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借款超过约定期限是否超出诉讼时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8 22:32:58 127 人看过

分期借款,只有一份借款合同,起诉时部分借款已超过约定还款期限届满后两年,这部分借款是否超出诉讼时效?

分期借款,只有一份借款合同,起诉时部分借款已超过约定还款期限届满后两年,这部分借款没有超出诉讼时效。只有一份借款合同,虽然是分期借款,可视为同一借款行为的分期履行。作为一个统一的借款行为,是同一笔债务,其中部分借款到期而债务人未归还,是债务人对债权人权利的侵犯。但作为同一笔债务,不应就履行期限不同的各部分分别计算诉讼时效,而应统一计算诉讼时效,即以最后一期借款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统一起算诉讼时效。债权人与债务人间就同一借款关系并不因分期履行的某一部分到期而结束,这整个统一的借款关系还是存续,还有部分履行期或归还期未届满。若以部分借款还款期限届满就开始计算诉讼时效,可能因债权人为免于损失而就部分到期借款进行追讨,令当事人间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后续部分的继续履行,使当事人期待的合同目的不能实现。就该合同项下借款统一计算诉讼时效,既有利于当事人更好地履行余下合同内容,令当事人间诉讼的可能性下降,也有利于促进交易,保障合同的安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2日 10: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超过三年的借款诉讼时效是否仍然有效?
    应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签署借条并出借借款,借款期限届满后三年权利人未主张自身权利,则超过法律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三年诉讼时效期间。此时,权利人仍可向法院起诉请求偿还借款,但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人同意履行的,不得以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为由抗辩;义务人已经自愿履行的,不得请求返还。利滚利借条法律有效吗利滚利的欠条是不合法的,因为利滚利属于高利贷,是法律明确禁止的。《民法典》规定,个人欠款的利息计算方法主要是由当事人之间协议约定,但是不得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如果约定的利息超过法律规定的范围,属于高利贷范围的,是不会受法律保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
    2023-07-15
    125人看过
  • 超出诉讼时效是否一定败诉
    一、超出诉讼时效是否一定败诉诉讼时效过了不一定会输,因为当事人未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不应对诉讼时效问题进行释明及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进行裁判。依此可以胜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二、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诉讼时效的开始,也称诉讼时效的起算,是指从什么时候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时间既然是一个法律事实,确定其起始时间就特别重要。整个诉讼时效制度的基础是有权利而不行使这一事实。民事权利主体明明享有权利但长期不行使,这就需要从法律上加以限制。因此,诉讼时效起算的基础应是民事权利主体能够行使请求权。能够行使请求权,但却不行使,诉讼时效便从此开始起算。“能够行使请求权”,这不是主观的标准,而是一个客观的标准。不知道
    2023-06-08
    175人看过
  • 借款利息约定年利36%超过24%部分无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超过部分的利息约定无效。借款人请求出借人返还已支付的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据此,对年利率24%-36%之间的这一部分是作为一个自然债务看待,如果要提起诉讼,要求法院保护,法院不会保护,但是当事人愿意自动履行,法院也不反对。约定借款利息的时候有哪些要注意的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约定支付利息的,借款的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限制借款利率的规定”,在计算个人借款利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一)如果双方在借款合同或借条中约定了利息利率的,在计算利息时即按双方约定写明的利率计息。约定的利率可以高于银行的利率,但法律对上限进行了限制,超过超过银行同期同类贷款利息4倍的部分无效。另
    2023-07-22
    120人看过
  • 个人借款超过10年,诉讼时效是否还灵?
    可以,人民法院起诉是公民的权利,没有约定、借条没有写明还款期限的,债权人可以随时起诉要求偿还。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但是,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借款不还不会的可以起诉吗?欠钱不还起诉没有数额限制,若对方欠钱不还,可以到他的户籍地或经常居住地起诉。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
    2023-07-04
    423人看过
  • 超过两年的借条是否已过诉讼时效?
    案情2011年付某以做生意需要资金为由,向好友吴某借款20万元,付某向吴某出具了借条,借条上载明今向吴某借款20万元整,特立此据。借款人付某,2011年12月4日。事后,吴某多次向付某索要借款,付某以各种理由推脱。2014年吴某向法院起诉,付某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审理经过及结果经过法庭审理,法官对法律进行了释明,双方当事人对诉讼时效问题有了了解,双方当事人在法院的主持下进行了调解,双方达成调解协议,付某同意偿还原告的借款。法官寄语借条上没有注明还款时间,这也是实践中经常引发纠纷的情形,此时借款人往往陷入误区,认为诉讼时效从借条书写时间起计算,超过两年即认为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原告对此丧失了胜诉权。其实不然,借条上没有明确的还款时间,属于没有明确约定履行期限的合同,在不能确定履行期限的情况下,出借人可以随时向借款人主张债权,诉讼时效一般从出借人向借款人主张债权之日起,但是最长不得
    2023-03-13
    261人看过
  • 什么借条不超诉讼时效期限
    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向他人进行借款时,向其所借之款项的诉讼时效期定为三年;若出现法律特别规定,则依照相关法律规定另行确定。如果在借款凭证上明确记载了还款日期,那么诉讼时效自该日期次日起开始计算,最长不超过三年。若借款凭证上并未注明具体的还款日期,诉讼时效则是从债权人知晓自身权益受损及债务人应承担责任之日起算,同样最长不超过三年。如若超过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予以保护,除非存在特殊情形,人民法院可根据债权人的申请决定是否延长诉讼时效。因此,若借款凭证上已注明还款日期,且在还款日期之后的三年内提出诉讼请求,或是借款凭证上并未注明还款日期,但在债权人知晓或应当知晓自身权益受损之日起三年内提出诉讼请求,则借款凭证不会超出诉讼时效期限。若超过上述时效期限,债权人可能会失去通过司法途径追讨欠款的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
    2024-08-04
    78人看过
  • 超过普通借款的诉讼时效是否可以不还款
    平阴县的李某与王某是远房亲戚。2001年8月,王某因给儿子找工作,向李某借款5000元,并且出具了借条,借条上没有约定还款日期和利息。李某考虑到王某生活条件较差,一直没有向王某索要欠款。2004年10月,两人因发生纠纷,李某于是向王某索要借款,但王某却一直不提归还之事。李某无奈于同年11月将王某诉上法庭。在法庭上,王某承认自己借李某5000元钱的事实,但辩称从借款之日起计算已超过了两年的诉讼时效,法院应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法庭审理认为王某主张超过诉讼时效不能成立,遂驳回了王某的主张,判决王某在判决生效后十日内偿还李某欠款5000元。
    2023-06-14
    458人看过
  • 追究违约责任是否超过诉讼时效
    一、追究违约责任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追究违约责任是不是超过诉讼时效,要看当事人追究违约责任的时间而定,如果违约后,超过3年主张违约责任的,超过诉讼时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合同违约责任的形式有哪些违约责任形式是违反合同的一方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包括:1.实际履行。合同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合同或者不完全履行合同时,应当承担实际履行的责任,合同另一方当事人有权请求违约方履行或者请隶人民法院强制违约当事人按照合同约定的标的履行;2.采取补救措施。一方违约时,对方有权要求
    2023-04-18
    453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款是否仍受法律保障
    关于债权逾期转化为自然债权这一情况,法律保护通常会相应减弱。原则上来讲,一旦过了法定的诉讼时限,此种债务即被认定为自然债务,不再受到法律任何形式的保护。然而,也存在以下特殊情况:首先是债务人主动自愿偿还欠款的行为。虽然已经超过了诉讼时效的截止日期,但如果债务人主动自愿地为还清旧债而努力支付所需款项,那么这份债务将不再受诉讼时效的约束。其次,当债务双方的立场重新协商取得共识,重新制定并签署了还款协议之后,即便超过了诉讼时效期,该债务仍根据协议约定予以法律保护。再次,如果债务人在债务催收通知书上进行了签章,不论是否已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只要其在该文件上签名或盖章,便意味着他默认同意了原先的债务偿还要求,这时,债务利益依旧可以受到法律保护。此外,虽然已经到期,但如果债务人主动向债权人做出还款计划书、保证书或询问信等文件,即表示他们重新确认了债务,这样的话,债权人的权益同样能得到法律的保障。《民法典
    2024-08-07
    323人看过
  • 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条能否在法律上提出诉讼
    一、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条能否在法律上提出诉讼能。借条超过三年就过了诉讼时效,但是债权人依然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但是债权人在3年内没有向债务人主张债权,则丧失了在人民法院胜诉的权利,也就是说债权人的债权不会得到人民法院的支持,无法请求通过法院的执行来实现自己的债权。《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借条和欠条在法律上有什么异同之处借条和欠条都是证据,权利人都可以拿着欠条或者借条当作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借条和欠条区别如下:1.含义及其相应法律关系不同:借条一般反映为法律上的借款合同关系,借条则是借款合同的凭证;而欠条则是往
    2023-11-08
    232人看过
  • 借款超过一定时间是否会失效
    依据民法典之相关规定,在出现债务纷争的情况下,债权人具备在三年之内对债务进行追索的权力,此期限自所涉债务履行期满之日起算。此外,民事权利自权益人知悉或应知自身权益受损及义务主体之日起便开始计算诉讼时效。然而如遇法律法规另有所规定的情形,则据此执行。另外,若权利受侵害之日距今已超逾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提供保护;至于存在特殊情况者,可由权利人提出申请,人民法院视情形斟酌决定是否予以延长。对于较为容易发生争议的借贷利息支付方式问题,借贷双方均可通过协商达成共识;若无法明确利息支付时间,按照民法典之规定,借款期不满一年的情况下,还款时需同时支付;借款期一年以上的,应于每达到一年后支付;未完成的时间段不足一年的,也应在偿还借款之时一并支付。值得注意的是,务必获取并妥善保管合法的借款凭证。若欲追索债务,必须在诉讼时效内提起该项诉讼。对于载明还款期限的借条,诉讼时效期间自借款日起算三年;若是未标注还款
    2024-07-31
    51人看过
  • 借款超过几年诉讼无效
    法律综合知识
    根据《民法典》规定,借款超过三年诉讼无效,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欠钱不还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如果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双方无法协商的,债权人一方可以考虑向对方发出催收到期款项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法律保护。《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第一百九十二条诉讼时效期间届满的,义务人可以提出不履行义务的抗辩。诉讼时效期间届满后,义务
    2024-05-16
    461人看过
  • 超过借条还款期限是否可以起诉
    如果借条上所载明的最后还款期限已经超过2年,且债权人不能证明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的情形,且刨去该情形的影响尚未超过2年的诉讼时效,那么该借条的诉讼时效已过。不属于法律保护的范畴之内。如果存在诉讼时效中止或中断的情形,且刨去该情形的影响尚未超过诉讼时效,债权人应立即搜集合法有效证据,向具备管辖权的人民法院申请发布支付令。一、法律上的借条过期了5年了还有效吗在五年内,债权人从来没有向债务人主张过权利,债务人也没有表示过要归还借款,此种情况下,债务就错过了诉讼时效的保护期了,在诉讼中,被告以借贷已经超过诉讼时效为由进行抗辩,债权人将失去胜诉权。即如果借条过期5年了,这5年内债权人没有通过打电话、发短信、微信等方式进行催收,此时债权人就失去对该债务的胜诉权了。但如果自债务人承诺还款之日起三年之内,债权人曾经向债务人主张过债权,那么该债务的诉讼时效就自主张债权时起中断,重新计算三年,只要在诉讼中,
    2023-03-08
    143人看过
  • 借款20年了超过诉讼时效了吗
    借款20年是否超过诉讼时效需要根据具体情况分析,若是债权人在借款20年内没有行使债权的,那么就超过了诉讼时效。诉讼时效的最长期间为20年,起算点为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但并不意味着民间借贷超过20年就超过诉讼时效。因为诉讼时效是个可变期间,会因特定事由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一、借款超过了诉讼时效还能起诉吗1、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诉,只是如果被告抗辩已经超过诉讼时效,法院将判决败诉。2、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款,仍然可以起诉,如果开庭时被告没有到庭,虽已超过诉讼时效,但被告没有以此抗辩,法院仍然会支持诉讼请求。3、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款,出借人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欠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仍受法律保护。4、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款,当事人双方就原债务达成还款协议,属于新的债权债务关系,该还款协议受法律保护。5、对超过诉讼时效的借款,债
    2023-02-27
    60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超过还款期限后还款一部分是否按此期限算诉讼时效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0
      诉讼时效从还款期限届满时起计算二年,期间还款一部分会造成诉讼时效的中断,在此重新计算二年。
    • 借款人的诉讼时效超过了还部分债务
      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05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该行为并不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
    • 借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是否法律效力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09
      避免贷款合同超过诉讼时效的方法:可以充分利用时效中断的法律法规。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债权人向借款人主张偿还或者债务人主动偿还的,起到中断诉讼时效的作用。每次中断时间,时效都会重新计算。时效中断是法定时效期间因故中断,中断前的时效全部作废,中断原因停止后,时效重新开始。
    • 超过诉讼(5年)的时效期限,是否受理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0-20
      债权人超过诉讼(5年)债务人的时效期限,法院必须受理。r因为法院不能主动对案件是否超过诉讼时效进行审查。r只有通过开庭审理,被告提出抗辩,法院才能审查,才能确定是否超过诉讼时效。r《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二百一十九条当事人超过诉讼时效期间起诉的,人民法院应予受理。受理后对方当事人提出诉讼时效抗辩,人民法院经审理认为抗辩事由成立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r《最高
    • 借款人诉讼时效超过后有还部分债务,是否可以视为时效中断
      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05
      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该行为并不构成诉讼时效的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