后可能危及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经济安全和社会稳定的;(四)省级以上行政执法机关认为不适宜网上公开的其他行政处罚结果信息。3、第六条,在互联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可以公开行政处罚决定书全文或者摘要信息。4、第七条,在互联网上公开行政处罚结果信息时,应当隐去下列内容:(一)自然人的家庭住址、
    2023-04-04
    116人看过
  • 保险法修订拟完善保险公司组织形式
    近些年,保险市场上陆续出现了合作保险机构、互保机构等新兴保险组织,现行保险法规定的保险机构组织形式已难以满足需要,有必要在法律上进行定位和规范。保监会主席吴定富2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对保险法修订草案作说明时介绍,国外保险业中普遍存在相互制保险公司的组织形式,相互制公司具有合作性质,比较适合在县域保险等领域发挥作用。2004年底,作为建立我国政策性农业保险制度的一个试点,国务院批准在黑龙江垦区设立了我国第一家相互制保险公司——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与常见的股份制形式不同,相互制保险公司是所有参加保险的人为自己办理保险而成立的法人组织,它具有经营灵活、成本低、适于道德风险较高的保险业务等优势,发达国家的农业保险大多采用这一形式。此次修订草案增加规定,相互制、合作制等形式的保险组织由法律、行政法规另行规定,其保险业务活动适用本法规定。从而给相互制、合作制等保险组织以法律地位。保
    2023-04-23
    310人看过
  • 未按规定期限公告信息会被处罚吗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政府进行采购活动时,未在规定的期限内对信息进行公告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政府采购信息公告管理办法》第三十条采购人或者采购代理机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人民政府财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给予警告;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由其行政主管部门或者有关机关给予处分,并予通报:(一)应当公告政府采购信息而未公告的;(二)不首先在财政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信息,或者不在财政部门指定的政府采购信息发布媒体上公告信息的;(三)政府采购信息内容明显违反本办法规定的;(四)在两个以上政府采购信息指定发布媒体上公告同一信息的实质内容明显不一致的;(五)未按规定期限公告信息的。政府采购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方式1、继续履行。合同义务没有履行或者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按照合同约定继续履行,直至达到合同
    2023-04-17
    82人看过
  • “慈善法”出台时机未到
    近几日,关于北京某著名高校发布慈善法专家建议稿的事情频繁见诸报端,而在此之前已有六套建议稿先后发布。此外,全国人大在今年开展了对全国各地慈善实践和立法情况的调研,笔者也参加了其中一次讨论。由这些迹象看来,我们离慈善法草案出台的时间已然是不远了。但问题是,现在出台慈善法是否恰到其时?笔者以为,时机未到。理由如下:第一,中国慈善研究界对慈善领域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对很多重要且艰深的问题都未能作出全面深入的了解和研究。而慈善法又是一部宏观的、对慈善领域影响巨大的总则性上位法,其出台必须基于对慈善领域全面透彻的了解之上。因此,现在出台慈善法是不合时宜的。以公众十分关心的慈善组织商业活动为例。参照世界通行立法例,慈善组织的商业活动可以分为两大种:直接商业行为和间接商业行为,而前者又可被进一步细分为单独商业行为和商业合作行为,后者则可以被分为积极投资行为和消极投资行为。那么,问题是,这些商业行为在中
    2023-04-24
    359人看过
  •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既遂处罚规定?
    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或者非法获取证券、期货交易内幕信息的人员,在涉及证券的发行,证券、期货交易或者其他对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有重大影响的信息尚未公开前,买入或者卖出该证券,或者从事与该内幕信息有关的期货交易,或者泄露该信息,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上述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内幕信息、知情人员的范围,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确定。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以及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的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
    2023-03-09
    499人看过
换一批
#保险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受益人
    相关咨询
    • 慈善组织应当公开什么信息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1
      《慈善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慈善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以及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
    • 民政部门依据什么约谈慈善组织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9-13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约谈工作规定(试行)》第二条规定,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对发生违法违规情形的社会组织,可以约谈其负责人,指出问题、提出改正意见,督促社会组织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约谈工作规定(试行)》第七条至第十一条的规定,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约谈时,应当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并出示执法证件。必要时可以邀请业务主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约
    • 慈善组织应当公开哪些信息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9-01
      《慈善法》第七十一条规定,慈善组织和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在统一的信息平台发布慈善信息,并对信息的真实性负责。慈善组织、慈善信托的受托人应当依法履行信息公开义务。信息公开应当真实、完整、及时。《慈善法》第七十二条规定,慈善组织应当向社会公开组织章程和决策、执行、监督机构成员信息以及国务院民政部门要求公开的其他信息。上述信息有重大变更的,慈善组织应当及时向社会公开。慈善组织应当每年向社会公开其年度工作
    • 慈善组织信息公开办法第19条有什么规定?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9-14
      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的信息以及捐赠人、志愿者、受益人、慈善信托的委托人不同意公开的姓名、名称、住所、通讯方式等信息,不得公开。
    • 民政部门依据什么程序约谈慈善组织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9-01
      《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约谈工作规定(试行)》第二条规定,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对发生违法违规情形的社会组织,可以约谈其负责人,指出问题、提出改正意见,督促社会组织及时纠正违法违规行为。根据《社会组织登记管理机关行政执法约谈工作规定(试行)》第七条至第十一条的规定,登记管理机关进行约谈时,应当有两名以上执法人员参加,并出示执法证件。必要时可以邀请业务主管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相关职能部门参加。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