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绍兴市柯桥区马鞍街道一印染厂车间发生一起火灾,无人员伤亡。经查,系犯罪嫌疑人赵某某(男,61岁,湖南人,该印染厂员工)因对发放工资不满而故意纵火。目前,警方已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赵某某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赵某某涉嫌何种犯罪?会面临什么处罚呢?
一般来说,故意纵火应涉嫌构成放火罪,所谓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根据《刑法》第114条规定,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赵某某因为工资发放问题不满,完全可以找老板处理,或者投诉解决,而不是放火,所幸没有造成人员伤亡,如果最终被定罪的话,可能面临3-10年有期徒刑,但最终如何判刑还要根据具体情节来看。
根据《刑法》规定,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放火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本案中,即使该男子的工资发放问题存在问题,这也不是他可以纵火的理由。对工资感到不满,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或者是举报,故意纵火已经属于非常恶意的行为了。该男子作为一名在印刷厂上班的成年男子,应当知道纵火后可能会产生哪些危害,他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在漠视他人的生命。同时,社会各界也对这起事件表示了强烈的谴责和关注,要求加强对于职业安全和职工权益的保护,遏制这种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事实上,这起火灾事件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在当今社会,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利益纠纷已经不可避免,但是如何处理这些矛盾和纠纷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认识到,对于职工的权益和安全问题,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责任,也是社会的责任。只有加强对于职工权益的保护,建立完善的职业安全管理体系,才能够减少这种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
-
北京公交车纵火男子涉嫌放火罪
474人看过
-
失火行为是否涉嫌故意犯罪?
280人看过
-
嫌疑人不是故意纵火判刑吗
283人看过
-
涉嫌纵火罪最高判多少年
495人看过
-
故意杀人罪蜜柚市场纵火案嫌犯被逮捕
275人看过
-
事故责任认定过于随意涉嫌放纵犯罪
286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纵火未遂是不是涉嫌什么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12-031、行为人纵火未遂的,属于犯罪。 2、行为人以放火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会构成放火罪,应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3、若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
故意纵火伤人构成犯罪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2-02-13故意纵火,致使伤人性命,造成了人身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其行为已经触犯了《刑法》第115条之规定,涉嫌放火罪或者以危险公共安全罪,依法要给予追究刑事和民事赔偿的责任。如果放火的目的就是杀人,则应以故意杀人罪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法律链接:《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
-
故意放火罪和故意纵火罪的区别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21放火罪,其行为涉嫌触犯《刑法》第114条或者115条之规定,依法应追究刑事责任,造成的民事损失,依法也要赔偿。 放火罪,不存在放火罪和故意放火罪之说,放火罪本身就是故意犯罪行为。 法律链接:《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
-
涉嫌犯罪故意类型河南在线咨询 2023-10-28犯罪故意类型主要有几类: 1、直接故意: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认识因素: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明知自已行为的内容与危害性质、明知会发生一种危害结果、一些犯罪还要求行为人认识到刑法规定的特定事实);意志因素:希望这种结果发生。 2、间接故意:放任危害结果的发生。
-
什么是故意纵火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7-12根据本条和第115条的规定,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损害极端严重的,处死刑或无期徒刑。“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二是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在这两种情况下,只能根据本条的法定刑处罚。只有当放火行为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