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关系管理师在哪儿报名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0 10:31:22 268 人看过

一、劳动关系管理师在哪儿报名

劳动关系协调员考试一般都在每年的5月和11月的第三周或者第四周周末,每年考试两个月前省会发布统一鉴定通知,或者在每年三月初发布该年统一鉴定通知,考生也可以咨询当地的培训机构,进行预报名。

劳动关系协调员考试分为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考核,均采用闭卷笔试方式,实行百分制,60分以上为合格。

二、劳动关系管理师报名条件是什么?

劳动关系管理师分初级、中级、高级,基本没什么限制。

初级——普通岗位工作人员、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或应届毕业生,参加相关课程(初级)培训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的,可获得战略型人才入库证明《劳动关系管理师(初级)》。

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参加相关课程(中级)培训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的,可获得战略型人才入库证明《劳动关系管理师(中级)》:

1、普通岗位工作人员,有3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2、已获得相关专业初级入库证书,且有1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3、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1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高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参加相关课程(高级)测评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的,可获得《劳动关系管理师(高级)》:

1、普通岗位工作人员,有5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2、已获得相关专业中级证书,且有1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3、大专、本科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3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4、硕士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有2年以上相关岗位工作经验者;

5、博士以上学历或同等学历相关专业毕业。

三、劳动关系调解员的工作内容有哪些?

(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

(2)管理劳动合同。

(3)参与集体协商与集体合同管理。

(4)进行劳动规章制度建设。

(5)开展劳资沟通和民主管理。

(6)协调处理员工申诉和劳动争议。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0日 20:4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劳动规章相关文章
  • 我的劳动关系在哪里?
    案例:2005年5月,女职工李某入职A公司工作(工作地点挂牌名称是A公司,公司发给李某一个有A公司名称但没有盖章的工作证,发给李某一本自己也在其中的A公司员工的通讯录,李某工作过程中的工作单也是A公司的名称),双方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工资通过银行转帐发放。2006年1月,已怀孕3个多月的李某被A公司辞退,但A公司没有发给李某辞退通知书。因A公司没有给李某任何补偿,李某被迫向劳动信访部门投诉。信访过程中,A公司否认与李某存在劳动关系,称李某是B公司的员工,社保是B公司缴纳,工资也是B公司支付。另称A公司拟收购B公司,但尚未办妥相关手续。李某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一直认为是A公司的员工,并且所有证据都证明其是A公司员工,现因与A公司发生争议,A公司竟否认是其员工。后李某查社保缴纳情况和A、B公司工商注册情况,得知其社保的确是B公司缴纳,工作地点也是B公司的注册地址,而不是A公司的注册地址。因工资是银
    2023-06-09
    315人看过
  • 在哪里认定劳动关系
    公司劳动关系在哪里认定《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得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该条规定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是指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登记的具有用人主体资格的合法单位,未经登记的不属于劳动法管辖的范围。但是,下列两种情形一般也作为劳动纠纷处理: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雇佣劳务人员受到事故伤害和职业病而引发纠纷,按照劳动争议处理。2、如果不具有用人主体资格的单位符合《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实质条件,则确认构成劳动关系,按照劳动争议适用《劳动法》。依据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六条规定:未经工商登记的企业与其所雇用人员因用工关系发生纠纷,出资人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的,该纠纷应作为
    2023-06-10
    402人看过
  • 企业劳动关系在劳动关系中具有哪些内容?
    劳动关系企业中企业劳动关系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依法所确立的劳动过程中的权利义务关系。用人单位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同时,也包括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是如何形成的异地用工中的劳动关系形成如下:1、类出差方式。也就是说,动关系,原单位负责工资和社会保险。除员工到外地工作外,人员隶属和费用分摊均无变化;2、代发代缴方式。也就是说,保留原劳动关系,工资由原单位支付或由外国分支机构支付,社会保险由外国分支机构或人事代理机构支付,人员所有权和费用分摊不发生变化;3、全转移方式。也就是说,劳动关系由原单位转移到其他单位,工资由其他单位支付,社会保险也由其他分支机构支付,人员下属和费用分摊转移到其他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
    2023-07-16
    363人看过
  • 劳动关系管理工作内容包括哪些?
    劳动关系管理内容是:1、主体。用人单位、劳动者、工会;2、客体。主体的劳动权利和义务共同指向的事物;3、内容。劳动关系主体依法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4、劳动者权利。平等就业和职业选择权、取得报酬权、休息休假权、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权、接受职业技能培训权利、享受社保权、提请劳动争议处理权。劳动关系管理的意义有下列意义:1.保障企业与员工的互择权,通过适当的流动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2.保障企业内部各方面的正当权益,开发资源潜力,充分调动积极性。3.改善企业内部劳动关系,尊重、信任、合作,创造心情舒畅的工作环境。根据《劳动法》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的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
    2023-08-03
    145人看过
  •  劳动关系与雇佣关系:律师在职场中的角色
    这段内容讲述了用人单位雇用律师代表自己处理法律事务的关系是一种委托代理的法律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而代理关系则是指在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或有关机关指定下,代理人代表委托人处理法律事务的关系。因此,虽然律师代表用人单位处理法律事务,但这种关系仍然属于代理关系。用人单位雇用律师代表自己处理法律事务,这种关系不是劳动关系,而是一种委托代理的法律关系。劳动关系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产生的法律关系。代理关系是基于当事人约定、法律规定或有关机关指定而产生的代理人与被代理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与代理人与第三人、被代理人与第三人之间法律关系的总和。 法律关系:劳动与职业律师的界定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法律意义的联系。劳动和职业是人们通过劳动获取收入和实现自身价值的重要途径。律师则是以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为职业的人。劳动与职业律师的界定
    2023-08-30
    366人看过
  • 律师可以在劳动关系中做什么?
    一、代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案件:1、代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仲裁案件;2、代理参加劳动争议、人事争议调解;3、代理劳动争议诉讼、人事争议一审、二审和再审案件;4、代理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福利纠纷、解雇纠纷、社会保险纠纷、集体合同纠纷等案件;5、代理劳动行政一、代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案件:1、代理劳动争议、人事争议仲裁案件;2、代理参加劳动争议、人事争议调解;3、代理劳动争议诉讼、人事争议一审、二审和再审案件;4、代理劳动合同纠纷、工资福利纠纷、解雇纠纷、社会保险纠纷、集体合同纠纷等案件;5、代理劳动行政处罚、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案件;6、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工伤待遇、工伤争议案件仲裁、诉讼。二、工资福利管理:制定有效规章制度,规范企业工资福利管理。三、劳动合同管理:劳动合同起草、修订;劳动合同起草、修订、签订、履行、变更、续签、解除、终止等环节的全面管理;劳动合同备案。四、离职、解雇与解除劳
    2023-04-14
    103人看过
  • 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的报考条件有哪些?
    一、高级劳动关系协调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19年以上。(2)、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二级职业资格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一级正规培训达到规定标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4)、取得大学本科学历证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3年以上。(5)、具有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10年以上。(6)、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7年以上。(7)、具有本专业或相关专业博士研究生学历证书,连续从事本职业或相关职业工作5年以上。二、什么是劳动关系协调员劳动关系协调师指从事宣传和监督劳动保障法律实施、管理劳动合同、参与集体协商、促进劳资沟通、预防与处理劳动争议等协调劳动关系的专业工作人员。三、工作内容(1)、劳动标准实施管理;(2)、
    2023-04-02
    324人看过
  • 劳动合同关系解除在哪里办理
    一、劳动合同关系解除在哪里办理劳动合同关系解除一般是在用人单位办理的。解除劳动关系有协商解除和法定解除两种。《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二、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如何结算解除劳动关系经济补偿金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有以下标准:1.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2.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3.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
    2023-05-24
    428人看过
  • 去哪里确定劳动关系,如何理解劳动关系?
    一、去哪里确定劳动关系《劳动法》第二条规定,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和与之形成劳动关系得劳动者,适用本法。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和与之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劳动者,依照本法执行。该条规定中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是指经过国家相关部门登记的具有用人主体资格的合法单位,未经登记的不属于劳动法管辖的范围。但是,下列两种情形一般也作为劳动纠纷处理:1、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三条的规定,不具有用工主体资格的单位雇佣劳务人员受到事故伤害和职业病而引发纠纷,按照劳动争议处理。2、如果不具有用人主体资格的单位符合《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的实质条件,则确认构成劳动关系,按照劳动争议适用《劳动法》。依据是: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若干问题的指导意见》第六条规定:“未经工商登记的企业与其所雇用人员因用工关系发生纠纷,出资人属于《劳动法》第二条规定的用人单位的,该纠纷应作
    2023-03-28
    401人看过
  • 在编不在岗劳动关系有哪些,劳动关系是如何构成的?
    一、在编不在岗劳动关系的表现形式主要有:1、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提前离岗的;2、因党委、政府换届改任非领导职务、组织员的;3、停薪留职、带薪留职、离职锻炼期满未归的;4、长期请病假、事假的;5、经商、办企业或到企业任职的;6、缓刑满或受党政纪处分后应上班而未到岗上班的;7、无正当理由长期不上班的;8、其它形式如死亡、失踪、超龄未退休等违规领取工资的人员等等。此外,还有一些长期借用在外单位工作的人员,以及工作变动而工资等关系仍长期在另一单位,不随之转移的,虽然他们都正常上班,但所从事的工作与所在单位无关,也应属于在编不在岗的一类。二、劳动关系的构成要件1、主体指参加劳动法律关系享有权利承担义务的当事人,包括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劳动者,外国人、无国籍人要成为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主体必须符合我国《劳动法》关于劳动能力的规定。作为劳动关系主体的用人单位,主要指法人和非法人组织。2、客体
    2023-04-02
    216人看过
  • 公司高管存在的劳动关系问题
    《劳动合同法》要求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必须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又称劳动契约,劳动协议,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第一款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其立法旨意是保护处于弱势地位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为了确保该规定得以有效实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了“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的惩罚性赔偿规定,对用人单位恶意或者故意不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行为进行加倍惩罚,以提高对劳动者的保护力度。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也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1],首先有助于明确劳动关系双方的权利义务,互相督促对方按照劳动合同的书面约定履行自己义务;其次是双方履行劳动合同的法定依据,也是劳动者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有力证据,有利于及时化解纠纷解决矛盾
    2023-05-02
    380人看过
  • 劳动关系认定在哪里做
    劳动关系认定
    一、劳动关系认定在哪里做如果没有劳动合同的,可以到县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认定劳动关系。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双方当事人分别向劳动合同履行地和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的,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二、哪些可以证明劳动关系1、工资卡、工资条(需会计财务人员签名)或其它工资发放记录。(工资发放为现金可忽略)。2、职工花名册。3、工作证、工牌等能够证明职务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企业招聘记录。4、用人单位的考勤记录(考勤表、出勤卡等)。5、其他同事的证言(除非该同事已经离职,否则该条不太有可操作性)。6、向单位报销费用的单据。7、网购物品邮寄到公司的快递底单。8、信用卡账单邮寄地址为单位。三、如何解除劳动关系合同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关系。也就是在合同约定的期满前,用
    2023-06-16
    318人看过
  • 劳动关系关系不合格劳动关系都有哪些
    不合格主体的劳动关系包括劳动者、用人单位、工会组织及政府部门等之间的关系。劳动合同的当事人必须具有合法的主体资格。作为用人单位必须是依法成立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国家机关、事业组织和社会团体。一、个体工商户需要签订劳动合同吗?个体户招用员工要签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适用主体为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及其劳动者;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当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二、劳动合同可以代签吗?劳动合同是委托别人签的无效。劳动合同,是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事业、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组织)同劳动者之间确定劳动关系,明确相互权利义务的协议。劳动合同是确立劳动关系的法律依据。订立劳动合同,是劳动关系双方当事人一件十分重要的法律行为,必须严肃认真并履行一定的手续。签订劳动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必须具备合同的主体资格。三、《华莱士劳动合同书》臫頭是
    2023-06-25
    373人看过
  • 劳动关系协管员管理制度有什么?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对全市劳动保障协理员的管理考核,完善激励和约束机制,努力提高全市劳动保障协理员服务水平,依据市劳发〔2008〕295号文件及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办法。第二章派遣人员的管理第二条劳动保障协理员实行全市统一派遣、分级负责,动态管理。第三条负责对录用的劳动保障协理员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建立劳动关系,履行用人单位职责,并与区县就业服务机构依法签订劳务派遣协议书,区县就业服务机构履行用工单位职责。第四条作为派遣单位,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部门的监督和日常工作指导,协助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部门对各区县就业服务机构的日常管理与考核进行监督检查,并定期向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能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第五条各区县就业服务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劳动保障协理员的日常管理、业绩考核和监督检查工作。第六条负责对全市劳动保障协理员发放岗位补贴、缴纳社会保险、按规定程序和要求补充缺编人员、对劳
    2023-04-29
    206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规章是用人单位为组织劳动过程、进行劳动管理,依法制定和实施的规则和制度的总称。一般适用于本单位的全体劳动者或大部分劳动者。 依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有劳动权利、履行劳动义务。劳动者严重违反劳动规... 更多>

    #劳动规章
    相关咨询
    • 报考劳动关系管理师有什么要求?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5
      看你考劳动关系管理师证书几级了。劳动关系管理师分初级、中级、高级,基本没什么限制。初级——普通岗位工作人员、相关专业在校学生或应届毕业生,参加相关课程(初级)培训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的,可获得战略型人才入库证明《劳动关系管理师(初级)》。中级——具备下列条件之一,并参加相关课程(中级)培训达到规定课时数,经考核合格的,可获得战略型人才入库证明《劳动关系管理师(中级)》: 1、普通岗位工作人员
    • 在我国哪儿做了劳动关系才算认定劳动关系的
      云南在线咨询 2023-02-13
      确立劳动关系应当先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立,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在我国劳动关系管理具体有哪些?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7-29
      如拟定并同员工签订合同,管理员工入职、离职、调任、升迁等,以及员工考勤等。负责计算缴纳员工的五险一金等。
    • 我国的劳动关系法律规定在哪儿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8-30
      确立劳动关系应当先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确立,劳动争议由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 有关劳动关系归哪里管?
      宁夏在线咨询 2023-11-19
      当地劳动仲裁委员会可以进行劳动关系确认。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依法对下列实施劳动合同制度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1、用人单位制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及其执行的情况。 2、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和解除劳动合同的情况。 3、劳务派遣单位和用工单位遵守劳务派遣有关规定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