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人转移财产不一定违约。如保证合同中未明确规定,那么保证期间可以转移财产。但给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债权人可以申请撤销。
保证人的保证期间是多长
不论是一般保证还是连带保证,保证期间有约定从约定,无约定为主债务履行期间届满之日起6个月,约定不明的为两年。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
连带责任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债权人有权自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内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钱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要求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三条。
在保证期间死亡还需要承担保证责任吗
目前中国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没有就保证人在担保期间死亡是否还需承担保证责任作出明确的规定。应当区分两种情况而定。如果债务到期或主债务人违约,保证人应当承担保证责任之后,保证人死亡的,遗产应当用来承担保证责任;如果债务未到期或主债务人存在违约前保证人死亡的,由于债务是否会得到清偿无法确定,保证人还不必承担保证责任,遗产无需承担保证责任。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公民死亡,不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保证义务也因此消失,但保证责任不必然消失。从保证义务和保证责任理论出发,保证人的遗产是否应当用来承担保证责任,关键在于保证人死亡之时,保证责任是否已经产生。如果保证人死亡时保证责任还没有产生,由于保证人的保证义务仅属于或有负债,保证义务还没有转化为保证责任就因公民死亡而消失,因此,保证人的遗产不应用来承担保证责任;如果保证人死亡时保证责任已经产生,保证人所承担的保证义务已转化为保证责任,或有负债已转化成实有负债,保证人死亡后的遗产应当先承担保证责任,再进行遗产分配或各遗产继承人最高承担在其继承份额内的部份。
-
虚假借条转移财产违法吗
413人看过
-
转移后的财产能保全吗
483人看过
-
申请财产保全的转移财产怎么证明
63人看过
-
监护人可以转移财产吗
393人看过
-
法人转移资产算违法吗
480人看过
-
转移财产如何证明被执行人的违法行为
284人看过
保证人是对某项事务作出保证行为的人。再如债务等项的担保方面,保证人是指具有代为清偿票据债务能力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是非票据债务人对于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作出保证行为的人。 保证人与被保证人承担同样的责任。国家机关、以公益为目的的事业... 更多>
-
担保人的财产可以转移吗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你说的是恶意转移财产问题,在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前,转移财产,不算恶意转移财产,但担保人应该履行担保义务。“在法律文书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变卖、毁损财产,造成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即属于恶意转移资产的行为。对于界定恶意转移财产,法律上是有所限定的。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中即作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23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依照民
-
倒闭,法人转移个人财产违法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091、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大队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2、公司倒闭,劳动者的工资应优先支付。3、法人转移公司财产违法。法人转移个人财产得看具体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
债务人将其财产转移,违法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1-10-26如果债务人恶意转移财产,可能违法。定义借款人恶意转移财产在法律上是有限的。最高人民法院对应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一些问题的意见作出了规定。该司法解释188条明确规定,当事人有以下情况之一,可根据民事诉讼法第102条、第1款第6项的规定处理:(1)借款人在法律文件发生法律效力后隐藏、转移、销售、破坏财产、人民法院无法执行的;(2)借款人因暴力、威胁或其他方法妨碍或抵制人民法院执行的;(3)
-
65岁老人擅自转移财产违法吗?云南在线咨询 2023-08-121、不赡养老人是犯法的,法律规定,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 2、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3、如果成年子女拒绝支付抚养费的,法院可以依法强制执行,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 4、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
-
需要转移财产才算转移财产吗江西在线咨询 2022-05-12转移个人财产不算转移财产,转移个人财产是合法的。根据《民法典》第二百六十六条,私人对其合法的收入、房屋、生活用品、生产工具、原材料等不动产和动产享有所有权。但侵害他人利益的转移个人财产会承担违约或违法责任。根据第五百二十七条,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