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利益平衡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5 18:47:49 216 人看过

员工离职不良行为的预防

员工不管是以何种理由与企业终止劳动关系,其离职时往往是企业劳动权益受到侵犯最多的时候。其中有的是企业由于没有做好离职员工的交接工作,造成业务中断,影响了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而有的则是离职员工的不良行为对企业劳动权益的直接侵害,如带走财物、资料、毁灭信息、制造机器设备故障等。因此,做好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预防离职员工的不良行为发生,对于保护企业的劳动权益也很重要。

一、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

员工离职时在工作交接方面主要有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员工本人不配合企业做好工作交接,二是企业不重视工作交接,常见的结果是造成企业工作上的损失和财物上的损失。因此,企业应当把离职员工的工作交接作为保护劳动权益的一项重要事情来做。主要应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一)岗位工作交接

员工在离职前必须履行岗位工作交接义务。工作交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离职员工向接替其工作的员工介绍本岗位的职责、工作范围、工作方法和业务运作程序,交清本岗位上的各种设备、设施情况,并让设备、设施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交给接替员工;二是向接替人员或企业指定的人员交待尚未完成的工作任务,如与客户之间未履行完毕的合同,需要继续催要的债务以及其他与工作职责有关的尚未完成的一切事务。

(二)清偿债务

员工离职时尚欠企业的债务,如欠企业的借款、赔偿企业损失或受到罚款处理尚未缴清的款项,企业不能忘记清偿。员工欠企业的债务,必须在交接工作过程中同时进行,或规定时间予以限制,在限制的时间内清偿完毕。清偿办法可以由员工一次性支付,也可以由企业一次性从离职员工的工资或经济补偿金中扣除,也可以由离职员工选择其他方式偿还。

(三)交还物品

员工在企业工作期间,因工作职责或工作需要由其保管或企业配备给员工个人使用的属于企业的办公用品和其他财物,如笔记本电脑、移动电话、计算器、交通工具等,都应当在离职前交还企业。

企业应指定专人接收,并办理接收手续。如有损失或损坏,则应由离职员工本人按企业有关规定赔偿。

(四)清理文件资料

员工离职时,应对员工在职期间保管和使用的企业的全部文件和有关资料进行清理,该回收的要回收,该销毁的要销毁。如各种图表、图纸、备忘录、客户名单、财务账目、市场信息、各种书籍、工作计划、工作记录、各种媒体中的信息、知识产权属于企业的员工本人的设计、发明、技术等资料。对于文件资料的清理,要进行详细的登记,并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核实签字认可。

(五)交还证件

员工在职期间,因工作需要由企业发给的各种证件,如工作证、购买证、借阅证等,凡不属于个人所有的,都应全部收回。

二、离职员工不良行为预防

大多数员工离职时,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不会产生严重的不良行为,使企业劳动权益受到危害。但也有的员工,特别是因违纪被企业处理的员工,劳动合同期满不想离职、但被企业拒绝续延劳动关系的员工,平时与主管或其他管理人员有矛盾的员工,很可能发泄不满情绪,从而产生不良行为。因此,企业不能对此放松警惕、疏于管理,应当既做好预防离职员工不良行为发生的工作,又能采取有效措施应对离职员工已经出现的不良行为。

重视思想教育。离职是员工职业生涯的一次转折,特别是被动离职的员工,如果心理准备不充分或根本没有心理准备,离职后不知所措或工作一时难以把握,往往会产生一些思想问题,导致出现不良行为。因此,企业应当对离职员工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引导员工正确对待职业转换,以良好的思想品德和精神风貌渡过离职期,不给自己的人生留下任何污点。

缓解矛盾。员工和企业管理人员不管是思想上还是工作上有矛盾,或者过去曾经发生过不愉快的事情,在员工离职前,管理人员都应主动与员工进行沟通,且应多作自我批评。通过沟通,达到相互理解、相互谅解、缓解矛盾、消除怨气。这对于离职员工来说,能够消除心理上的压力和不满情绪,增强正气、抑制邪气,从而有效防止不良行为的发生。

严格要求、严格管理。员工离职前的一些不良行为,既有其自身思想上的问题,也有企业管理上的问题。离职员工在未办理完离职手续前,仍然是企业的员工,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职责,完成生产和工作任务,遵守企业的劳动纪律和各项规章制度,接受企业的管理。企业不能因为其将要离职而迁就和放纵,要和在职员工一样,严格要求、严格管理。

加强监督、及时处理。企业对离职员工,应当采取一定的组织措施进行监督,特别是关键岗位上的员工,应有专人负责,不为其不良行为发生留下任何可乘之机。如果发现有不良行为的苗头,应果断将其撤离关键岗位。对于已发生的不良行为,要及时进行处理,若给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则应按损失程度要求其予以赔偿,并应视情节给予必要的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5日 16: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用人单位相关文章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怎么约定试用期的期限
    一、企业怎么约定试用期的期限1、法律规定《劳动合同法》第19条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2、常见问题用人单位在制定劳动合同时,不问劳动合同的类型,一律设立试用期;不问劳动期限的长短,一律设立试用期;不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的长短,肆意设计试用期的长度。同时,应该区分清楚,“以上”包含本数,“不满”不包含本数,“不得超过”是“≤”,用人单位容易误读法律。3、法律风险违法约定试用期,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违法约定的试用期已经履行的,由用人单位以劳动者试用期满月工资为标准,按已经履行的超过法定试用期的期间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4、防范策略严格审查劳动合同,看能不能设立试用期。根据
    2023-04-28
    82人看过
  • 单位与劳动者如何约定试用期
    一、如何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某项工作任务为期限三种类型。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内。在同一单位工作,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试用期的长短与劳动合同期限相关。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以完成某项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和三个月以下期限的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80%,并不得低于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二、单位能否在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劳动合同法》规定试用期内用人单位可解除劳动合同仅限于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1、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录用条件的;2、严重违反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的;3、严重失职,营私舞弊,给用人单位造成重大损害的;4、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
    2023-03-29
    449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认定
    根据劳动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劳社部发〔2005〕12号)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下列凭证:(1)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2)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3)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4)考勤记录;(5)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由此可见,对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的认定的问题,我们知道,首先是劳动合同的签订,如若存在劳动关系
    2023-03-26
    50人看过
  • 劳动者如何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一、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的内容是怎么样的劳动合同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条款的内容是: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劳动合同。2、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应提前多久通知劳动者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法是没有规定试用期内解除劳动合同需提前几天通知员工本人的,只规定员工辞职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试用期内用人单位解除与劳动者的劳动合同,无需提前通知,但前提是用人单位必须提供有效的证明。如果用人单位没有证据证明劳动者在试用期间不符合录用条件,用人单位就不能解除劳动合同,否则,需承担因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所带来的一切法律后果。如果没提前,则不仅
    2023-03-25
    150人看过
  • 劳动者如何在试用期内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一、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时间劳动合同法对劳动者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新规定:需提前三天通知依据劳动法,劳动者可以随时提出解除劳动合同。二、试用期限的约定《劳动合同法》第19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与试用期相同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三、试用期工资另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15条的规定,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工资的80%,并不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
    2023-04-14
    173人看过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怎么算
    一、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怎么算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未签订劳动合同试用期计算方法为:如果用人单位与员工之间没有签署劳动合同,仅在聘书、录用通知或其他书面文件中约定了试用期的,视作对劳动合同的约定,试用期的期限视作劳动合同的期限。《劳动合同法》第十九条规定,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同一用人单位与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劳动合同仅约定试用期的,试用期不成立,该期限为劳动合同期限。二、一般未签劳动合同怎么举证?在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劳动者要想证明存在劳动关系可以采用下面几个证据:(一)社会保险记录,社会保险缴
    2023-05-22
    39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用人单位
    相关咨询
    • 用人单位利用劳动者的单三性, 用人单位擅自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4
      —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执法检查显示,有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多是一年一签,有的甚至一年几签。有些企业花最低的用工成本使用工人最有活力的“青春期”,这不仅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影响了劳动者的职业稳定感和对企业的归属感。——用人单位利用自己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以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理由”,试用期
    • 试用期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怎么约定试用期的
      上海在线咨询 2022-11-11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10条的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但由于法律许可非全日制用工方式可以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即允许订立口头的劳动合同,故非全日制用工不得约定试用期,由此可以推定,只要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合同存在试用期,则应当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试用期因含在劳动合同期限之内,当然应当以书面形式订立。实践中很多用人单位根据劳动合同的期限长短和工作性质,口头或以其他形式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如何约定试用期
      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03
      劳动者与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来约定试用期:劳动合同期限不满三个月的,不得约定试用期;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的,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其他。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怎么约定试用期?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19
      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也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扣留居民身份证。
    •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怎样约定试用期
      贵州在线咨询 2022-11-12
      1、可以不约定试用期,也可以约定试用期,但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15日;劳动合同期限在6个月以上1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30日;劳动合同期限在1年以上2年以下的,试用期不得超过60日。试用期包括在劳动合同期限中。非全日制劳动合同,不得约定试用期。订立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不得向劳动者收取定金、保证金或扣留居民身份证。 2、法律依据:《劳动合同法》 第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