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制许可的情况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规定,有下列情形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根据具备实施条件的单位人的申请,给予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1、专利权人自专利权授予之日起三年内,自专利申请之日起四年内无正当理由未实施或者未充分实施专利的;
2、专利权人行使专利权的行为被依法认定为垄断,以消除或者减少对竞争的不利影响;
3、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在国家紧急情况或者非常情况下,为公共利益的目的,可以给予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4、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为公共卫生目的,可以制造、出口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有关国际条约的国家或者地区的专利药品。
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
1.强制许可的种类
未能获得专利权人许可时的强制许可根据公共利益的强制许可从属专利的强制许可
2.强制许可的申请和审批
(1)强制许可请求
强制许可请求的提出强制许可请求不于受理的情形强制许可请求的补正强制许可请求的费用强制许可请求的视为未提出强制许可请求的撤回
(2)强制许可请求的审批
强制许可请求的听证给予强制许可的决定强制许可请求的驳回对给予强制许可的决定不服的救济
3.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裁决
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请求的提出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请求的不予受理强制许可使用费裁决决定对强制许可使用费的裁决决定不服的救济
4.强制许可的终止
强制许可自动终止终止强制许可请求的提出终止强制许可请求的不予受理情形终止强制许可请求的审批终止强制许可决定对终止强制许可决定不服的救济
5.对强制许可权利的限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八条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地方人民政府管理专利工作的部门应当会同同级相关部门采取措施,加强专利公共服务,促进专利实施和运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条专利权人自愿以书面方式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声明愿意许可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实施其专利,并明确许可使用费支付方式、标准的,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实行开放许可。就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专利提出开放许可声明的,应当提供专利权评价报告。
专利权人撤回开放许可声明的,应当以书面方式提出,并由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予以公告。开放许可声明被公告撤回的,不影响在先给予的开放许可的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四十九条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发明专利,对国家利益或者公共利益具有重大意义的,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务院批准,可以决定在批准的范围内推广应用,允许指定的单位实施,由实施单位按照国家规定向专利权人支付使用费。
-
仲裁法适用范围及其法律依据
161人看过
-
强制招投标及其适用范围
130人看过
-
缓刑的适用范围都有哪些法律依据
278人看过
-
医疗事故赔偿的依据及其适用范围
70人看过
-
剥夺政治权利的法律依据和适用范围
493人看过
-
作品保护的范围及其法律依据
498人看过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
缓刑有哪些依据适用的法律范围香港在线咨询 2023-12-13法律分析 缓刑处理的适用范围是: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犯罪分子不是累犯。
-
诉讼保全的范围及法律依据青海在线咨询 2022-04-17《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利害关系人因情况紧急,不立即申请保全将会使其合法权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可以在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前向被保全财产所在地、被申请人住所地或者对案件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采取保全措施。申请人应当提供担保,不提供担保的,裁定驳回申请。 人民法院接受申请后,必须在四十八小时内作出裁定;裁定采取保全措施的,应当立即开始执行。 申请人在人民法院采取保全措施后三十日内不依法提起诉讼或
-
债务转移的范围及法律依据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1债务转移的规定有: 1、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权利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 2、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 3、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 4、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受让人取得与债权有关的从权利,但该从权利专属于债权人自身的除
-
物业费的使用范围及法律依据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1-25(1)公共物业及配套设施的维护保养费用,包括外墙、楼梯、步行廊、升降梯(扶梯)、中央空调系统、消防系统、保安系统、电视音响系统、电话系统、配电器系统、给排水系统及其他机械、设备、机器装置及设施等。 (2)聘用管理人员的薪金,包括工资、津贴、福利、保险、服装费用等。 (3)公用水电的支出,如公共照明、喷泉、草地淋水等。 (4)购买或租赁必需的机械及器材的支出。 (5)物业财产保险(火险、灾害险等)及
-
法院强制执行的适用财产范围?海南在线咨询 2022-03-23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执行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三十二条被执行人依照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七条的规定,应当书面报告下列财产情况:(一)收入、银行存款、现金、有价证券;(二)土地使用权、房屋等不动产;(三)交通运输工具、机器设备、产品、原材料等动产;(四)债权、股权、投资权益、基金、知识产权等财产性权利;(五)其他应当报告的财产。被执行人自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至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