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哪些问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5-07 19:44:05 343 人看过

从表面上看,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形成了“三会四权”的制衡机制,即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分别行使最终控制权、决策权、监督权和指挥权。但从实际情况看,由于股权过于集中,没有健全的董事会和监事会来保证健全的运行机制,也没有相应建立健全的经理人选拔、考核和监督机制,这就导致了一些公司董事会独立性不强的问题

内部控制更为严重。所有权与经营权的分离是现代公司管理的基本特征之一。专业管理职能和雄厚的资本基础使现代公司得到快速发展,但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如果没有有效的公司治理基础,很容易引起代理人(经营者)侵害和侵害委托人(所有者)利益的问题,即,“内部人控制”问题。具体而言,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1)董事长与总经理“肩并肩”。股东授权董事会经营管理公司,董事会聘请总经理行使日常经营管理权。董事会对总经理进行监督是合理的。然而,董事长兼任总经理的做法意味着自我监督,使得董事会对经理的监督和制衡成为空谈。因此,董事会不能真正履行职责,或者忽视公司利益,损害股东利益。另一方面,管理层占据了董事会的绝大多数席位,形成了内部董事乘虚而入的格局。(2)内部董事在董事会构成中所占比例过大。据抽样调查统计,虽然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董事会内部董事人数逐渐减少,但仍高达57.4%。在这样一个以内部执行董事为主的董事会中,指望下一任执行董事对其上级、董事长和总经理进行监督和约束显然是不现实的,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不够的。为了解决董事会的独立性问题,我国从2001年开始引入独立董事制度。众所周知,独立董事以其“独立性”为存在价值。独立董事制度有效运行的前提是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即独立董事应当独立于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与公司及其利益相关者不存在重大利益关系,尤其是公司的控股股东和高级管理人员。只有这样,独立董事才能站在公平、客观的立场,及时制止和纠正公司控股股东或高级管理人员损害公司和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否则,独立董事可能出于自利动机,以丧失独立人格和少数股东利益换取个人经济报酬的最大化,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名与聘任。根据法律规定,董事会、监事会和单独或者合计持有上市公司已发行股份1%以上的股东可以提出独立董事候选人,由股东大会选举产生。然而,在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现象非常普遍。董事会和股东大会基本上由控股股东控制。这些控股股东必须找到熟悉、了解、相对“听话”的人担任独立董事,但真正“独立”的人很难担任独立董事。由于“一股独大”的客观存在,多数公司的独立董事实际上是由控股股东提名或由控股股东控制的董事会、监事会提名。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董事往往与控股股东关系不明,或与控制上市公司的权贵有着深厚的私人关系。一方面,上市公司之所以邀请他们担任独立董事,是出于“肥水不外流”的考虑,另一方面,更多的是因为自己人“听招呼”、“好管理”。在这种情况下,独立董事被控股股东“聘用”,却不得不为中小投资者服务,从而对控股股东和公司管理层进行监督。独立董事存在角色冲突,使得独立董事在行使任期权利时,相对于控股股东和管理层难以保证其独立性。独立董事的任期不得短于执行董事的任期,否则不能起到制衡作用;它不应该太长,否则,它的独立性将受到损害。经过一段时间的共同努力,同化是一种普遍现象。独立董事与内部董事和管理层之间的友谊将使他们不再独立或减少独立性。因此,有必要限制独立董事的任期(3)与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的关系。个别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或其控股股东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利益关系。也有部分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存在巨额关联交易

董事会运作不规范(1)部分公司董事会决议多为联名签署,部分决议仅由部分董事联名签署,一些公司董事会过于依赖沟通表决方式,即使审议重大事项也不召开现场会议;有的董事会违反《公司法》和《公司章程》的规定,在表决时采取鼓掌的方式。(3)有的公司董事会在我国上市公司经营中未设立专门委员会,监事会的监督职能缺失。监事会没有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这与立法设计的预期作用相去甚远。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监事会和监事缺乏必要的独立性。首先,监事与公司经理大多来自同一单位,仍存在一种上下级关系,如职工监事、党委书记监事等,大胆的监督不仅可能使他们失去监事资格,同时也损害了他们在原单位的利益。第二,在实践中,监事会成员的选择取决于董事,没有董事支持的人很难当选为监事。三是监事会成员的利益冲突。在中国,监事会由股东和职工代表组成。股东和员工的利益往往不一致。股东要求公司的利益,而员工最关心的是自己的利益。这种冲突使监事会的职能难以发挥。最后,监事会在组织上缺乏独立性。在绝大多数情况下,监事是兼职的,没有自己的常设机构,监事会的日常监督职能不能正常发挥,监事会必须服从董事会或董事长的安排。董事会或者经理经常指示监事会密切关注调查情况,提出处理意见。总之,在实践中,监事会行使监督权所需支付的费用由管理层承担,严重影响了监事行使职权的独立性

监事会与管理层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实践中,公司的管理信息掌握在董事会和经理层手中,监事会不能完全依靠管理层提供的信息对公司进行监督。此外,监事会成员的素质也影响其获取信息的能力。监事一般是股东、职工和党委委员。他们大多没有经营管理经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8日 13: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上市公司相关文章
  • 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存在哪些问题
    上市公司国有股转让存在哪些问题一是国有股转让政策不稳定,转让程序不明确,导致国有股转让渠道不畅,影响上市公司重组,因为国有股权转让涉及国有资产转让,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后果非常严重。因此,国有股权管理部门在批准国有股权转让时非常谨慎,尤其是涉及国有股权性质变更、流向民营的情况下。一些公司同意转让国有股,等了两三年都没有消息。许多转让协议没有在约定的时间内获得批准,双方被迫终止协议。国有股权转让受阻,不仅阻碍了国有股权在证券市场的流动和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而且阻碍了国有资产的正常流动和资产的有效利益,大大减少了退市后的壳资源。因此,新的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建立后,面临着加快国有股权转让审批、规范国有股权转让规则的新任务。既要体现政府的引导,又要体现国有股权转让的市场化运作模式,提高国有股权转让的效率,国有股转让价格包括估值和定价两个过程。价值评估是由专业人员按照一定的方法对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
    2023-05-02
    131人看过
  •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内部人员控制主要是指公司的非财产所有人获得对公司剩余财产的控制权。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公司的管理者不仅是公司所有权的代表,也是公司投资的代理人。公司权力的集中很容易导致内部控制的出现。内部人员控制现象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影响很大。董事会不能独立运作,监事会不能发挥其监督作用。同时,内部人员控制现象将公司的权力集中在管理者身上,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给公司的股权所有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股权集中在大股东身上,因此,中小股东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在许多现代企业中,公司大股东可以获得优先权益保护,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享有更多的优先权益。多数股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中小股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大股东持有大部分股份,很多中小股东都是随着股市的涨跌而涨停,股市非常不稳定,所以他们并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管理。参加股东大会需要自费。再加上一票
    2023-05-02
    302人看过
  •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哪些问题
    公司治理结构存在哪些问题?内部人员控制主要是指公司的非财产所有人获得对公司剩余财产的控制权。目前,很多企业,特别是国有企业,经营权和所有权是分离的,公司的管理者不仅是公司所有权的代表,也是公司投资的代理人。公司权力的集中很容易导致内部控制的出现。内部人员控制现象对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影响很大。董事会不能独立运作,监事会不能发挥其监督作用。同时,内部人员控制现象将公司的权力集中在管理者身上,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给公司的股权所有者造成了巨大的损失(2)股权集中在大股东身上,因此,中小股东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在许多现代企业中,公司大股东可以获得优先权益保护,国有股东和非国有股东在公司治理结构中享有更多的优先权益。多数股权集中在大股东手中,中小股东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大股东持有大部分股份,很多中小股东都是随着股市的涨跌而涨停,股市非常不稳定,所以他们并不关心公司的经营管理。参加股东大会需要自费。再加上一票
    2023-05-07
    379人看过
  • 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管理层收购,是杠杆收购的一种。它是指公司的管理层利用大量的债务融资收购本公司的股票,从而获得公司的所有权和控制权的行为。管理层收购起源于美国,并在20世纪80年代的兼并收购浪潮中达到了顶峰。1980年至1989年间,美国杠杆收购案达2385起,其中大约有一半为各种形式的管理层收购。作为一种特殊的杠杆收购,管理层收购具有以下几个特点:①收购主体为目标公司的管理层;②通常公司的管理人员以该公司的资产或该公司未来的现金流量作为抵押来筹集资金。因而收购资金的绝大部分为债务融资,只有很少的一部分为管理层的自有资金;③管理层收购通常以继续经营原有业务为前提去取得经营权;④收购的后果为管理层安全控制目标公司。通过收购,企业的经营者变为企业的所有者,实现了所有权与经营权的统一。一、我国上市公司管理层收购存在的问题前不久,财政部在给原国家经贸委企业司《关于国有企业改革有关问题的复函》中建议,在相关法规未完善
    2023-04-24
    71人看过
  • 上市公司国有股权转让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
    第一,国有股权转让政策不稳定,转让程序不明确,使国有股转让通道不畅,影响上市公司重组。由于国有股权的转让,涉及国有资产的转移,稍有不慎,导致国有资产流失,后果十分严重,因此国有股权管理部门对转让国有股权的批准十分慎重,尤其是涉及国有股权性质变动,流向私有部门时更是难上加难。有的公司协议转让国有股权,等待了两三年也杳无音信。很多转让协议没在约定的时间内得到批准,受让双方被迫中止协议.国有股权转让受阻,不仅阻碍了国有股权的流动和证券市场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调整,同时国有资产的不能正常流动和产生效益,退市后的壳资源也大打折扣。因此,新的国资管理模式建立起来以后,面临加快国有股权转让的审批速度以及规范国有股转让规则的新任务,既要体现政府的导向性,更要体现国有股权转让的市场化的运作模式,以提高国有股权转让的效率。第二,关于国有股权转让的定价问题。理论上来看,国有股协议转让价格包括估价和定价两个过程。估
    2023-04-29
    56人看过
  • 我国的外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我国的外债管理存在的问题:一、具体监管力度不够按1997年9月发布的外债统计监测实施细则第三条规定:国家外汇管理局及其分局依法履行外债统计监测的职能,具体负责辖区内外债的登记监督,贷款专户和还贷专户的审批,债务偿还的核准,债务信息的采集发布和对外债资金使用情况的跟踪管理。而在实际工作中,外管局只侧重于外债数量和及结构方面的统计,监督工作却未能及时跟上。原则上外管局对境内机构借款条件进行审批,若发现一些不合理的条件应予以拒批,如借款利率大大高于国际金融市场相同信用级别借款机构的同期借款利率等,但实际上拒批的情况极少发生。外管局的指导思想仍是以鼓励引进外资为主,企业只要有途径与外方签订借款合同,一般都予以批准。而对外债资金的使用情况更是没有制定具体的监管政策。二、外债流入速度加快截止到1998年6月底,中国的外债余额已高达近1380亿美元,上半年上涨了5.3%,比1997年同期上涨16.3%,
    2023-04-26
    313人看过
换一批
#公司上市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上市公司是指所公开发行的股票经过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在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所谓非上市公司是指其股票没有上市和没有在证券交易所交易的股份有限公司。 上市公司市值是指上市公司根据市场价格发行股票的股票总价值,其计... 更多>

    #上市公司
    相关咨询
    •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存在哪些问题?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7
      我国城市土地市场管理目前问题比较多,主要存在以下两大问题: 1、城市存量土地供应失控。政府的土地都多是通过农地专用,征用等手段控制新增建设用地的供应,而对城市存量土地,政府基本上不掌控,存量土地虽然数量巨大,但政府掌握的份额却近于零。 2、生地出让的方式简单,效益低。随着我国各大城市土地收购储备制度的逐步建立,各地政府以招标、拍卖方式出让土地使用权的越来越多,有的城市甚至想社会公开承诺,通过公开招
    • 公司治理存在问题怎么办?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8-05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中存在的问题具有重大的作用和深远的意义,所以必须正视它中存在的问题,进而健全和完善上市公司的治理,包括:促进股权多元化,增强董事会的功能,完善企业家激励机制和上市公司经营者的监督体系。
    • 我国存在哪些土地问题?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26
      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物质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可是人类的土地利用活动却造成了土地资源的严重污染和破坏,土地不合理利用产生的问题威胁到人类自身的发展。据2006年《中国统计年鉴》,2005年末我国人口总数达13.07亿,平均人口密度达到每平方公里136人,超过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然而,根据《2005年中国国土资源公报》,我国的耕地数量只有18.31亿亩,人均只有1.40亩,
    • 我国公司法人否认制度存在哪些问题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3-03
      法人人格否认制度,指为防止法人独立人格的滥用和保护公司债权人的利益,就具体法律关系中的特定事实,否认法人的独立人格与成员的有限责任,责令法人的成员或其他相关主体对法人债权人或公共利益直接负责的一种法律制度。
    • 我国新民法总则存在哪些问题问题?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5-13
      我国新民法总则存在的问题如下: 一是存在较多的制度缺失。 二是存在一些法律体系化方面的欠缺。 例如,《民法总则》在第3条的位置特别强调了私权神圣原则,但是,这一原则却与本法第196条中确立的非登记动产的返还求权适用3年诉讼时效期间的规则存在内在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