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行为是指通过暴力、破坏、恐吓等一些手段,制造社会恐慌、危害公共安全、侵犯人身财产,或者胁迫国家机关、国际组织,以实现其政治、意识形态等目的的主张和行为。
一、破坏选举罪有什么犯罪手段
破坏选举罪的犯罪手段,具体如下:
1、暴力手段,即对选民、代表及其工作人员采取殴打、捆绑等人身伤害手段,或者捣乱选举场所,破坏选举设施;
2、威胁手段,即以暴力伤害、破坏财产、揭露隐私、破坏名誉等威胁手段,强制破坏选民、代表及相关工作人员的精神;
3、欺骗手段,即虚构事实、散布、传播各种谣言或隐瞒事实真相,以混淆视听、干扰和破坏。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在选举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和国家机关领导人员时,以暴力、威胁、欺骗、贿赂、伪造选举文件、虚报选举票数等手段破坏选举或者妨害选民和代表自由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二、敲诈敲得什么
敲诈勒索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对被害人使用恐吓、威胁或要挟的方法,非法占用被害人公私财物的行为。具体有以下行为:(1)实施恐吓行为。恐吓的目的:以恶害相通告,使对方产生恐惧心理。恐吓的手段:暴力、胁迫以及其他方法。实施恶害的主体,本人或者第三人,但由第三人实施时,行为人必须让对方意识到自己能影响第三人。恶害的实现,不要求行为人具有实现恶害的真实意思。恶害的性质,既可以通过合法途径也可以通过不法途径实现恶害的内容。
(2)对方产生恐惧心理。产生恐惧心理的前提,恶害内容能够产生心理恐惧的效果。单纯使被害人产生困惑的行为,不成立敲诈勒索罪。(3)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处分的原因:恐吓行为与取财结果之间具备因果关系。如果不是基于恐惧心理处分财物,则成立敲诈勒索罪未遂。处分的方式:既可表现为被胁迫者直接交付财产,也可以表现为被迫容忍、默许行为人取得财产。
三、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的要件?
构成打击报复证人罪的要件: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这里的民主权利是指公民的批评权、申诉权、控告权和检举权。这些权利是我国公民享有的重要的民主权利,是公民行使管理国家权利的一个重要方面,受到国家法律的严格保护。我国宪法第41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对于公民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有关国家机关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任何人不得压制和打击报复。”为了切实保障宪法赋予公民的上述权利的实现,本法对侵犯公民的上述权利的行为规定了打击报复证人罪。本罪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刑事诉讼法第49条保障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打击报复证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本罪侵害的对象,只限于证人。证人是指是在诉讼过程中已经依法提供证明的证人,包括在各种诉讼过程中依法向法院提供证明的证人以及在刑事诉讼中向公安、检察等司法机关提供证明的证人。知悉案情但尚未作证的人,不是本罪的对象。证人的亲友本不是本罪的对象,但是通过加害证人亲友的方式打击报复证人,可按本罪处理。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
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行为方式很多,如制造种种“理由”、“借口”,非法克扣证人的工资、奖金等;将证人调往脏、累、苦的岗位工作或者借口将证人调离本单位;给证人降级、降职、降薪;对证人的提职、晋升及职称评定予以压制:开除证人的党籍、公职或者予以解雇;非法关押证人、组织批斗证人;对证人或其近亲属进行骚扰;等等,不论行为人采取何种方式,对构成本罪均无影响。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往往是行为人滥用手中的职权,假公济私。同时,还有一部分是行为人没有利用手中职权而是出于打击报复的目的,对证人采用恐吓、行凶、伤害等手段进行报复。这种具体行为如不能独立构成犯罪,可以本罪论处;如能独立成罪,则应按相应的罪名定罪处罚。
打击报复证人,但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一般不以犯罪论处,可予批评教育,或者给予相应的行政纪律处分。打击报复证人情节严重的,为量刑上的考虑因素(加重情节),所谓情节严重,一般是指: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者其他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手段恶劣的;致人精神失常或自杀的;以及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3、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可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要件
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并且具有打击报复证人的目的。如果没有报复陷害的目的,而是由于政策水平不高,思想方法主观片面,工作作风简单粗暴,对事实未能查清等原因,对证人处理不当,致使其遭受损失的,属于工作上的失误,不构成犯罪。
-
恐怖袭击与一般暴力犯罪有什么不同?
232人看过
-
一般暴力犯罪与恐怖性暴力犯罪有什么区别?
215人看过
-
恐怖袭击与普通暴力犯罪的差异
411人看过
-
恐怖犯罪与暴力犯罪的区别
308人看过
-
恐怖袭击是不是犯罪?
176人看过
-
分析暴力恐怖犯罪线索的特点和规律
343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为什么国家要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12说明暴力恐怖犯罪在逐年增多,已经严重的危害到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国共产党必须要巩固执政地位,严厉打击暴力恐怖犯罪势在必行。并不是我们的政策出现了什么问题,也不是对待少数民族的政策不够宽厚,而是极端宗教思想作怪、国外敌对势力没有停止对中国政府的颠覆和渗透,而少数暴力恐怖份子在宗教极端思想、民族分裂极端份子“殉教上天堂”的蛊惑下,不断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滥杀无辜。
-
什么是恐怖暴力犯罪?安徽在线咨询 2022-10-02一般把针对国家或社会的暴力恐怖活动统称为恐怖主义。恐怖主义使用暴力的动机和目的是政治性的目标是反对国家和社会。所以这种犯罪从理论上被列入政治犯罪的范畴。当把恐怖活动放到具体国家的法律范围之内考察时一切恐怖活动都属于该国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恐怖主义活动对任何一个受侵害的政府和社会来说实际上就是暴力恐怖犯罪行为。正因为这种犯罪从理论上看是政治犯罪又由于它的社会危害性特别大,,所以在实践中却不能按政治犯
-
恐怖袭击应该如何量刑?安徽在线咨询 2022-09-05根据第一百二十条【组织、领导、参加恐怖组织罪】组织、领导恐怖活动组织的,处十年以上或者,并处;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可以并处罚金。犯前款罪并实施杀人、爆炸、等犯罪的,依照的规定处罚。第一百二十条之一【】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
-
请问因恐怖袭击罪会判刑多久?宁夏在线咨询 2021-11-15袭击警察将被拘留5天以上10天以下,并五百元以下罚款。 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款。 因袭击警察,对警察身体造成严重伤害的,根据伤害程度,以故意伤害罪严厉处罚。
-
涉嫌恐怖袭击犯罪的案件应当由哪一级人民法院管辖?西藏在线咨询 2022-10-082012年新修订的刑诉法第20条规定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危害国家安全、恐怖活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案件。修订以前的刑诉法规定的是:中级人民法院管辖下列第一审刑事案件:(一)反革命案件、危害国家安全案件;(二)可能判处无期徒刑、死刑的普通刑事案件;(三)外国人犯罪的刑事案件。所以两者是不一样的,新刑诉法将恐怖活动纳入中院一审管辖,旧的没有。新的刑诉法是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