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有两个小孩,夫妻两人想协议离婚的,那么一般应该是每人一个小孩,此时在抚养费方面,一般都不会支付,如果一方经济情况好,可根据本人情况来支付。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一、洛阳离婚城市无固定工作抚养费标准是怎样的
洛阳的夫妻离婚时,如果不抚养子女的一方没有固定工作的,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的20-30%支付。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节选)
7、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
8、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二、怎么确定子女抚养费的数额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费可按以下标准支付:
根据《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
》的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有特殊情况的,可适当提高或降低上述比例。抚育费应定期给付,有条件的可一次性给付。
-
离婚协议书一人一个小孩协议
217人看过
-
离婚协议签订有两个小孩,怎么确认协议
329人看过
-
离婚协议书分别给予两个孩子
124人看过
-
两个小孩离婚会怎么判?法院调解离婚协议书怎么写?
498人看过
-
小孩出生两个月夫妻协议即离婚
203人看过
-
夫妻有两个小孩怎么离婚?一般离婚协议要怎么写?
500人看过
离婚协议通常按照以下内容书写: 1、男女双方的身份信息; 2、双方婚姻情况,包括何时登记结婚,是否育有子女等; 3、双方因感情破裂,自愿离婚; 4、离婚后子女抚养权归属; 5、离婚后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共同债务如何分割; 6、离婚后双方住址... 更多>
-
协议离婚两个小孩如何判湖北在线咨询 2022-05-18这个问题,需要是具体情况而定,一般主要的依据是夫妻双方的经济状况以及孩子自己的意愿和孩子的年龄而定。如果大家对于离婚有两个小孩协议离婚怎么算这个问题还有什么疑问的话,建议可以咨询离婚律师。
-
小孩两岁怎么写离婚协议书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01写两个孩子离婚协议的方式是:1。说明夫妻双方的姓名、职业等基本情况;2、说明夫妻双方协议离婚的事实和理由;3、说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并就子女抚养、财产、债务处理等事项达成协议。
-
离婚协议签订有两个小孩,怎么确认协议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22离婚有两个孩子,夫妻想商议离婚的话,一般每个人都应该有一个孩子。此时,在抚养费方面,一般不支付。,可以根据本人的情况支付。抚养费的金额,可以根据孩子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决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如果承担两个以上孩子的抚养费,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如果没有固定收入,抚养费的金额可以根据当年的总
-
离婚协议书两个孩子归女方抚养, 有两个小孩的协议书应该写明怎么写河南在线咨询 2022-02-24第一、关于抚养权问题;女方的目的是想得到两个孩子的抚养权,让男方一个孩子的抚养权都得不到。这种观点或者说想法有些太不尽人情。如果男方的综合条件、例如;稳定的住所、稳定的收入、直系亲属愿意帮助照顾孩子等条件不比女方差很多。且男方不存在赌博、酗酒、家庭暴力等严重不利于孩子健康成长的情形在男方也主张至少得到一个孩子抚养权的情形之下,法院是基本不会将两个孩子的抚养权都判决给女方的因为这样做丝毫不考虑男方的
-
离婚协议怎么写,有两个小孩,结婚13年云南在线咨询 2022-06-22离婚协议书在明晰了离婚双方在离婚中所得的权利和需要承担的责任义务,为了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离婚协议书可以选择专业的律师获其它法律人士代写,写离婚协议书的收费根据各地区和具体情况都会有所不同一般是需要跟律师具体协商确定,而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离婚协议应包含以下内容: 一、登记离婚是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的表示; 二、子女与何方共同生活,未与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对子女养育应承担的费用、支付的方式及期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