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行检察工作中贯彻和解优先原则,最大限度地发挥司法和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成了检察机关面临的共同课题。笔者结合民行检察工作的实际,就民行检察工作检察和解的重要意义;民行检察工作的检察和解方法与步骤以及如何完善对民行检察工作中检察和解的建议,谈谈个人的一点浅见。
【关键词】和解优先原则民行检察
一、民行检察和解对民行检察工作的意义
民行检察和解是指检察机关在办理民行申诉案中,当事人有自愿和解的意向,在办理申诉案承办人的主持下,当事人双方就申诉案件自愿达成和解协议,检察机关终止对申诉案件审查的办案机制。民行检察和解体现了当事人对民事权利义务自治原则,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的结果,也是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在执行程序中的具体体现,它体现了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司法理念。也是作为民行检察抗诉职能的补充,他与抗诉职能相比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
1、有利于节约诉讼成本
最大限度地减少法律实施过程中的经济耗费,不仅是司法活动应追求的目标,同时也是设计、评价一项法律程序效率高低的重要标准。在我国现行法律框架下,民事行政诉讼监督受法定诉讼程序的限制,一件案件要经过数次的重复审查,由于诉讼环节繁琐、办案周期长,这就使办案效率无法提高,同时也造成司法资源浪费。而采取民行检察和解,当事人在检察机关的主持下形成合意,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解决争端问题,就可以避免提抗、建抗、抗诉、裁定再审、再审裁判、再审强制执行等曲折程序带来的再次诉讼所牵扯的巨大人力、物力投入。从而节省有限的司法成本,减少经济消耗,实现司法资源的效用最大化。
2、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
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是一切司法工作者的目标,也是检察工作的重要一环。诉讼对于当事人来讲是不得已而为之的事,而申诉人到检察机关申诉,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对符合抗诉条件的申诉案,检察机关提出抗诉后,申诉人的情绪一般会相对稳定。但抗诉不成功,或者原判决、裁定存在瑕疵或显失公平,由于种种原因,不符合抗诉条件,其合法利益得不到法律保护,当事人情绪就有可能波动。特别是那些社会反映强烈、侵害弱势群体利益和影响社会稳定的案件得不到公正公平处理,就容易导致当事人反复上访、缠诉,使矛盾升级,甚至酿成恶性事件发生,从而影响社会和谐安定。检察环节通过运用非诉讼机制,积极开展执行和解工作,促成当事人达成彼此都满意的和解协议,使双方避免因再打官司带来新的经济和精神损失,大家是乐意的。将申诉案件消化在诉讼程序之外,把矛盾化解在基层,这样既减少了当事人的诉累,又解决了当事人双方或一方对判决不服到处申诉缠诉的后遗症。对社会的安定团结是非常有利的。
二、民行检察和解的方法与步骤
怎样才能在申诉阶段正确的引导当事人进行和解呢?笔者认为,要正确的引导当事人进行和解,其前提条件是:办理申诉案件的承办人必须对申诉案情了如指掌,这样方能在引导当事人和解上作到以理服人。要做到对案情了如指掌,向法院调卷审查就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这就要求对申诉案进行立案审查,即立案便成为是必经的程序。立案后的审查分为:程序审查,实体审查两个阶段。实际工作中,在审查程序时,即使法院审理案件的程序错误,而导致的再审改判,其结果对实体没有什么影响,这对于当事人的和解说服力不强。所以,承办人在审查申诉案中,要侧重审查实体,即证据的审查,倘若审查中发现法院判决、裁定所认定的事实错误,这对于检察和解就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在证据的审查中,一是对法院认定事实的证据进行审查;二是依据《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对证据进行审查。在民事检察实践中,由于申诉的当事人对《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了解不多,特别是对已过举证期限而向法庭提交的证据,通常法庭不予采信,这往往也是当事人败诉,继而引起申诉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承办人在审查证据时,首先看当事人举证是否违反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的规定。抓住了这一点,对于检察和解的说理就掌握了主动权。其次,在审查证据时,要注意申诉人在法庭上对证据质证的态度或表态。在司法实践中,有时在质证过程中,由于主审法官的工作态度、当事人对所质证的证据理解的不同、庭审记录的不完整或不准确、当事对庭审笔录没有认真阅读而签字等诸多的因素,使客观事实与法律事实距离太大。这也是引发当事人申诉的重要原因之一。在这种情况下,做当事人的和解工作时,重点要从客观事实上、从以人为本的理念上,去促成和解。Tag:上海讨债公司
-
浅谈民事执行的原则
268人看过
-
浅谈先予执行制度在行政诉讼中的适用
315人看过
-
浅谈民法中的公序良俗原则
439人看过
-
浅谈《行政许可法》的原则与制度
366人看过
-
浅谈仲裁规则在仲裁中的适用
86人看过
-
优先适用原则有哪些例外
274人看过
笔录指的是公安、司法人员在诉讼过程中,按照法律和有关规定,以文字或视听记录的形式记录或反映诉讼活动和案件事实。笔录包括: 1、询问简介。 2、询问内容。 3、检查记录记录。 4、相关人员依次签... 更多>
-
浅谈哪些事是适用法则重庆在线咨询 2022-10-29成立要件及担保责任,当事人主张定金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据此,法律赋予了其特有的内涵、押金或订金等,但没有约定定金性质的。本文标签,《建设工程施工合同》中约定的21万元为合同履约保证金,收据上写明的收款事由也表示为合同履约保证金,并没有定金字样。其次。法律分析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确保合同的履行、担保金。给付定金的一方不履行约定的债务的,无权要求返还定金:一是双方签订定金合同,明确写明该金钱或
-
浅谈合同的成立原则甘肃在线咨询 2023-07-011、双方当事人应具有实施法律行为的资格和能力。 2、当事人应是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意思表示一致。 3、合同的标准的和内容必须合法。 4、合同双方当事人必须互为有偿。 5、合同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 其中,合同的成立,是指双方当事人依照有关法律对合同的内容和条款进行协商并达成一致。合同成立的判断依据是承诺是否生效。 而合同生效,是指合同产生法律
-
适用优先续约原则的什么是优先续约权宁夏在线咨询 2022-04-12优先续约权,是指根据当事人约定,特种债权的债权人在同等条件下,享有优先于不特定第三方而与债务人继续签订合同和权利。由于优先续约权隶属于民事优先权,要理解优先续约权,同时要弄清民事优先权的涵义。民事优先权,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和当事人约定,不同性质的若干民事权利发生冲突时,某一民事权利人优先于其他民事权利人实现的民事权利。目前我国法律规定的民事优先权主要有:先取特权,优先受偿权,还是优先购买权、优先承包
-
浅谈工程合同的五项基本原则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4-26一、主体平等原则; 二、合同自由原则; 三、权利义务公平对等原则; 四、诚实信用原则; 五、受法和维护社会公益。 建筑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工程所在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
-
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侦查案件的适用原则海南在线咨询 2023-07-261、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案件中依法需要逮捕、拘留犯罪嫌疑人的,由人民检察院作出决定,由公安机关执行。 2、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应当在拘留后的二十四小时以内进行讯问。在发现不应当拘留的时候,必须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 3、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十四日以内作出决定。 4、人民检察院侦查终结的案件,应当作出提起公诉、不起诉或者撤销案件的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