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法律对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是如何处罚的?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7 19:36:07 176 人看过

所谓掺杂、掺假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进行商业性欺骗的行为。所谓“以假充真”是指生产者、销售者用他种产品冒充此种产品,进行商业性欺骗的行为。所谓“以次充好”是指生产者、销售者以低档次、低等级的产品冒充高档次、高等级的产品,用废旧产品冒充完好产品进行商业欺骗的行为。这些行为,严重的损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危害性及大,因此,受到国家法律的禁止。

生产者、销售者具有上述行为没有构成犯罪的,按照<产品质量法>的规定,责令其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所得,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5倍以下的罚款,可以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按照新第140条的规定: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独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的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的,处15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6日 13: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产品相关文章
  • 什么是掺杂掺假
    掺杂掺假
    一、什么是掺杂掺假食品掺杂掺假是指人为地、有目的地向食品中加入一些非所固有的成分,以增加其重量或体积,而降低成本;或改变某种质量,以低劣色、香、味来迎合消费者心理的行为。食品的掺伪主要包括掺假掺杂和伪造,这三者之间没有明显的界限,食品掺伪即为掺假、掺杂和伪造的总称。(一)食品的掺假是指向食品非法掺入物理性状或形态与该食品相似的物质;(二)食品的掺杂是指在粮油食品中非法掺入非同一种类或同种类劣质物质;(三)食品的伪造是指人为地用一种或几种物质进行加工仿造,而冒充某种食品在市场销售的违法行为。我们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一章第五条有相关规定:禁止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等质量标志;禁止伪造产品的产地,伪造或者冒用他人的厂名、厂址;禁止在生产、销售的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掺伪的含义简述为销售的食品中掺入和其标称不符合的杂物、假冒伪劣成分,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二、掺杂掺假行为
    2023-06-07
    275人看过
  • 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是掺杂、掺假的商品时怎么办
    掺杂、掺假,是指在商品中掺入杂质或者造假,致使商品有关物质的成分或者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规定要求的欺骗行为。所谓以假充真,是指以某一种商品冒充与其特性不同的另一种商品的欺骗行为。所谓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的商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的商品的欺骗行为。经营者若有生产、销售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除了应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外,构成犯罪的,还要追究刑事责任。消费者购买、使用了已被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商品时,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造成消费者人身损失、财产伤害损失的,还可以要求经营者赔偿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恢复原状、赔偿损失等。
    2023-06-09
    403人看过
  • 掺杂掺假的法律界定与违法规定
    一、掺杂掺假的法律界定掺杂掺假的法律界定只要是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行为就是掺杂掺假。法律规定,此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还涉嫌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掺杂掺假属于非法经营罪吗销售在在商品中掺杂掺假的不会构成非法经营罪,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掺杂掺假行为有哪些特
    2023-08-20
    377人看过
  • 服饰公司产品以次充好被罚,售卖以次充好产品如何处罚
    某服饰公司售卖一些以次充好的产品,最终被罚。售卖以次充好产品的处罚为:需要根据销售金额确定,一般销售金额在5-20万元的,会被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以及罚金。若发现商家以次充好的,消费者可以索赔。一、服饰公司产品以次充好被罚服饰公司产品进货均价为5117元/个,销售价格为17800元/个,彼时已售出1个,备样留存一个,库存2个。每件进口关税均价为307.02元每个,扣除增值税后售价为16787.86元每个,每件利润为11670.86元每个。至此,货值金额共计71200元,违法所得11670.86元。二、售卖以次充好产品如何处罚售卖以次充好产品的处罚标准为: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
    2023-06-05
    268人看过
  • 掺杂掺假的含义及其法律解读
    一、掺杂掺假的含义及其法律解读掺杂掺假的含义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将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次品、劣质商品,使其达不到质量标准,或者在商品的包装、标签等上加入虚假成分和性能,以达到骗取消费者的目的。掺杂掺假法律解读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规定,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其中,“生产、销售伪劣产品”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将其生产、销售的商品中掺入一定比例的低质量、次品、劣质商品,或者在商
    2023-08-26
    159人看过
  • 生产者在生产时以假充真构成犯罪吗
    1、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以假充真是指以不具有某种使用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2、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律师补充:1、伪产品主要是指“以假充真”的产品,劣产品是指掺杂掺假的产品、以次充好的产品及冒充合格产品的不合格产品。2、这里的产品,应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产品。不管是工业用品还是农业用品,不管是生活用品还是生产资料,不管是有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还是没有危害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都可能包括在本罪的伪劣产品之中。【法律依据】《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
    2023-05-06
    89人看过
  • 掺杂掺假行为怎样认定
    法律综合知识
    掺杂掺假行为的认定方式是只要是不符合在商品或者其包装上注明采用的商品标准的行为就是掺杂掺假。法律规定,此时经营者不仅要承担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严重的可能还涉嫌犯罪。掺杂掺假行为怎样认定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2018修正):第五章 罚  则  第五十条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
    2022-07-03
    208人看过
  • “掺杂掺假”应适用十倍赔偿
    针对央视日前曝光了深圳两家大米制造公司存在假冒原装进口、国内换包装等问题,作者捷舞在深评版撰文认为,应严格依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49条给予消费者双倍赔偿。问题是,特别法优于普通法是基本的法律适用原则。对于食品安全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是基本法,而《食品安全法》是特别法,那么,为何要适用前者的二倍赔偿,而不适用后者的十倍赔偿呢?《食品安全法》第二十八条明确禁止生产经营下列食品,包括掺杂掺假或者感官性状异常的食品。该法第八十五条违法责任中明确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没收违法所得、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和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并根据情节予以罚款、吊销许可证等,同样有掺杂掺假的表述。所以,消费者依法索赔应该适用《食品安全法》。2倍赔偿尚不足以威慑违法企业,10倍惩罚性赔偿以形式上的不公平达到实质上的公平,或许能成为遏制食品企业违法的利器。
    2023-06-07
    150人看过
  • 掺杂掺假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
    一、掺杂掺假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杂质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二、掺杂掺假会构成什么罪掺杂掺假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
    2023-08-20
    483人看过
  • 带货网红假燕窝事件”被立案调查,生产销售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的产品如何担责
    【事件回顾】10月25日,辛某徒弟时大漂亮直播间售卖了一款茗挚品牌的即食燕窝产品,明确标榜“燕窝”。11月1日,被用户说是糖水。随后,该事件引起各方关注。11月19日,职业打假人王*发布一份检测报告称:“经过检测,茗***风味即食燕窝产品蔗糖含量4.8%,而成分表里碳水化合物为5%,确认该产品就是糖水。”11月20日,辛选官方微博针对王*的检测报告曾回应称,“王某提供的质检报告中,含有燕窝成分唾液酸;如果消费者对产品有任何不满可向商家申请退货退款”。11月27号的时候,辛某通过自己的社交平台,对这一次燕窝的事情引起的风波而道歉。承认所售燕窝产品存在问题并提出赔付方案。据悉,此次共销售57820单,销售金额1549.6万元,共需先退赔6198.3万元。12月8日,广州市白云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辛某公司立案调查。从信誓旦旦地发布律师声明,称其所售燕窝为合格正品,到提出“退一赔三”的解决方案,“
    2023-06-28
    346人看过
  • 掺杂掺假行为有哪些特征
    掺杂、掺假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掺杂、掺假行为以牟取非法利润为目的,行为的动机是故意的。2、掺杂、掺假行为的对象是符合质量要求的产品,行为方式是破坏产品的正常组成成分或有效成分比例,而以假充真是用假的当真的。因此,掺杂、掺假行为不同于以假充真。3、掺杂、掺假行为的结果是使产品的成分或含量不符合国家的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的要求,但并不排除被掺杂、掺假的产品中仍有有效的成分。《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如下:(一)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二)进行掺杂掺假行为违法所得的金额,并处没收违法所得;(三)掺杂掺假行为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024-04-30
    77人看过
  • 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属于诈骗吗
    以次充好是属于消费诈骗的行为,但会不会构成诈骗罪,要依据具体的数额而定,如果数额达到3000以上的,就会构成诈骗罪。一、网络诈骗别人判刑吗诈骗公私财物至少要达到数额较大才构成诈骗罪,普通的诈骗行为诈骗财物3千元至1万元以上可认定为诈骗“数额较大”,3万元至10万元以上可认定为“数额巨大”,各地可在此幅度内确定具体数额标准。但是利用电信网络诈骗的,全国有统一规定,根据两高一部发布的《关于办理电信网络诈骗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有关规定,利用电信网络技术手段实施诈骗,诈骗公私财物价值3千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较大”。因此,通过电信网络诈骗金额达到3千元以上的,构成诈骗罪,警方应立案侦查,《刑法》第266条的规定定罪处罚。若2年内多次实施电信网络诈骗,每次诈骗金额都没有构成诈骗罪,多次累计诈骗金额达到数额较大即3000元以上,也应当按诈骗罪处理。所以网络诈骗两千块,不会立案。二、网络诈骗
    2023-04-05
    333人看过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以次充好是指什么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以次充好是指什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以次充好是指以低等级、低档次产品冒充高等级、高档次产品,或者以残次、废旧零配件组合、拼装后冒充正品或者新产品的行为。《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怎么处罚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罚:如果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
    2024-01-17
    63人看过
  • 掺杂使假什么意思
    法律综合知识
    一、掺杂使假什么意思掺杂使假是不法分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经常使用的伎俩。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谋取利润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伪劣产品或者作假,进行欺骗性商业活动,使产品中有关物质的含量不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标准或合同中规定的一种违法行为。其中,掺入的杂质或其他物质,都是无价值或低价值的。二、掺杂使假一般涉嫌什么罪掺杂使假应认定为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
    2023-11-04
    330人看过
换一批
#消费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产品
    词条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产品
    相关咨询
    •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6-12
      《产品质量法》第五十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三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应承担哪些责任?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6-12
      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货值金额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并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的行为应受到什么行政处罚?
      河北在线咨询 2021-10-29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九条规定: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责令停止生产、销售、没收违法生产、销售的产品,并处违法生产、销售产品价值50%以上3倍以下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情节严重的,吊销营业执照;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对于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违法行为,除有关行政执法机关责令其
    • 应该怎么样理解产品质量法中规定的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陕西在线咨询 2024-08-24
      “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产品正常使用性能的异物的一种质量违法行为。比如在面粉中掺滑石粉;在牛奶中掺淘米水;芝麻中掺砂子等。“以假充真”,是指行为人用一种产品冒充与其特征和特性不同的另一种产品,以欺骗的手段牟取非法利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违法行为。“以假充真”,是指以他种产品冒充此种产品,例如,用人造革冒充牛皮;以镀铜制品冒充黄金制品等
    • 产品质量法关于掺杂掺假以假充真的定义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9-02
      “掺杂、掺假”,是指行为人以牟取非法利益为目的,故意在产品中掺入降低产品质量、影响产品正常使用性能的异物的一种质量违法行为。比如在面粉中掺滑石粉;在牛奶中掺淘米水;芝麻中掺砂子等。“以假充真”,是指行为人用一种产品冒充与其特征和特性不同的另一种产品,以欺骗的手段牟取非法利润,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的一种违法行为。“以假充真”,是指以他种产品冒充此种产品,例如,用人造革冒充牛皮;以镀铜制品冒充黄金制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