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代位追偿制度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题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1:56:23 75 人看过

一、引论

在宗教、道德等社会规范中,法律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堡垒。而以法律进行维权的主要活动是诉讼。作为国家三大基本诉讼制度之一的行政诉讼,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行政诉讼在平衡私权利和公权力、保障社会公正、维护人权等方面发挥了重要功能和作用[1]P403-405;行政诉讼不仅是一国宪政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一国宪政体系得以运转,宪法得以活起来的金色纽带。

在我国,自1990年10月1日行政诉讼法实施以来,我国行政法制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和发展,这不仅是我国宪政史上的大事,更是人权保障的里程碑。然而,法制化不等于法治化,实践中行政诉讼运行效果难尽人意。有人总结,现阶段我国行政诉讼法问题主要集中体现于三难,即立案难、判决难、执行难。[2]

立案是诉讼的起点。然而由于我国行政机关设置重叠、复杂,部门名称经常进行变换和更改,这便大大增加了行政相对人、行政相关人确认被告的难度。而被告的不适格,常常成为法院驳回原告诉讼请求的理由,造成了现阶段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即使立案,也会因确定适格被告的困难而导致效率低下,增加了正义迟到的风险。若不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题,就不能解决行政诉讼中的其他问题,行政诉讼法治化更无从谈起。

笔者认为,我们可援用保险法上代位追偿制度,以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

二、保险法上代位追偿制度简介

在开始论述为何可以引入,以及如何引入代位追偿制度于行政诉讼之前,我们首先应对代位追偿制度有初步的了解。

代位追偿制度是保险法上的重要制度。依陈欣教授的理解,代位追偿是指,负有从属义务(secondary)责任的一方履行了自己的责任之后,取得了代替权利方向主要(primary)责任方行使权利的地位,并行使这种权利的一种法律行为。[3]P198依其理解,代位追偿是当从属义务责任方履行了一定责任后,取得了代替主要权利方对主要责任方进行权利主张的权利。

代位追偿制度具有广泛的现实意义和实践价值。代位追偿制度是根据损害填补原则而衍生的制度,保险代位求偿实质上就是一种债权转移,即主债权人对次债务人的损害赔偿请求权的转移。它的作用和价值在于及时满足和足额补偿被保险人的因意外而导致的损失,实现主债权人的债权,使其债权得到及时救济。

我国行政诉讼立案可以借鉴代位追偿制度,以解决立案难问题。在行政诉讼中,行政相对人相当于被保险人,被告的行政主体则相当于保险人,而做出侵犯行政相对人合法权益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和组织则扮演了第三人的角色。借鉴代位追偿制度不仅可使行政相对人的权益得以及时保护,而且能直接追究做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组织及其负责人员的责任,从而将行政权力得以约束和规制,体现了行政法和行政诉讼法的存在意义和价值追求。

三、立论基础

借鉴保险法中的代位追偿制度的价值内涵及制度设计,以解决行政诉讼中的立案难问题有着充分地理论依据,即公法私法之间能够相互吸收借鉴。

公、私法的二分法是人类法制史长河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对法学理论研究和法律实践的发展和进步都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这种分类方法无论过去或者现在也都有明显的局限性,或至少需要以其他划分法作为补充。[5]P104

由于公法、私法的设定,使得法律管辖范围固定、其所规定的管辖社会事务范围僵硬,这便容易导致法官在处理社会纠纷时灵活性较小、自由裁量权受限,然而现代社会事务纷繁复杂,社会纠纷往往牵涉多个公法、私法法律部门,这便使法官处理案件工作量和难度加大,耗时费力、司法效率低下,最终不利社会纠纷及时和正确地处理、解决。在此背景下,公法私法化和私法公法化的公法私法之间相互借鉴、相互吸收的趋势悄然出现,并已演变为不可阻挡的势潮。

对于公法与私法之间的共通性(借用日本学者美浓部达吉的话)的问题,余凌云教授在其所著的《行政契约论》一书中,进行了相关探讨。他在探究戴雪、米切尔、哈罗、劳林斯、奥托·梅耶、奥兹等人的思想后,对公法与私法之间是否具备共通性这一学界聚讼不休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他指出,其实,在我看来,民法原理之所以能够援用到行政法领域(或行政契约)中的根本原因,除了上述历史渊源外,更主要的是在于行政法所调整的特定社会关系或者在个案中所遇到的特定问题与民法有相似性[6]P109。同时,余教授还指出,可以援用民法上的契约理论于行政法及行政诉讼实务,所需要具备的条件有二:第一,行政法未作特别规定,且与行政性相容;第二,处理行政契约关系依据的法律与民法原理有共同性。[7]P110

笔者赞同余教授的观点。在行政法、行政诉讼法尚未作特别的规定,未禁止适用民法原理,同时所援用的民法原理与行政法有着共同性、相容性的情形下,我们可以在立法、司法活动中,援用民法基本原理于行政法及行政诉讼法。这不仅不会造成法律秩序的混乱,相反会简化法的司法适用、提高司法效率。我们将代位追偿制度援用于行政诉讼法时,只要进行科学立法、设计合理的相应制度、完善相关配套措施,代位追偿制度就能够良好地被应用于行政诉讼领域。援用代位求偿制度不仅不会造成现有宪政体系和法律制度的混乱,相反,这样可以形成更为良好的法制秩序,并逐渐达到良法善治。

四、结语

援引代位追偿制度于行政诉讼领域是可行的,对行政诉讼立案难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一个思路;同时,援引代位追偿制度于行政诉讼领域对行政诉讼判决难和执行难问题的解决也有重大启示意义。然而,怎样解决援引代位追偿制度后的行政诉讼等相关制度安排问题,以及如何对相似的权利救济制度(如行政复议制度)进行设计,将是笔者在今后学习和研究的努力方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24日 23: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行政诉讼判决相关文章
  • 中国拟立法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扩大民告官范围
    行政诉讼法在颁布实施23年后迎来了首次修改。去年年底,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行政诉讼法是三大诉讼法之一,其修改广受关注。如何使这部法律的修改符合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从本期开始,本报将聚焦行政诉讼法修改,讨论修改中的人们关注的一些重要话题。—编者行政诉讼面临三难,最突出的是立案难。2013年12月2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信春鹰在向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作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时表示,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与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产生纠纷,行政机关不愿当被告,法院不愿受理,导致许多应当通过诉讼解决的纠纷进入信访渠道,在有些地方形成了信访不信法的局面。为此,明确人民法院和行政机关应当保障当事人的起诉权利、扩大受案范围、明确可口头起诉以方便当事人行使诉权、强化受理程序约束、明确人民法院的相关责任草案从多个
    2023-06-06
    428人看过
  • 公益诉讼制度破解大规模侵权难题
    针对消费者维权举证难的现实问题,新修改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简称为新消法)第23条第3款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此即由被告经营者自证清白的举证责任倒置制度,也是撬动消费者维权难问题的杠杆支点。按照上述制度设计,当消费者就技术含量较高、举证能力较弱的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的质量提出异议时,消费者仅需提供所购商品或服务存在质量瑕疵的初步证据,而无需深入研究该产品或服务的专业知识,也无需自费委托专业鉴定机构予以鉴定。但经营者有义务提供具有真实性、合法性与关联性的证据,以自证清白;否则,就要对原告消费者承担民事责任。因此,举证责任倒置制度有助于从根本上破解消费者举证难的问题,大幅降低消费者维权成本,追回一只鸡,得杀掉一头牛的维权窘境有望发
    2023-06-07
    278人看过
  • 行政诉讼案件和解制度有何原则
    (一)行政诉讼和解的原则一是自愿和解原则,这是行政诉讼和解的首要原则。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特别是原告方的意见,只有在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才能进入行政诉讼和解程序,毕竟自愿才是进行协商一致的前提。自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既自愿进行和解和自愿作出和解协议,前者是程序上的自愿,后者是实体上的自愿。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和解的适用必须体现当事人自愿的意志,人民法院绝不可以违背当事人意志的做法进行和解。二是依法和解原则,这是行政诉讼和解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行政诉讼和解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行政诉讼纠纷,但是,法院促成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并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必须在掌握案情,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的和解,否则,就极有可能侵害到社会、国家或者第三人的合法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也违背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初衷。三是地位平等原则。在行政行为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但在行政诉讼
    2023-06-26
    83人看过
  • 行政诉讼中的代理委托制度?
    1、认真研究案件,切丝维护当事人利益。律师也是法律的守护者,需要对法律负责。所以在接到行政案件代理的时候,绝不能有息事宁人、疏通化解的心理,而是像其他案件一样,认真研究案情,找出行政瑕疵,理清工作思路,切实维护当事人利益。2、查阅、调证,一丝不苟。欲正人先正己,站在维护法律尊严和当事人利益的立场上,对需要查阅、调取的证据的,按照预定计划开展工作,不要害怕遭遇困难而畏缩不前。3、遇到阻碍,坚决维权。律师在代理行政案件时,向行政机关查阅或者调取证据,往往会收到阻扰或者人为阻碍。在这个时候,要毫不犹豫地拿起法律武器维权。律师虽然是站在当时人立场上的,但前提是合法的。在代理行政案件时候,特别注意不要有吃、请、行贿等行为,也不要有和法院拉关系、套近乎的,这样做将得不偿失。4、纠正当事人认识错误。在和当事人接触的时,律师也是一位法律宣传者。对于当地人明显有悖法律的不合理诉求,要直接指出来,并向其解释清
    2023-07-03
    195人看过
  • 解读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证据制度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制度修订了哪些内容?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制度的修订主要包括明确被告逾期不举证视为没有相应证据、增加被告在两种情形下可以补充证据、原告需要承担一定的举证责任等内容。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对证据制度进行了修订:1、明确被告逾期不举证的后果。针对被告不举证或者拖延举证的情况,增加规定:被告不提供或者无正当理由逾期提供证据,视为没有相应证据。但是,被诉具体行政行为涉及第三人合法权益,第三人提供证据或者人民法院依法调取证据的除外。2、完善被告的举证制度。现行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诉讼过程中,被告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为了查明事实,增加规定:在两种情形下,经人民法院准许,被告可以补充证据:一是被告在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时已经收集了证据,但因不可抗力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二是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3、明确原告的举证责任。现行行政诉讼法
    2023-06-06
    481人看过
  • 建立行政诉讼调解制度的理论基础
    在给付行政主导下的参与型行政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但是要改变行政法实施现状并非可以毕其功于一役。在这艰难的转型期,在行政诉讼中确立调解制度,将是中国行政法学迈向服务行政的坚实一步。合作行政的理念将逐步完成从理论到制度的过渡。总之,一方面合作的行政为行政诉讼中调解的使用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在行政诉讼中确立和适用调解制度,又是对合作行政理念的深化和推广。(一)现有理论基础的解构我国行政诉讼法禁止调解的理论基础是来自于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依据依法行政的理念,公权不得自由处分。行政机关不得处分其法定职权,这是依法行政原则对行政主体在行政诉讼中的要求,指禁止行政被告出于诉讼胜负和其他动机,放弃、交换法律赋予的管理职权和诉讼权利的基本规则。行政行为未遵循法定权限,法定实体规则和法定程序的要求,均构成对依法行政原则的违反,从而构成对法治原则的违反因此传统理论认为调解制度的确立,即意味着行政机关拿行政
    2023-06-06
    463人看过
  • 确立派生诉讼制度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一)确立原告主体资格。各国公司法对原告资格的限制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持股时间要求。英美法系国家对此采用当时股份持有原则,即要求派生诉讼的原告必须在其起诉的侵害公司利益的行为发生时拥有公司股份,而不得对其成为公司股东之前,公司所受到的侵害提起派生诉讼。大陆法系国家则采用持股期限原则,即要求提起派生诉讼的原告必须在起诉之前持有公司股份达到法律规定的期限,如德国为3个月以上,日本为6个月。二是持股数量要求。大陆法系国家都要求提起派生诉讼的股东必须持有一定数额的公司股份,如法国规定须持有公司股份的5%以上。英美法系国家对派生诉讼的原告须持有多少股份不加限制。(二)设置原告股东代表的担保义务。原告股东代表提起的派生诉讼,由于被告是公司的大股东、董事或监事、经理,若告错了,或原告股东代表滥用诉权,很可能给公司的利益造成损害,或给被告造成经济或名誉的损害。为防止原告股东代表滥用诉权,法院可依被告的
    2023-06-05
    371人看过
  • 如何解决行政诉讼案件的和解问题
    一是自愿和解原则,这是行政诉讼和解的首要原则。人民法院应当充分尊重当事人,特别是原告方的意见,只有在当事人完全自愿的前提下,才能进入行政诉讼和解程序,毕竟自愿才是进行协商一致的前提。自愿原则包括两个方面,既自愿进行和解和自愿作出和解协议,前者是程序上的自愿,后者是实体上的自愿。因此,在行政诉讼中,和解的适用必须体现当事人自愿的意志,人民法院绝不可以违背当事人意志的做法进行和解。二是依法和解原则,这是行政诉讼和解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行政诉讼和解的本意是为了更好的解决行政诉讼纠纷,但是,法院促成当事人之间进行和解并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必须在掌握案情,分清是非的基础上进行的和解,否则,就极有可能侵害到社会、国家或者第三人的合法利益,这是法律所不允许的,也违背了行政诉讼制度的初衷。三是地位平等原则。在行政行为中,行政机关与行政相对人,一方是管理者,一方是被管理者,但在行政诉讼中,双方都是诉讼活动的参
    2023-07-08
    483人看过
  • 解决非法经营立案难题
    刑事责任年龄
    非法经营数额达到十万以上,就构成立案侦查的犯罪。非法经营罪是指未经许可经营特许经营、垄断商品或者其他限制买卖的商品、买卖进出口许可证、进出口原产地证明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经营许可证或者批准文件,以及从事其他非法经营活动、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扰乱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一、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是怎样的1、非法经营罪立案标准如下:(1)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二十吨以上的;(2)曾因非法经营食盐行为受过二次以上行政处罚又非法经营食盐,数量在十吨以上的;(3)非法经营数额在五万元以上,或者违法所得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4)非法经营卷烟二十万支以上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
    2023-07-02
    250人看过
  • 尽快破解行政机关"有案不送""以罚代刑"难题
    当前行政执法中有案不送、以罚代刑问题比较突出。针对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相衔接(以下简称行刑衔接)时存在的问题,全国人大代表、四川省检察院检察长邓川,全国人大代表、北京市检察院检察长慕平,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市检察院副检察长甄贞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们结合各自的本职工作,提出了解决方案。慕平介绍,2006年1月至2008年11月,检察机关立案查处徇私舞弊不移交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382人。近年来,我国行政执法机关每年都查处大量行政违法案件,但是移送公安、检察机关涉嫌犯罪线索却非常少;我国先后发生的一些重大有毒有害食品案、非法经营案、虚假广告案等案件,也暴露出行刑衔接中存在突出问题。邓川:提高立法层级我认为,加强对行政管理与行政执法的法律监督,是检察机关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着力点。邓川即将提交制定《关于加强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的决议》的建议。邓川告诉记者,目前我国关于行政执法与刑事司法衔接机制的框
    2023-06-06
    328人看过
  • 代位权诉讼立案多久出判决
    一、代位权诉讼立案多久出判决关于代位权诉讼的审理与判决期限问题,因个案性质的繁简程度以及当地法院司法作业效能的影响而呈现出较大差异。相对较为简易的案件或许仅需历经数月即可走完审判流程,然而处理较为复杂的案件则可能耗费数年之久。通常情况下,当代位权诉讼正式导入立案程序之后,法院将按照法定的审判程序展开审理工作,其中涵盖了开庭审理、证据交换、调解等多个环节。在庭审阶段结束之后,法院将依据事实真相及相关法律规定作出最终判决。若当事人对于一审判决结果持有异议,仍可依法提起上诉,从而启动二审程序。因此,针对代位权诉讼立案后出具判决的具体时间,实难给出确切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八条宣判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当庭宣判的,应当在十日内发送判决书;定期宣判的,宣判后立即发给判决书。宣告判决时,必须告知当事人上诉权利、上诉期限和上诉的法院。宣告离婚判决
    2024-04-17
    120人看过
  • 破解行政诉讼“三难”
    行政诉讼调解
    《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增加规定:拒不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社会影响恶劣的,可以对该行政机关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予以拘留。将行政机关拒绝履行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情况予以公告。辜胜阻在不久前闭幕的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上,常委会组成人员分组审议了《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此次行政诉讼法修订直面我国司法工作中行政诉讼的短板,立足于解决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行政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呈现出诸多亮点。但要从根本上改变行政审判的短板、治理行政诉讼的顽疾,化解信访不信法的困境,必须按十八届三中全会司法体制改革精神,从体制机制入手,进一步强化对公权力的约束,保护公民和市场主体合法权利,排除对司法的行政干预,畅通民告官的渠道。行政诉讼是法院工作最大的短板,实践过程中存在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三大顽疾实践中,人民法院的各类审判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地方
    2023-06-06
    94人看过
  •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又称代位诉讼、派生诉讼)
    1、针对对象:董、监、高执行职务时违法,给公司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2、权利人:有限公司股东、股份公司连续180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1%以上股份的股东3、权利:(1)书面请求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监事】以公司的名义起诉;(2)监事违法,书面请求董事会【执行董事】以公司的名义起诉;(3)监事会【不设监事会的监事】或者董事会【执行董事】收到书面请求后拒绝起诉,或者自收到请求之日起30日内未起诉,或者情况紧急、不立即提起诉讼将会使公司利益受到难以弥补的损害的,前款规定的股东有权为了公司的利益以自己的名义直接起诉状告董、监、高违法。(4)他人侵犯公司合法权益,股东,可以依照上述规定起诉。综上所述:董、监、高和他人害公司且董、监又不作为的,股东有权以自己的名义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但胜诉收益归公司。一、股东直接诉讼制度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
    2023-04-04
    290人看过
  • 行政诉讼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立案由谁决定
    一、行政诉讼立案后能否进行调解立案由谁决定当事人申请回避和审判人员主动回避。认为审判人员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审判,有权申请审判人员回避。当事人申请回避,应当说明理由,在案件开始审理时提出;回避事由在案件开始审理后知道的,应当在法庭辩论终结前提出。被申请回避的人员,在人民法院作出是否回避的决定前,应当暂停参与本案的工作,但案件需要采取紧急措施的除外。对当事人提出的回避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以口头或者书面形式决定。院长担任审判长时的回避,由审判委员会决定;审判人员的回避,由院长决定;申请人对驳回回避申请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作出决定的人民法院申请复议一次。复议期间,被申请回避的人员不停止参与本案的工作。对申请人的复议申请,人民法院应当在3日内作出复议决定,并通知复议申请人。审判人员主动回避是审判人员认为自己与本案有利害关系或者有其他关系,应当申请回避。回避的规定同时适用于
    2023-04-06
    180人看过
换一批
#行政诉讼程序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行政诉讼判决简称行政判决,是指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终结时,根据审理所查清的事实依据法律规定对行政案件实体问题作出的结论性处理决定。 按照审级标准可将判决分为一审判决、二审判决和再审判决;按照判决是否发生法律效力可将判决分为生效判决和未生效判... 更多>

    #行政诉讼判决
    相关咨询
    • 建立行政诉讼成本追偿制度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11
      行政诉讼成本追偿是指在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或非诉行政案件执行过程中,所发生的诉讼成本损失,国家有权向有关责任人员要求予以赔偿。它包括国家对原告、被告、第三人的行政诉讼成本的追偿。从当事人是否为行政主体为标准。行政诉讼成本追偿可分为对非行政主体的诉讼成本追偿,和对行政主体诉讼成本的追偿。在对非行政主体行政诉讼成本追偿中,诉讼成本由非行政主体承担,在对行政主体的诉讼成本追偿中,则将责任落实到有关直接责任
    • 如何建立宪法行政诉讼制度
      四川在线咨询 2021-10-29
      行政诉讼是指国家通过法定诉讼机关解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公民之间的纠纷,解决国家机关权责纠纷,处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执行公务中的违法侵权行为的司法活动。目前,我国刑事案件和民事案件由法院审理,但没有相应的诉讼机关和程序来解决行政纠纷。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国目前还没有行政诉讼制度。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科技、教育体制改革相继展开,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行政诉讼制度,解决改革中的矛盾,保证改革的顺利
    • 行政诉讼解决行政赔偿
      上海在线咨询 2021-10-29
      行政赔偿诉讼适用调解,即人民法院可以在双方之间协商调和,促进双方相互理解,达成赔偿协议。受害人与赔偿义务机关达成协议,应当制作行政赔偿调解书。行政赔偿调解书应当注明赔偿请求、案件事实和调解结果,由法官、书记员签字,加盖人民法院印章,送达双方。调解书由双方签字后,具有法律效力。
    • 网络犯罪追诉难度大应如何解决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0-16
      主犯已处理的,花点钱就能销掉通缉令,主犯没处理的,但是不是挂牌大案,先在上面挂一年,多花点钱也能买掉,没处理的挂牌大案要有通天的关系,花大把的钱也有机会买掉,打到极致的案子直接跑吧。
    • 行政合同是否行政诉讼解决问题?
      贵州在线咨询 2021-07-05
      新《行政诉讼法》将“行政合同”纳入了司法审查的范围。法院应综合考虑合同主体、合同目标、合同内容和是否存在行政优益权来判断具体合同是否属于行政合同诉讼的受案范围,而不应局限于法律的列举规定。在现行法之下,行政机关不能就行政相对方不履行行政合同的行为提起行政诉讼,而第三人可针对行政合同提起撤销之诉或者变更之诉,但构建针对行政合同的公益诉讼制度颇为困难。对于行政合同有效性的审查应围绕行政机关订立行政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