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公司章程的作用,避免形式主义。公司章程是公司法授权公司股东自由约定公司内部关系的法律文件。章程被称为“公司自己的宪法,是公司内部的自治法。”现如今,公司章程的作用并没有得到重视,体现为本来应该千人千面的公司章程变成了千人一面,每个公司有自己不同的情况,章程的内容也自然各不相同。应当防止误把章程当成应付工商注册的形式文件,从网上下载一个模版,填上股东名字就交上去了,至于里面什么内容一概不知。各个出资人按照他们自己口袋里的入股协议、出资协议或者合作协议来行使权利履行义务。但是,如果这个协议的内容与章程的内容或者法律的内容发生不一致,纠纷就会出现。这就告诉我们,章程与法律发生冲突,冲突的部分无效。如果协议内容违反了章程和法律,协议也会无效。这样一来,股东重视的这份协议就成了一纸空文。法院会按照你从来没有重视的章程来处理你们之间的关系。
公司实际出资人与名义出资人应当一致。实践中,有很多公司在成立时为了迎合《公司法》对投资主体、资本等的特殊要求,规避法律要求设立公司,导致真正股东和名义股东不一致,应当防止出现影子公司、娃娃公司、职工公司。
公司产权应当清晰。实践中,大量存在着形形式式、各种不同的产权纠纷。产权纠纷案件有一个共同点:企业在起步阶段问题不大,纠纷不会出现,发展到一定阶段之后,规模越大企业效益越好,冲突就会越明显越激烈,解决不好企业就会被搞垮。产权问题纠缠不清的企业解决得越早越好,所以重新界定产权要赶早。
确保公司财产的独立性。公司制的好处之一是有限责任,也就是说股东承担的投资损失最多就是他的本钱,即出资额,公司对自己的债务承担损失最多是公司的全部资产,如果公司资不抵债,股东和公司都不需要对公司还不起的钱承担责任,公司通过破产程序关门就行,损失由债权人来承担,股东再设立一家公司就完全可以东山再起。由此可见,公司的有限责任制度对公司和股东是非常有利的。但是,想要承担有限责任的前提是保证公司的独立性,否则债权人就有权请求法院否认公司的独立法人人格,让股东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赔偿责任。如果这样,你的企业就不叫公司,成了合伙企业或者个人独资企业,需要拿全部家庭财产或者个人财产来承担债务,这样就容易把整个家庭脱下水。常见的会导致公司财产不独立的情形有:股东财产与公司财产混同;“夫妻店”公司家庭共同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一套人马两块牌子”;(一人组成多个公司,各个公司表面上独立,但实际上财务不分、人员不分、资产不分)、董事、高管人员财产与公司财产不分。
大小股东和平共处。引起股东纠纷的原因有:出资纠纷;公司控制权纠纷;股权转让纠纷;股东权利受到侵犯。出资纠纷一般出现在公司的成立阶段,后三个则是在公司的运营阶段。公司在刚开始成立时,大小股东之间一般是彼此信任的,公司成立后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难免会发生矛盾。有的股东为了取得公司控制权,常常有闹剧发生,比如抢公章、两方股东各自召开股东会或董事会双方唱对台戏,不通过合法程序就进行增资扩股稀释另一方股权等等。从公司法的角度来看,大股东、小股东只是出资额之分,股权比例之分。股东不管出了多少钱,如果章程没有特别约定的话,一般来讲应当至少具有这几个权利:(1)知情权,表现为有权知悉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2)决策参与权,表现为可以参加股东会。(3)选择董事、经理等经营者。(4)分红权,表现为公司如果获得收益的话,股东有权依照法律规定或章程规定提起红利。(5转股权和退股权,表现为股东不想干的时候可以进行转让,或者特定情况下要求公司回购。由于大股东拥有公司的控制权,决策力量自然与小股东不可同日而语等。但是如果大股东不能意识到小股东的上述权利,不能做到与小股东和平共处,纠纷就会出现。《公司法》赋予股东广泛的诉讼权利,使公司诉讼进入了多元化时代。这种多元化表现为股东可以下列原因起诉:(1)股东对股东会、董事会的决议依法请求确认无效或撤销之诉;(2)有限责任公司股东“要求公司提供查阅会计账簿”之诉;(3)有限责任公司异议股东的退股权保护之诉;(4)因董事会或监事会怠于行使职权而产生的股东派生诉讼制度;(5)针对董事和公司高管侵犯公司权益的股东直接诉讼制度;(6)公司出现僵局时股东享有解散公司诉讼权。
-
公司经营范围的法律风险辨析与预防
435人看过
-
经营公司法人风险有哪些
323人看过
-
公司经营范围暗藏的风险
56人看过
-
公司的商业纠纷有哪些风险?
147人看过
-
防止公司经营风险的股东措施
379人看过
-
积极防范经营范围核定风险
74人看过
家庭共同财产是家庭成员在家庭共同生活存续期间共同创造,共同所得的共有财产。例如,家庭成员共同投资建造的房屋,家庭经营的工商业、农副业的收入或以共同收益所购买的财产均属此类。... 更多>
-
有哪些防范公司债券风险的方法湖南在线咨询 2023-03-03(1)针对利率、再投资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可采用分散投资的方法,购买不同期限、不同品种的债券; (2)针对流动性风险,则应在投资前注意分析,尽量选择交易活跃的债券。同时,注意不要将全部资金都用来投资,应准备一定的现金以备不时之需; (3)针对信用风险和回购风险,投资人在选择债券时就要对公司进行调查,了解其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
-
跨国经营的风险如何防范?安徽在线咨询 2023-06-11企业在开展跨国经营过程中,要加强风险防范。首先,要明确指导思想,我国开展对外经济合作,必须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我国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其次,要加强国家风险宣传,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帮助企业在走出去过程中走得更稳、更顺。再次,风险防范要成为政府对外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推动我国与更多国家签订双边投资保护协议等。第四,增加企业风险防范能力。企业是投资主体,也是承担风险的主体,提高企业风险防范能力
-
公司经营范围怎么写,公司经营范围的潜在什么风险山西在线咨询 2023-10-03一、公司经营范围 (1)企业的经营范围由公司章程规定,不能超越章程规定的经营范围申请登记注册。 (2)企业的经营范围必须进行依法登记,也就是说,企业的经营范围以登记注册机关核准的为准。企业应当在登记机关核准的经营范围内从事经营活动。 (3)企业的经营范围中属于法律、行政法规限制的项目,在进行登记之前,必须依法经过批准。 二、公司经营范围的潜在风险 (1)未履行有关审批手续登记经营范围的法律风险 (
-
企业工作人员经营纠纷避免一切亏损的策略有哪些以及防范风险有哪些安徽在线咨询 2022-02-15企业工作人员的经营行为属于职务行为,由企业承担民事责任。然而发生纠纷时,对方往往否认其与某人之间存在隶属关系,此人亦资不抵债或逃之夭夭,债权人相当被动。以下策略可以避免此类尴尬:(1)与该人员经济往来时,应由其所在单位出具授权委托书,明确记载权限范围与起止日期;(2)该人员签订合同或出具收据、欠条时,应当加盖单位公章或法定代表人签字;(3)出现身份不明情况时,应当通过补充协议、备忘录、书信、录音等
-
纠纷的风险应如何防范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061.是协商。2.是仲裁。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常用的一种方法。3.诉讼当事人发生合同纠纷后,双方当事人协商不成,可以向法院起诉,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应注意以下几方面的问题:诉讼时效。合同作为民事合同的一种,诉讼时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