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误解法律上是如何认定,法律依据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8-17 21:59:10
165 人看过
律师解答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是:
1、行为人对合同的主要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主要内容是指合同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等;
2、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
3、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规定,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温馨提示】这是根据当前问题的经验总结,不同地区的法院在审判尺度上有细微差别,办理案件一定要选择专业的律师,点击快速咨询,与律师一对一沟通法律诉求,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律上是如何认定重大误解的
422人看过
-
而如何认定重大误解的法律后果是什么呢?
286人看过
-
重大误解在法律上如何解释
353人看过
-
如何认定重婚罪依据哪些法律
454人看过
-
借名买房如何认定依据是什么法律规定
169人看过
-
合同重大误解的构成要件有哪些法律上如何认定
55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合同法重大误解法律依据河北在线咨询 2021-12-26最高人民法院《意见》第七十一条规定:因行为性质、对方、标的物品种、质量、规格、数量的错误理解,使行为后果违背自身意义,造成重大损失的,可以认定为重大误解。法律指出了三个主要误解标准:(1)由于误解,行为人的行为违背了意义。(2)重大误解造成的损失必须是较大的损失。(3)行为人必须对行为的性质、对方、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有错误的理解。
-
什么是重大误解呢,法律是如何规定的青海在线咨询 2023-08-28重大误解的民事法律行为一般是指当事人对于合同的内容产生的误解的情形,构成的要件包括:误解一般是因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错造成的,而不是因为受到他人的欺骗或不正当影响造成的;当事人的误解必须是要对行为的主要内容构成重大误解;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
-
法律意义上的 重大误解 是指什么?山西在线咨询 2023-03-111、重大误解是指行为人因对行为的性质、对方当事人、标的物的品种、质量、规格和数量等发生错误认识,使行为的后果与自己的意思相悖,并造成较大损失的行为。 2、在司法实践中,当事人主张双方存在重大误解的情形较为普遍,尤其是在签订买卖合同等交易行为中。重大误解应当是由于误解人自己的大意、缺乏经验或者信息不通而造成的,是受害方当事人自己的过失。
-
重大误解撤销期间是多久,有没有法律依据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9重大误解撤销期间是九十日,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开始计算。如果当事人行使撤销权撤销所签订的合同的,合同被撤销后,自始不具有法律效力及法律约束力。
-
法律程序上的重大误解是什么意思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15合同存在以下情况的就属于重大误解合同:表意人因为误解作出了意思表示;合同相对方对合同的内容发生了重大误解;误解直接影响到当事人所应享受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误解是由误解方自己的过错造成的;法定其他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