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刑法》第221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怎样判断新闻报道是够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
判断新闻报道失实与否,必须经过调查研究,并非所有的报道失实都等同于“损害商业信誉”。
1、损害商业信誉罪入罪门槛很高,警方必须有充分的证据证明记者故意捏造事实。记者报道即便失实,那也是名誉侵权的民事纠纷。
2、只要不是恶意的,即使事实有一部分与真实情况有出入,也不应该构成‘损害公司商业信誉’。
3、根据《公司法》第五条规定了公司必须守法经营,接受政府和社会公众的监督,公众有权也有义务揭露公司丑闻,在任何一个法治国家中,媒体对违法乱纪的公司、高管进行质疑、批评和声讨,都是其“常规业务”。
4、法律上讲,其一,除非警方能够排除上市公司同相关方诬陷作者;其二,除非警方能证明该作者说写的一切均是捏造的虚伪事实;其三,即使追究,要追究的也应该是报社及其法人代表。
5、因记者调查写稿属职务行为,且发稿也是报社的行为,故就算警方要追捕,也应根据刑法231条规定,追究报社的刑事责任,同时追究单位主管人员的刑事责任。中国有法人犯罪的规定。刑法30、31、和231条都有规定。
6、损害商业信誉行为一般发生在竞争对手之间,一般来说记者的负面报道并不至于构成这个罪名;其次损害商业信誉罪属于故意犯罪,即明知是虚假事实而故意散布或捏造事实,如果不能证明记者的新闻报道故意捏造虚假消息,就不能说记者涉嫌这方面的罪名。
7、“商业信誉”无疑指向的就是“信用”和“名誉”。它是指社会公众对具体商业主体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在刑法上,并不是所有“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该商业主体自身存在问题,经媒体曝光后信用大跌、名誉扫地,这种损害实则是由主体自身的问题所带来的。而媒体行使舆论监督权并无违法,反应得到法律的保护。
-
企业涉嫌串通损害商誉罪名
369人看过
-
涉嫌侵犯商业信誉罪判刑标准是怎么样的
339人看过
-
名誉罪与损害商业信誉的判刑有什么不同
436人看过
-
涉嫌洗钱罪涉嫌多久刑
209人看过
-
国外有损害商业信誉罪吗
282人看过
-
损害他人名誉罪要判多久
59人看过
有期徒刑是我国刑法规定的刑罚的一种,指在一定期限内剥夺犯罪人的自由,实行强制劳动改造的刑罚方法。有期徒刑是我国适用面最广的刑罚方法。 对于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最高减刑数额为原判刑期的一半。判刑十五年,最多减刑七年六个月。... 更多>
-
涉嫌损害商品声誉和商业信誉该怎么判上海在线咨询 2022-06-26《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涉嫌商业信誉受到损害要判几年西藏在线咨询 2022-11-10《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涉嫌犯罪应该判几年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10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
涉嫌损害商业信誉及商品名誉的对于什么处罚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1-13《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法院多久适用损害商业信誉罪海南在线咨询 2022-09-271、自然人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或者,并处或者单处。2、单位犯本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单位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上述规定追究刑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