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学历及履历应造成劳动合同自始无效
(一)劳动者的学历、履历是双方订立劳动合同的重要前提条件从法律层面来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权了解劳动者与劳动合同直接相关的基本情况,劳动者应当如实说明。”可见,单位有权了解前来求职的劳动者的基本情况。由于劳动力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劳动者流动的日益频繁,用人单位对于前来求职的劳动者的具体情况往往缺乏了解,作为证明劳动者所受教育的学历证明和证明劳动者过往工作经历的履历表就成为了用人单位在试用期以外了解与评估劳动者情况的主要途径。就事实层面而言,用人单位在对外招聘时,对岗位的学历要求和履历要求会作出具体规定,其目的就是为了在短时间内招募到最有可能适合该岗位的劳动者。劳动者除了有了解用人单位具体情况、岗位情况和工资报酬的权利外,对于自身的学历、履历等基本情况负有如实陈述的义务。该义务的严格履行除反映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外,也体现了劳动者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更是市场经济体制公平与效率的价值追求。同时,作为民事合同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劳动合同也具有民事合同的一般属性,即体现双方意思自治与合意达成,具体而言就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的双向选择。采用欺诈的手段,利用虚假的学历、履历足以使用人单位产生错误认识,进而导致意思表示的不真实,侵害了其意思自治的权利。对此,《劳动合同法》第26条第1款也有规定:“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部分无效:
(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
(二)用人单位可以以劳动者学历、履历虚假为由解除劳动关系劳动合同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或人民法院确认无效后,其效力自订立起归于消灭。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即不存在劳动关系。若劳动者提供了劳动并取得相应的报酬,则可以将双方认定为事实劳动关系。由于劳动合同无可变更可撤销之说,因此用人单位可以仅以劳动者存在虚假学历和履历为由与其解除劳动关系。
(三)用人单位可以就劳动者造成的损失要求赔偿对于劳动合同无效的赔偿问题,《劳动合同法》第八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依照本法第二十六条规定被确认无效,给对方造成损害的,有过错的一方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劳动法》第九十七条规定:“由于用人单位的原因订立的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由此可见,我国的法律已经确认了过错方赔偿的原则。用人单位如果有证据证明劳动者的欺诈行为对其造成了损害,则可以要求劳动者赔偿。
-
未签订合同的入职简历
264人看过
-
劳动者未签订劳动合同而离职要负什么责任
86人看过
-
使用假学历入职算诈骗吗
133人看过
-
假学历签定劳动合同无效
283人看过
-
入职学历造假有什么法律后果
412人看过
-
入职签订的劳务合同与劳动合同有什么区别?
129人看过
-
“谎报学历”未学历能签劳动合同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12求职者在求职时谎报学历显然是一种欺诈行为。在这种情况下,签订的劳动合同没有法律效力。下列劳动合同无效:用人单位免除法律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以欺诈、胁迫或者利用危险,使对方签订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假学历签订劳动合同会判违约金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0-11用假学历属于欺诈,确实可以认定合同无效,单位可以要求欺诈的劳动者赔偿损失《劳动合同法》第二十六条下列劳动合同无效或者部分无效:(一)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或者变更劳动合同的;(二)用人单位免除自己的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强制性规定的。对劳动合同的无效或者部分无效有争议的,由劳动争议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确认。
-
用人单位在入职后,未与劳动者签订任何劳动合同,应当依法订立合同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7建立劳动关系以后,不签劳动合同是不符合我国法律规定的。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的规定: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如果用人单位在规定的期限内没有和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我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
-
劳动合同签订入职就要签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11-07劳动合同一入职就要签,也可以在入职后一个月内签。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超过一个月未签订的,离职可以主张双倍工资。
-
入职假学历是什么罪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02持有使用假毕业证书,不进行非法活动,不违反刑法,但使用行为违反行政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属于广义犯法。《治安处罚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一)伪造、变造或者买卖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印章;(二)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