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侮辱学生是否构成违法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7-29 19:20:40 244 人看过

教师在公众场合中对在校生做出羞辱性的言行,无疑已经严重侵害到了学生作为公民应享有的名誉权,并构成了违法的事实。

若此类侮辱行为情节尚属轻微,那么学校或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便有权出面进行调解和处理,以确保事件得到妥善的解决;

但是,倘若这类侮辱行为酿成了较为恶劣的结果,亦或是经过调解却未能达到理想效果时,受害的学生或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向有管辖权的法庭提出诉讼请求,要求涉事教师承担因侵权行为产生的相应责任。

《教育法》第四十二条

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15:2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2023老师辱骂女生被撤职,老师辱骂学生的行为违法吗
    老师辱骂女生被撤职,老师辱骂学生的行为违法吗关于老师辱骂学生的行为是违法的。相关法条如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老师责骂学生,只要其本意不是歧视学生,或者在行为上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不属于犯法,相反则可能涉及违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侮辱罪】【诽谤罪】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
    2023-05-10
    65人看过
  • 老师辱骂学生是否属于教育职业违法行为
    一、老师辱骂学生是否属于教育职业违法行为老师辱骂学生属于教育职业违法行为。老师辱骂学生一般是违法行为,属于学生的人格或者是名誉受到了影响,可以以侮辱的情况来处罚,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老师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可以向校领导或者向学校上级机关反映,也可以要求对其给予行政处分,或者直接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七条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二、老师辱骂学生怎么处罚1.情节较轻且是初犯的,教研组长、教务主任、德育主任负责帮助教育,情节较重的,由副校长、校长负责帮助教育;2.情节较重,但没有造成后果者,教师应向学生本人和家长道歉。学校扣除当事人一个月岗位责任奖,并取消本学期或本年度参加各项先进的评选资格;3.情节较重,且造成一定伤害或由此引发一定后果,扣除当
    2023-12-23
    81人看过
  • 侮辱学生老师会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吗
    老师辱骂学生是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是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规定: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二)项、第(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扩展资料: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规定:第二十九条: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规定:第三条: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
    2023-03-23
    178人看过
  •  诽谤侮辱是否构成诽谤罪或侮辱罪?
    这段内容讲述了诽谤和侮辱行为的刑法规定。只有在诽谤和侮辱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才能构成罪行。如果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将构成诽谤罪或侮辱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只有在诽谤和侮辱行为达到一定严重程度时,才能构成刑法所规定的罪行。如果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且情节严重,那么将构成诽谤罪或侮辱罪,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的刑罚。 刑 法 如 何 规 定 诽 谤 和 侮 辱 罪 ?诽谤罪和侮辱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规定的两种不同的罪名,旨在保护公民的名誉和尊严。诽谤罪是指在未经证实的场合中,散布虚构的事实、歪曲真相或以其他方式对他人名誉进行攻击,情节严重的行为。诽谤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有散布虚构的事实或歪曲真相的行为;情节严重;有其他严重情节。如果行为人捏造事实诽谤
    2023-09-02
    327人看过
  • 员工遭受企业侮辱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企业对员工进行侮辱的行为已经涉嫌违法。达成侮辱罪的具体方面有:1、本罪在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的,并且具有贬低他人的目的;2、本罪在客观方面必须有暴力行为;3、本罪侵犯是他人名誉权利,侵犯的对象必须是指定的个人;4、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公然贬低他人人格的行为。地产公司让员工跟投是不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二章第九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不得要求劳动者提供担保或者以其他名义向劳动者收取财物。公司以跟投的名义要求职工必须缴纳一定费用,显然是违反了《劳动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尤其是不交钱就要辞职一说,更是损害了职工的合法利益。因此可以向公司所在县区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投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六十八条【非全日制用工的概念】非全日制用工,是指以小时计酬为主,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用工形式
    2023-07-08
    70人看过
  • 老师体罚学生致左耳失聪,老师打学生是否违法
    一、老师体罚学生致左耳失聪,老师打学生是否违法1、违法。2、《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明确规定:“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体罚学生,是指教师以暴力的方法或以暴力相威胁,或以其他强制性的手段,侵害学生的身体健康的侵权行为。如果教师对学生采取罚站、罚跪、揪着耳朵拽出教室、放学不让回家、罚写作业几十遍甚至上百遍等措施,严重伤害学生、幼儿身体健康的,也应属于法律禁止的“体罚、变相体罚或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教师偶尔轻微体罚学生、没有后果且经教育改正的,不属于违法行为。二、体罚学生的教师可以进行以下处罚1、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教师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按现行教师管理权限,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教育部门分别给予行政处分或解聘。行政处分的种类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开除。解聘包括两种:解除岗位职务聘任合同,由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另
    2024-04-02
    150人看过
  • 老板侮辱性言论是否违反劳动法?
    老板骂人难听不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但是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1、以暴力、威胁,或者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2、违章指挥,或者强令冒险作业危及劳动者人身安全的;3、侮辱、体罚、殴打、非法搜查,或者拘禁劳动者的;4、劳动条件恶劣、环境污染严重,给劳动者身心健康造成严重损害的。此外,如果老板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员工或者捏造事实诽谤员工,情节严重的,会构成侮辱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侮辱罪的构成要件:1、必须要有侮辱行为侮辱,是指对他人予以轻蔑的价值判断的表示,所表示的内容通常与他人的能力、德性、身份、身体状况等相关。即使行为人所表示的内容是公知的事实,但只要该内容是毁损他人名誉的事实,就属于侮辱。2、侮辱行为必须公然进行所谓“公然”侮辱,是指采用不特定或者多数人可能知悉的方式对他人进
    2023-07-18
    219人看过
  • 教师连抽学生耳光,老师体罚学生是否违法
    一、教师连抽学生耳光,老师体罚学生是否违法具体案情:西安某小学六年级某班的学生家长群里传出一段老师打学生的视频。视频显示,一位女老师在讲台旁训斥一名男生,该学生疑因在同学家留宿未告诉家长,家长便联系了老师。随后,视频中的女老师让男学生把教室门关上,右手揪着他的耳朵,把学生拉到门后的墙角,连打了多个耳光,视频中能清晰地听见响亮的耳光声。随后,杨老师被派出所民警带走。派出所、区教育局工作人员正在学校调查情况。刘姓副校长说,警方和教育部门第一时间介入调查,对杨老师作出停职处理,并启动应急机制,对被打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指导。校方正在对全校教职工进行师德师风检查,并连夜做师德师风教育。目前家长在派出所与杨老师达成和解,校方也将配合各个部门做好后续各项工作。律师回复: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和教育法,作为校内监护人,老师体罚学生已经涉嫌违反《教育法》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现将一些相关法规和文件叙述如下:《未成
    2023-03-19
    297人看过
  •  侮辱政府是否构成罪行?
    侮辱国家可能会涉及多种罪行,包括寻衅滋事罪和侮辱国旗罪等。对这些罪行的判断和追究需要根据具体情节和行为方式进行。在任何情况下,侮辱国家都是不可接受的行为,我们应该维护国家尊严和法律法规。侮辱国家可能会涉及到寻衅滋事罪,如果情节严重,可能会被追究刑事责任。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还有其它过激行为的,有可能构成其它犯罪。例如,在一些公共场所用玷污、焚烧、践踏、涂划、损毁等方式对国旗进行破坏的违法行为,可能构成侮辱国旗罪。侮辱国旗罪是什么?侮辱国旗罪是指在公共场合,故意污损、玷污或者倒置国旗,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行为严重侵犯了国旗尊严,破坏了社会公德,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九十九条,侮辱国旗罪,是指在国旗或者其他国徽上,故意污损、玷污,或者倒置国旗,情节严重的行为。该罪行为严重侵犯了国旗尊严,破坏了社会公德,应当受到法律制裁。根据刑法的规定,侮辱国旗罪属于一种危害国家安全的犯
    2024-01-16
    210人看过
  • 遭到侮辱后,如何判断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根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打人一把来说可能会触犯我国治安管理法或者刑法,具体要看打人后造成的损害情况来进行确定。如果轻伤以下的,则会触犯治安管理法,一般会进行行政拘留并依法要求其赔偿受害人的人身损害。对于鉴定结果为轻伤以上的,则需要依法追究相应的刑事责任,当然仍然需要支付人身损害赔偿。大连打人一巴掌调解一般赔多少钱仅一巴掌,也没造成什么后果的话,恐怕连罚款都够不上,最好双方私底下协商解决。如果受害人的伤情经鉴定为轻微伤,那么行为就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之规定,涉嫌殴打他人,依法应给予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的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的罚款。如果自己被人打了的话,应当及时报警处理。派出所可以进行调解,如果双方达到调解协议的,可以调解了事。如果不能的话,公安机关应该给予罚款、拘留等行政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
    2023-07-16
    107人看过
  • 学生手机被老师没收是否违法?
    手机是学生的合法财产,学生对于该手机拥有完全的所有权。但是老师没收的行为是否违法,可以区分以下情况:1、教师没收手机后直接交与学生家长,在该种情况下,教师是基于对于学生的管理进行的行为,没收手机虽然短暂让所有权人失去了对于所有物的占有和处分,但由于教师将其交与了所有权人的父母,且所有权人与其父母的关系极为紧密,因此也不认为其实际侵犯了所有权人的所有权,因此没收后交与其家长的行为,并不违法。2、教师没收手机后保证在一定期限内归还,这是最常见的手段,一般来说都是说考试后归还,但如果说归还时限过长,或所有权人坚持不同意,而教师依然占有手机,便可能会构成侵犯所有权人的占有和处分的权利;如果教师坚决不交还所有权人,可以选择联系其父母,将手机交与其父母。3、教师没收手机后便不予归还,若发生此种情况,则教师的行为已经实际侵犯了所有权人的占有和处分的权利,教师拒不交还的话,所有权人可以通过法律主张自己的合
    2023-07-16
    125人看过
  • 我受到侮辱是否构成犯罪?
    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而定。1、就日常的拌嘴行为,一般不违法;2、若骂人行为侵害了他人的名誉权,被害人主张权利的,依法要承担民事责任;3、公然辱骂他人或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依照治安管理的规定处罚;4、公然辱骂他人,情节严重的,构成刑法上的侮辱罪,依法承担刑事责任。因此是否违法还需要考虑当时的客观情况。管别人骂你犯法吗骂人属于违法行为。属于侵害他人名誉权的侵权行为,根据案件的实际情况,符合诉讼条件的,被骂当事人都可以依法提起民事诉讼。人格权受到侵害的,受害人有权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请求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受害人的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请求权,不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第三款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中华人民共
    2023-07-01
    191人看过
  •  老师打了学生耳膜,是否构成犯罪?
    老师打学生耳膜穿孔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故意伤害行为的客体、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和量刑。其中,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老师打学生耳膜穿孔可能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以下四点:1、故意伤害行为的客体,即被伤害的人的身体健康。2、故意伤害行为的主观方面,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被伤害人的伤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3、故意伤害行为的客观方面,即行为人实施故意伤害行为,并且造成被伤害人一定的损伤。4、故意伤害行为的社会危害性,即行为人的行为对被伤害人和社会造成的危害或者影响。侵害的是他人的身体权;2、客观方面。实施了非法损害他人身体的行为;3、主体。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备刑事责任能力
    2023-11-09
    119人看过
  • 网络评论中的侮辱言辞是否构成违法行为?
    在网络上恶意骂人,一般情况下是不算犯罪的。如果长时间多次辱骂,就可能会构成侮辱罪了。侮辱罪,是指使用暴力或者以其他方法,公然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侮辱罪客观上使用暴力或其他方法,公然败坏他人名誉;主观上只能是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侮辱行为会造成败坏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国家网信办出台新的网络评论审查规定国家网信办出台新的网络评论审查规定如下:1、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对跟帖评论服务使用者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进行规范管理;2、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应当对账号跟帖评论信息内容加强审核管理,及时发现跟帖评论环节违法和不良信息内容并采取必要措施;3、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可按照用户服务协议向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申请跟帖评论区管理权限。跟帖评论服务提供者应当对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的跟帖评论管理情况进行信用评估后,合理设置管理权限,提供相关技术
    2023-07-11
    25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老师体罚学生侮辱学生,侮辱学生,侮辱学生可以向哪个部门反映??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14
      老师体罚,殴打学生,侮辱学生的,其行为违反了《教师法》第37条之规定,是严重的违法行为,教育主管机关可以对其进行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生可以向教育主管机关投诉。法律链接:《教师法》第三十七条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
    • 学生侮辱老师判几年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7-20
      那个老师辱骂学生最多判几年的事该权利可简称为“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学生参加学校的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是学生完成各项学习任务的保障,教育教学活动只有在师生的互动下,才能取得相应的成效。学校的各种设备、设施和图书资料是为学生而设立和投入的,学生是这些物质设备、设施的主人。他们有权了解和使用这些物质设备,以保证学习的过程中,完成学习任务和要求。
    • 老师上课侮辱和打学生
      甘肃在线咨询 2022-10-21
      要看具体情况,一般而言,老师的出发点都是好的。所以,如果没有造成特别恶劣的后果,我劝你算了吧。毕竟惯儿不惯学呀。
    • 老师侮辱学生判几年刑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8-0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四章的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老师责骂学生,只要其本意不是歧视学生,或者在行为上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都不属于犯法,相反则可能涉及违法。一般情况
    • 老师对学生进行辱骂甚至侮辱的行为违法吗?
      云南在线咨询 2022-10-21
      一般训导不违法,但对学生进行恶意辱骂甚至侮辱的行为是违法的。《教育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教师应当尊重学生的人格,不得歧视学生,不得对学生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不得侵犯学生合法权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