须从立法精神理解不得假释条件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1:52:12 479 人看过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这种制度是追求积极的刑罚效果而采取的处罚手段,其实质还在于通过假释制度的运行实现刑罚效益的最大化,规范引导受刑人遵守社会法律秩序。

我国现行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规定: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该条款对犯罪人犯两种或多种暴力性罪行,其分别被判刑期不满十年,而合并执行达十年以上的情形是否同样适用此规定不明确。而在司法实践中,当一个犯罪人同时触犯了两种暴力性犯罪,如故意杀人罪和抢劫罪被各判处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合并执行达到十年有期徒刑的,该受刑人是可以被假释的。

笔者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立法宗旨。首先,刑法第八十一条第二款的规定是对严重危险犯人的一种禁止性条款,它的立法本意是考虑到上述严重暴力性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及人身危险性,而实践中的做法不利于对犯罪人的改造,也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其次,罪刑相适应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犯罪人所犯罪行理应与其所受刑罚相适应,若像上述情形可以被假释,势必有重犯轻罚的意味,故对犯有此种情形的犯罪人不应适用假释;最后,虽然在第八十一条第一款中也有如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的规定,但这里的特殊情况也仅指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的特殊需要的情况,因此司法实践中所出现的上述情形很明显也不可使用此规定来解释。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8月03日 23:1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假释相关文章
  • 刑事案件立案条件司法解释
    一、刑事案件立案的条件司法解释(一)事实条件,即有犯罪事实或犯罪嫌疑人这里所指的有犯罪事实,主要是指有被客观、真实的证据所证明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的存在,即有犯罪的客体和客观要件;而对犯罪主体和犯罪主观方面的查明则不是立案的必要条件,而是立案后需要进一步查清的问题。因此,此时的证据并不要求达到充分的程度,也不要求一定要查获犯罪人,更不要求查明全部案件的事实和情节;但也不应是办案人员凭估计、猜测得出的结论。(二)法律条件,即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刑事案件立案的目的是对具有社会危害性和刑罚刑罚应罚性行为的进行追究。因此,只有当这种犯罪事实确需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时,才予以立案。以上情形只要属于其中之一者,就应当决定不立案。已经立案追究的,在侦查阶段应撤销案件;在起诉阶段应不起诉;在审判阶段应终止案件或者宣告无罪;在执行阶段应按审判监督程序依法重新审理。另外,对于自诉案件,自诉人起诉后,只要符合下条件
    2023-04-12
    173人看过
  • 精神病患者误杀人的法律解释
    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所以精神病人误杀人不用负刑事责任,但实施暴力行为,危害公共安全或者严重危害公民人身安全,有继续危害社会可能的精神病人,可以予以强制医疗。与精神病人能不能离婚,该注意什么?首先,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进行离婚诉讼,需要为其设置诉讼代理人,对已设定监护人的,应由监护人代理诉讼,未设监护人的,应按相关法律规定的顺序指定监护人代理诉讼。配偶提出离婚诉讼,其监护人只能是其父母,代理其参加诉讼。其次,离婚诉讼属于身份关系的诉讼,必须由离婚当事人表明是否愿意离婚,诉讼代理人无权表示离与不离这种意见,因此,这类案件应由人民法院裁决,以判决的形式结案。特别注意的是,如果存在一方在婚前隐瞒了自身患有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或者婚前明知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
    2023-06-30
    447人看过
  • 假释条件:从民事赔偿到刑事司法拘留,能否实现假释?
    交通肇事罪作为我国常见的犯罪类型,如果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对于犯了交通肇事罪的罪犯来讲,也是有可能适用假释的,但必须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假释条件,若该罪犯被判处有期徒刑,已经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未对受害者进行赔偿在一定程度会影响交通肇事罪的量刑以及在执行刑期期间的减刑和假释,因此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如果赔偿数额大,因为未赔偿而造成被害人生活困难的话,那么假释的可能性就比较小。司法拘留可以探视吗1.司法拘留可以探视。司法拘留又称为民事拘留,是人民法院为了保证审判活动正常进行,对实施了严重妨害诉
    2023-08-13
    377人看过
  • 适用假释必须遵守哪些条件,哪些情况不能适用假释?
    一、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根据中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一)法定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且属于累犯和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二)法定的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三)法定的刑罚执行时间条件假释只适用于已经执行一部分刑罚的犯罪分子。二、哪些情况不能适用假释?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2023-02-23
    242人看过
  • 不堪家庭暴力杀人女犯假释条件从宽
    今年1月,北京市高级法院、市检察院、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市监狱管理局联合制定了《关于对监所罪犯假释工作的规定》,提出对部分老年犯、少年犯、女性罪犯放宽假释条件。10月1日,5部门又修改了其中的条款,明确规定:过失犯罪(交通肇事后逃逸的除外)、防卫过当犯罪的罪犯,对家庭施暴人犯罪的女性罪犯,原判刑罚执行二分之一以上,获得监狱改造积极分子或者立功以上奖励的;原判刑罚执行三分之二以上,获得可以提请减刑、假释奖励的,都可从宽假释。北京市监狱关押的女性杀人罪犯中,约10%是因为家庭暴力杀人。这些妇女因为不堪忍受丈夫或者其他家庭成员的暴力,又找不到司法救助途径,不得已以暴制暴。这一类型的罪犯虽然属于暴力型罪犯,但她们的暴力只针对施暴者,对社会的危害并不大。允许这类罪犯假释,符合《监狱法》惩罚和改造罪犯、预防和减少犯罪的宗旨,体现了我国刑罚执行过程中的人道主义精神。
    2023-06-11
    222人看过
  • 假释的条件和办理条件
    假释的限制条件为:1、不管对罪犯所判处的是什么刑种与刑期,对累犯都不得假释。2、对实施了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并且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人,不得假释。3、对于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暴力性犯罪人,即使减刑后其刑期低于10年有期徒刑,也不得假释。申请假释的条件适用假释必须符合法定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适用假释必须遵守下列条件:(一)法定的对象并不是所有的罪犯都可以适用假释。根据我国刑法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可以假释。假释是对犯罪分子有条件地提前释放,同时,国家并不排除对其继续执行尚未执行的那部分刑罚的可能性。这一特点决定了假释不适用于被判处其他刑罚的犯罪分子。(二)法定的实质条件犯罪分子认真遵守监视,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至再危害社会,这是适用假释的实质条件或者关键条件。犯罪分子
    2023-07-28
    60人看过
  • 强奸罪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
    对于强奸被害人的精神损害赔偿,我国目前的立法尚属空白。无论是从抚平被害人的伤痛、体现犯罪人与司法体系对被害人人格、价值的尊重,还是鼓励被害人举报犯罪、而至强奸犯最等方面考虑,我国都应该明确赋予强奸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请求权且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宜采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审理。对强奸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西方国家的立法和司法对此早已确认。《德国民法典》第847条规定:对妇女不道德行为的轻罪或重罪、或欺诈、威胁或滥用从属关系使其承诺为婚姻外的性交者,该妇女亦有同样的请求权(即赔偿请求权)。司法实践中的判例更是司空见惯。譬如,美国著名拳击运动员泰森因强奸黑人小姐而付出巨额赔偿一事曾经被新闻媒介广为传播。但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对强奸罪的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的规定基本上是空白。实践中,如果强奸致使被害人伤残或者死亡,也许被害人或其家属会获得有限的赔偿,而大多数没有造成有幸损害的被害人则只能是哑巴吃黄连。我
    2023-07-02
    475人看过
  • 怎样理解行政诉讼法46条的精神
    《行政诉讼法》46条规定了一般诉讼时效和特殊诉讼时效,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不是处罚权利人不及时行使请求权的行为,更不是保护义务人不履行义务的行为,而是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有利于人民法院及时正确地处理纠纷,所以规定了申请行政诉讼有时间限制。行政诉讼法的法律渊源: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大法,宪法的规定尤其是有关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对行政诉讼活动的进行具有基础性的指导和规范作用。2、国际条约。《行政诉讼法》第7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参加的国际条约同本法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3、《人民法院组织法》、《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中有关审判组织、审判程序以及法律监督的规定。4、行政诉讼法典。5、单行法律、法规。6、正式有效的法律解释。主要是指《若干解释》以及有权机关对法律、法规所作的其它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2023-08-04
    431人看过
  • 假释条件、假释审批
    刑法第八十一条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强奸、绑架等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第八十二条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第八十三条有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没有执行完毕的刑期;无期徒刑的假释考验期限为十年。假释考验期限,从假释之日起计算。(一)遵守法律、行政法规,服从监督;(二)按照监督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三)遵守监督机关关于会客的规定;(四)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应当报经监督机关批准。第八十五条被假释的犯罪分子,在假释考验期限内,由公安机关予以监督,
    2023-05-01
    236人看过
  • 2023假释是什么意思,假释必须符合哪些条件
    假释是什么意思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据此,所谓假释,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我国《刑法》第81条规定:“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假释后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假释。”假释必须符合哪些条件根据《刑法》的上述规定,假释的适用必须同时符合如下条件:1.对象条件假释只能适用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其中包括由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后减为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2.刑期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只有在执行一定的刑期以后,才能适用假释。所谓“一定刑期”,是指被判处有期
    2023-04-22
    83人看过
  • 假装得了精神病可以拖着不离婚吗
    一、假装得了精神病可以拖着不离婚吗假装得了精神病不可以拖着不离婚吗。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法院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离婚案件中,是否准予离婚的法定理由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所以,如果配偶一方为精神病人,另一方向法院起诉的,法院是否判决离婚,关键是看感情是否确已破裂。二、诉讼离婚可以委托律师不用自己出面吗离婚可以委托律师,但一般情况下自己必须出面。婚姻涉及身份关系,不能全权委托律师而自己不出面。但是如果是本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可以不出庭。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因此一般情况下,离婚案件双方当事人都必须出庭。《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
    2023-05-06
    58人看过
  • 什么条件下能获得精神损害赔偿
    受害人可以向行为人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情形包括: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亲子关系或者近亲属间的亲属关系遭受严重损害;死者的姓名、肖像、名誉、荣誉、隐私、遗体、遗骨等受到侵害的等。为什么法人不能精神损害赔偿?法人不可以申请精神损害赔偿金是因为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精神损害从受害的主体上划分,可以分为被侵权人的精神损害与其近亲属的精神损害;精神损害赔偿是指自然人在人身权或者是某些财产权利受到不法侵害,致使其人身利益或者财产利益受到损害并遭到严重精神痛苦时,受害人本人、本人死亡后其近亲属有权要求侵权人给予损害赔。《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因人身权益或者具有人身意义的特定物受到侵害,自然人或者其近亲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第二条非法使被监护人脱离监护,导致
    2023-08-01
    361人看过
  • 刑法规定的对累犯不得假释,应如何理解
    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而累犯再次犯罪的概率是很大的,所以对所居住的社区会有不利的影响,所以不能假释。累犯是指因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在刑法执行完毕之后五年内又因为故意犯罪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分子。一、无期徒刑被判多少年还能假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如果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的,能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上述执行刑期的限制。对累犯以及因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绑架、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或者有组织的暴力性犯罪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得假释。对犯罪分子决定假释时,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二、假释要哪些条件假释需要以下这些条件: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实际执行十三年以上
    2023-03-14
    316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司法解释的解读:肖斐的见解
    关于对精神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做出的几点理解肖斐精神损害赔偿的构成要件精神损害又称无形损害,是指行为人侵害公民的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等使公民产生恐惧,悲伤,怨恨,绝望,羞辱等精神痛苦,以及使公民神经受到损伤等。国内学者外对精神损害的概念又有不同的理解:一种认为,精神损害是基于心理作用致使他人痛苦不安及发生精神状况的异常;另一种则认为,精神损害是基于一定行为致使他人尊严,威信降低;还有一种观点以《牛津法律大词典》为代表,它给精神损害定义为“不仅仅是一种惊吓,而且是一种可辨认的身体或精神上的损害,它不是由于身体撞击而引起的,而是所见,所闻或它经历通过大脑而产生。”精神损害具有无形性,不能用金钱加以衡量。从世界范围来看,各国民法保护人身权主要方法,是赋予受害人排除妨害和侵害人承担非财产性责任方式的请求权。但事实上,受害人为排除妨害要开支必要费用。侵害人只承担非财产性的责任方式。在大多数
    2023-07-02
    223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假释
    词条

    假释是对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一定刑期之后,因其遵守监规,接受教育和改造,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而附条件地将其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 更多>

    #假释
    相关咨询
    • 怎么理解刑事赔偿的司法解释不得申请精神赔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2-07-18
      被告人承担刑事责任是来自于国家法律的强制性,这种国家的强制性不能替代被告人本人对被害人精神上的抚慰,也不能抵消对被害人精神损害的赔偿,被告人对被害人承担精神抚慰的方式只能以精神损害赔偿的方式解决。 且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既不能通过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提出,又不能按民事诉讼程序提出,这对被害人来说是极不公平、不合理的。 我认为在实际运用中应该适用最高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
    • 精神病可以办理离婚法律解释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7-24
      1,如果是间歇性精神病人,可以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双方可以到民政局办理协议离婚,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 2,如果是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需要先变更监护人,到精神病人居住地法院申请监护人变更,可以指定其父母、兄弟姐妹或者有监护能力的居(村)委会、单位为监护人 3,监护人变更后,再通过监护人到民政局办理协议,或者通过法院判决离婚,办理离婚手续或者法院开庭时需要有监护人到场,代理精神病人的相
    • 精神病离婚相关司法解释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6
      离婚精神病司法解释主要是: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者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冶不愈的,—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配偶有虐待、遗弃等严重损害精神病人权益的,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可以代为诉讼。
    • 如果自己得了精神病是不是就得无条件?
      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25
      不是的,结婚后患精神病的话,鉴于夫妻之间又互相扶持照顾的义务,另一方起诉离婚法院也有可能不会判离。
    • 怎么理解假释条件,假释需要满足哪些条件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18
      假释,是指对于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部分犯罪人,在执行一定刑罚之后,确有悔改表现,不致再危害社会,附条件地予以提前释放的制度。附条件,是指被假释的犯罪人,如果遵守一定条件,就认为原判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如果没有遵守一定条件,就收监执行原判刑罚乃至数罪并罚。假释的适用条件适用假释得当,就有利于发挥假释制度的积极功能;而适用假释得当与否,取决于是否遵守了刑法规定的假释条件。根据刑法第81条的规定,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