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司拒不交纳社保,应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单位未给员工缴纳社会保险时,员工可以:
1.向用人单位要求帮员工开设社保账户并补足社保费用;
2.向劳动行政部门举报或投诉;
3.必要时,申请劳动仲裁。
二、不交社保公司会承担什么后果
不交社保公司会承担的后果是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
第八十六条
用人单位未按时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的,由社会保险费征收机构责令限期缴纳或者补足,并自欠缴之日起,按日加收万分之五的滞纳金;逾期仍不缴纳的,由有关行政部门处欠缴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三、投诉公司不交社保需要准备什么材料
投诉公司不交社保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1.未签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仲裁需要提供的证据有厂牌、社保清单、银行流水、工资单、解雇通知书、证言证言等;
2.签订后被辞退的情况下,提供劳动合同、工资单或工资流水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一章 法 律 责 任 第八十四条 用人单位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的,由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对用人单位处应缴社会保险费数额一倍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的罚款。
-
如何维护公司不给交社保的合法权益
142人看过
-
维护自身权益:如何应对专利侵权
117人看过
-
分公司如何在法律上维护自身权益
334人看过
-
如何投诉公司不给员工缴纳社保,维护员工权益?
59人看过
-
单位未缴纳社保员工权益应如何维护
182人看过
-
公司名誉遭到侵害如何维护自身权益?
309人看过
-
公司法人在维护自身利益时应当如何保护自身权益,如何维护自身利益山东在线咨询 2022-03-06一、提高自身素质,学法懂法用法。 广大员工必须认真学习文化知识及相关法律,做到学法懂法、知法用法,增强法制观念,弘扬法治精神,懂得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利益,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一旦发生争议纠纷,要及时请工会维权或者聘请律师代理,寻求法律援助。 二、依法签定合同,维护合法权益。 入职前,先签约。能签定书面合同的,就不搞口头约定;能签定劳动合同的,就不签定聘用合同或者劳务合同。 三、加入工会组织,依靠工
-
分公司在行政处罚后如何维护自身权益天津在线咨询 2023-06-13根据行政处罚法的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违反行政管理秩序,可以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因此分公司作为一种组织是可以作为被处罚对象的。 如果分公司对于行政处罚不服时,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书之日起六十日内申请行政复议,如果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复议决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也可以在收到处罚决定后直接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相关法律依据参照行政诉讼法如下条款: 第三十八条公民、法人或者其
-
女性如何确保自身权益得到保护和维护青海在线咨询 2024-11-22妇女维护自身权益的途径包括: 1. 根据个人权益遭受的不同情况,向公安机关、劳动行政部门、民政部门、基层人民政府等相关部门提出投诉,要求依法处理。 2. 向人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或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以维护自身权益。 3. 在依法聘请律师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或申请法律救助后进行诉讼。 4. 向妇女组织进行投诉。妇女联合会或相关妇女组织在查清事实后,有权要求相关部门依法查处。 根据《妇女权益
-
公司无故以员工名义向外担保而拒不缴纳社保,我该怎么维护自己权益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27你们可以和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员工有权力起诉单位,单位的这种行为不受法律保护。 保险是国家对劳动者在年老、患病、工伤、失业、生育等情况下给予其帮助和补偿的制度,《劳动法》第七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依法参加社会保险,缴纳社会保险费。用人单位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的必须承担责任。这种责任一般是行政责任。劳发1994 532号《违反〈劳动法〉行政处罚办法》规定,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无故不缴纳社会保险费
-
因公司裁员导致失业,如何维护自身权益?澳门在线咨询 2024-11-23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经济补偿应依据劳动者所在用人单位工作的年限进行计算发放。每满一个完整年份的工作年限,给予相应月数工资的赔偿标准。在特殊情况下,若劳动者的工作年限超过六个月但不足一年的,其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将按照一整年来衡量;倘若劳动者的工作年限低于六个月甚至不足半年,则将获得半个月工资的赔偿金额。所谓“月工资”,依据法定法律解释,是指劳动者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前的最后十二个月内所取得的平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