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法律上是如何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7 21:59:10 165 人看过

律师解答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主要内容是指合同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

2、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

3、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温馨提示】这是根据当前问题的经验总结,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有细微差别,办理案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律师,点击快速咨询,与律师一对一沟通法律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7日 03:1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什么构成法律意义上的重大误解
    重大误解这一法律概念主要源于一方当事人因自身过失而导致对合同条款等重要事项产生误解进而缔结该合同的情况。这种误解直接涉及到当事人应享有之权利以及应履行之责任,影响极为深远。误解既可能为一方独立形成的观点误差,亦有可能在缔约过程中由双方共同形成。《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
    2024-07-25
    66人看过
  • 大庆医师重新注册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大庆医师重新注册法律依据是什么《医师执业注册管理办法》第十二条:申请医师执业注册,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医师执业注册申请审核表;(二)近6个月2寸白底免冠正面半身照片;(三)医疗、预防、保健机构的聘用证明;(四)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材料。获得医师资格后二年内未注册者、中止医师执业活动二年以上或者本办法第六条规定不予注册的情形消失的医师申请注册时,还应当提交在省级以上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指定的机构接受连续6个月以上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的证明。二、大庆医师重新注册的办理时间是什么时候周一至周五:上午8:30-11:30,下午13:30-16:30(法定节假日除外)三、大庆医师重新注册的材料有什么《医师执业、变更执业、多机构备案申请审核表》小2寸白底正面免冠照片医师与拟聘机构签订的劳务合同(协议)或聘用合同(需注明聘期)申请人居民身份证《医师执业培训合格证书》或培训证
    2023-05-19
    54人看过
  • 医疗事故罪是以什么为依据认定,法律上是如何确定的
    医疗事故罪的认定标准如下:1、侵犯的客体是医疗单位的工作秩序,以及公民的生命健康权利。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严重不负责任,造成就诊人死亡或者严重损害就诊人身体健康的行为。3、主体为特殊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违章医疗行为的医务人员。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即行为人主观上对病人伤亡存在重大业务过失。医疗事故罪与其他罪的认定界限:1、医疗事故罪与医疗差错的界限医疗差错,是指在诊疗护理工作中,医务人员虽有违反规章制度、诊疗护理常规的失职行为或技术过失,但未给就诊人造成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不良后果的行为。医疗差错,从产生的原因区分,可以分为医疗责任差错和医疗技术差错。其中,医疗责任差错与医疗事故罪容易混淆,二者都表现为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不负责任,违反规章制度或诊疗护理常规的行为。区别在于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前者未造成就诊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
    2024-05-04
    75人看过
  • 合同重大误解法律后果包括哪些,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合同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是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七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024-04-28
    264人看过
  • 隐名股东资格认定是如何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规定,隐名股东资格的认定: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前款规定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因投资权益的归属发生争议,实际出资人以其实际履行了出资义务为由向名义股东主张权利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名义股东以公司股东名册记载、公司登记机关登记为由否认实际出资人权利的,人民法院不予支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若干问题的规定(三)》第二十四条有限责任公司的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订立合同,约定由实际出资人出资并享有投资权益,以名义出资人为名义股东,实际出资人与名义股东对该合同效力发生争议的,如无法律规定的无效情形,人民法院应当认定该合同有效。前款规
    2024-05-10
    70人看过
  • 大同残疾证重新办理法律依据是什么
    一、大同残疾证重新办理法律依据是什么《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第十四条伤残证件有效期满或者损毁、遗失的,当事人应当到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换发证件、补发证件。伤残证件遗失的须本人登报声明作废。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经审查认为符合条件的,填写《伤残人员换证补证报批表》,连同照片逐级上报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省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将新办理的伤残证件逐级通过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发给申请人。各级民政部门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本级民政部门需要办理的事项。二、大同残疾证重新办理材料本人书面申请;登报作废申明;原始评残档案(含旧残疾证原件或评残审批表、换证表);伤残人员换证补证报批表;四张2寸免冠蓝底照片。三、办理地点文瀛湖办公楼东辅楼923房间。周一至周五:上午8:00-12:00下午:14:30-18:00。
    2023-05-25
    314人看过
  • 口头合同的法律依据是如何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
    一、口头合同的法律依据是如何的,法律的规定是什么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六十九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书面形式是合同书、信件、电报、电传、传真等可以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的形式。以电子数据交换、电子邮件等方式能够有形地表现所载内容,并可以随时调取查用的数据电文,视为书面形式。第四百七十一条规定,当事人订立合同,可以采取要约、承诺方式或者其他方式。第四百八十三条规定,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三条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法律另有规定或者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二、履行合同的原则法律是如何规定的履行合同的原则如下:一、适当履行原则。也就是当事人应依合同约定的标的、质量、数量,由适当主体在适当的期限、地点,以适当的方式,全面完成合同义务。二、协作履行原则。也就是双方当事人应互助合作共同完成合同义务。三、经济合理
    2024-01-20
    318人看过
  • 购房面积误差法律依据是什么
    关于购房面积与实际面积差异在法律规定中的具体标准如下:购房面积与实际面积之差的绝对值应小于或等于3%,在此范围内,须依照双方合同中所确定的价款进行实事求是地结算;若差额大于3%,则购房者有权选择解除合同,但不退还房屋价款。在实际测量的面积大于合同约定面积的情况下,若差异在3%以内,买方有责任支付由此产生的差价;如差异超出3%的部分,应由房地产开发企业承担补偿责任;反之亦然,即实际测量的面积小于合同约定面积时,若差异率在负3%以内,则卖方需将包括利息在内的相应房价款返还给买方;若差异率超过负3%,则卖方需向买方双倍返还多收的款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四条由于出卖人的原因,买受人在下列期限届满未能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的,除当事人有特殊约定外,出卖人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商品房买卖合同约定的办理不动产登记的期限;商品房买卖合同的标的物为尚未建成房屋的
    2024-05-13
    380人看过
  • 双重租赁中如何确定承租人,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双重租赁中,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第一款规定的以下顺序,确定履行合同的承租人:1、已经合法占有租赁房屋的;2、已经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3、合同成立在先的。《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规定,租赁房屋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交付租金的合同。第七百零四条规定,租赁合同的内容一般包括租赁物的名称、数量、用途、租赁期限、租金及其支付期限和方式、租赁物维修等条款。《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城镇房屋租赁合同纠纷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出租人就同一房屋订立数份租赁合同,在合同均有效的情况下,承租人均主张履行合同的,人民法院按照下列顺序确定履行合同的承租人:(一)已经合法占有租赁房屋的;(二)已经办理登记备案手续的;(三)合同成立在先的。《民法典》第七百零三条租赁合同是出租人将租赁物交付承租人使用、收益,承租人支付
    2024-04-22
    355人看过
  • 在法律层面上,行贿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
    一、在法律层面上,行贿罪的认定依据是什么行贿罪的认定标准:1.主体是一般主体;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正常管理和公职人员的职务行为的不可收买性;4.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数额较大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九十条,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行贿人在被追诉前主动交待行贿行为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对侦破重大案件起关键作用的,或者有重大立功表现的,可以减轻或者免除处罚。二、行贿罪的追诉时效是多久行贿罪的最高法定刑为无期徒刑,因此追诉时效是20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
    2023-08-03
    102人看过
  • 如何认定开发商是否延期交房,法律依据是什么
    律师解答如果开发商因自身原因,未在购房合同约定的期限内交房,则可以认定开发商为延期交房。《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第三十条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按照合同约定,将符合交付使用条件的商品房按期交付给买受人。未能按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承担违约责任。因不可抗力或者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其他原因,需延期交付的,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及时告知买受人。《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
    2024-05-05
    252人看过
  • 重大误解的法律含义
    重大误解,指的是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既可以是单方面的误解,也可以是双方的误解。根据我国学界以及审判实践的做法,重大误解等同于传统民法中的错误。一、重大误解撤销权归谁撤销权的归属其实并无明文规定归属。重大误解谁有撤销权是一个学界争论点,大家各执一词但立法上并无相应的改动,目前只能不做缩小解释。对实务很明显是有掣肘的,因为这个权利到底由谁行使所带来的纠纷不是一时的,而是经常性的。我国《民法典》对因重大误解而享有撤销权的主体规定不明确,由此产生的问题主要有:(一)从法律规定来看。撤销权的主体是否仅指因产生重大误解而受到损害的一方?对此问题,如果联系《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和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
    2023-04-01
    410人看过
  • 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怎么区分,有没有法律依据
    律师解答显失公平和重大误解的区分:1、显示公平是指一方当事人利用自己的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与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2、重大误解是指一方当事人因自己的过错导致对合同的内容等发生误解而订立了合同。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规定,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一条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
    2024-04-27
    101人看过
  • 2023重大误解的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重大误解的除斥期间的法律规定是什么因重大误解签订合同的,一方当事人申请撤销合同的,撤销权除斥期间是一年,一年内不行使的,撤销权就消失。《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二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n  (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
    2023-02-17
    91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合同法重大误解法律依据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26
      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因行为性质、对方、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的错误理解,使行为后果违背自身意义,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法律指出了三个主要误解标准:(1)由于误解,行为人的行为违背了意义。(2)重大误解造成的损失必须是较大的损失。(3)行为人必须对行为的性质、对方、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有错误的理解。
    • 什么是重大误解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8
      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是指当事人对于合同的内容产生的误解的情形,构成的要件包括: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行为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 法律意义上的 重大误解 是指什么?
      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11
      1、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
    • 重大误解撤销期间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9
      重大误解撤销期间是九十日,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当事人行使撤销权撤销所签订的合同的,合同被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及法律约束力。
    • 法律程序上的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
      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15
      合同存在以下情况的就属于重大误解合同: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合同相对方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法定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