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疾人刑事责任:
又聋又哑人刑事责任: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本条规定限于同时具有聋与哑的人,只聋不哑或只哑不聋的人不在此列,其他残疾人犯罪的与正常人同样负刑事责任。
我国现行刑法对残疾人犯罪的司法处理:
我国现行刑法规定了对精神病人、聋哑人与盲人的不负刑事责任或者从轻处理。根据《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而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19条的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在残疾人犯罪的审判中,注重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切实保障残疾被告人的各项诉讼权利;在量刑时,注重依照其在犯罪团伙中的地位、作用、涉及犯罪的数额、社会危害后果及事后认罪态度等情节,依法分别予以从轻或减轻处罚;最大限度挽救一般失足的残疾人,使他们重新走上新生。
-
残疾人犯罪有刑事责任吗2024
115人看过
-
残疾人离婚法律问题
296人看过
-
残疾人刑事责任能力如何确定,精神病人负刑事责任吗
319人看过
-
怎么样确定残疾人刑事责任能力?
403人看过
-
探讨:关于寻衅滋事致人残疾的刑罚问题
85人看过
-
领导残疾人乞讨罪刑事责任怎么量刑
484人看过
犯罪团伙具体是指两人(含两人)以上共同故意、犯一种或数种罪。它是一种以青少年犯罪人为主体,以纠合性的松散结构为特征的违法犯罪群体的总称,性质属于恶劣情节型,法律上一般会从重处罚的。... 更多>
-
残疾刑事责任是什么?残疾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17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因此,除此之外的其他残疾人犯罪与正常人犯罪是一样的,不构成从轻、减轻、免除处罚的法定理由。肢体残疾的残疾人犯罪与正常人负同样的刑事责任,智力有残疾的人犯罪要视其智力情况决定承担刑事责任的程度。《刑法》第十九条规定了听说、视觉机能对责任能力的影响: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
2023残疾人担负刑事责任是多少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11-09残疾人犯罪要承担刑事责任。但同时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也就是说,即使这类残疾人没有其它可以从宽处罚情节的,如没有自首、立功、被害人谅解等情节的,法院都可以从宽处罚,甚至免除处罚。
-
新关于残疾人的问题上海在线咨询 2022-10-24《婚姻法》不规定残疾人问题。r残疾人问题由《残疾人保障法》规定。r《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于1990年12月28日XX第十七次会议通过,2008年4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修订。r主要内容如下:r第一章总则r第二章康复r第三章教育r第四章劳动就业r第五章文化生活r第六章社会保障r第七章无障碍环境r第八章法律责任r第九章附则
-
残疾人报假犯了刑事责任怎么办?山西在线咨询 2021-10-31假案一般取决于举报人是否有主观故意。如果是无意的,没有造成严重后果,举报人一般不承担责任。如果是故意报假的,公安机关有权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有关规定对其进行拘留和罚款。因报假造成严重社会危害,构成刑事犯罪的,需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刑事判决中下限残疾赔偿金问题?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24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犯罪行为造成被害人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等费用。该规定没有明确规定要赔偿伤残赔偿金。所以在人民法院审理刑事案件中,伤残赔偿金一般不能得赔偿。作为受害人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时,如果对方能赔偿伤残赔偿金,人民法院会作为从轻判处的情节考虑的。如不赔偿,可要求严惩,从重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