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运用近因原则界定责任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05-02 23:32:20 348 人看过

【案情介绍】

某城郊供电局在一家保险公司投保了供电责任险。2002年8月6日早,天降暴雨,并伴有暴风,该供电局辖区内的一电线杆被刮倒。8月7日晚途经此处的徐某触电,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徐某家属要求供电局赔偿医疗费、丧葬费、抚养费等费用共计5万元。供电局认为事故是由于自然灾害暴风和暴雨引起的,自己没有过错,不应当承担责任。徐某家属遂将供电局告上法院。法院审理后认为,供电局没有对线路及时抢修或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导致徐某触电身亡,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判令供电局赔偿徐某医疗费、丧葬费等费用计人民币3.5万元。供电局依据法院判决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认为:发生此次事故的原因是暴风雨,而根据《供电责任保险条款》,暴雨等自然灾害属于责任免除的内容,保险公司不应当承担保险责任。供电局坚持法院判决的认定,认为其所管理的供电线路因自身工作过失导致了徐某的死亡,并且依法承担了民事赔偿责任,因此保险公司应当承担保险责任。后双方经激烈争论,协商达成一致,由保险公司承担了赔偿责任。

【分析】

本案争议的焦点是:引起徐某死亡并导致供电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直接原因是暴雨还是供电局的过失行为。在日常生活中,损失的发生一般都有许多特殊的情况,判断起来非常复杂。在保险实践中,通常按照近因原则来判断保险人是否负有赔偿责任。所谓近因是指直接促成结果发生、效果上有支配力或有效的原因。对近因原则的应用通常有如下一些情形:一是造成保险标的损害的原因只有一个,那么这种原因就是近因,如果该近因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人就应承担赔偿责任;二是多种原因同时发生造成损害,同时发生的多种原因都是近因,如果都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保险人应赔偿所有保险责任;如多种原因既有保险危险,又有不保危险,保险人只负责赔偿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对非保险事故所造成的损失不赔。如损失无法分别估算,则应按照公平原则分摊。三是多种原因连续发生造成的损害,一般以最近的、有效原因(后因)为近因。但是,当后因是前因直接的、必然的结果或者是前因的合理的连续及属于前因自然延长的结果时,则前因为近因。连续发生的原因都是保险危险的,保险人应承担赔偿责任;不保危险先发生,保险危险后发生,如果保险危险是不保危险的结果,保险人则不承担赔偿责任;保险危险先发生,不保危险后发生,如果不保危险仅为因果连锁的一环,则保险人仍应负责赔偿。四是多种原因间断发生造成的损失。即前因与后因之间不相关联,后来发生的灾害事故是一个新产生的独立原因,后因不是前因直接的、必然的结果,前因后因之间的连续发生了中断。多种原因间断发生,如果新的独立原因(近因)为保险危险,即使发生在不保危险(前因)之后,保险危险所造成的损失仍须由保险人赔偿。如果新的独立原因(近因)为不保危险,即使发生在保险危险(前因)之后,由不保危险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不负赔偿责任;但对以前保险危险造成的损失,保险人仍应赔偿。

根据近因原则,笔者认为本案中徐某的死亡有两个原因,其一是暴雨、暴风造成的电线杆倾倒、电线被拉断造成的漏电。其二是供电局没有及时进行抢修或采取其他紧急措施的工作过失。如果供电局及时修复或采取紧急措施,徐某就不会触电,就不会有死亡事故的发生。这种工作的过失行为并不是暴风、暴雨(前因)直接的必然的结果。按照《供电责任保险条款》,该原因为保险责任范围内风险。两种原因在时间上有先后顺序,并且不连续,新的独立的原因为可保风险,因此应当由保险公司承担保险责任。

【结论】

很多实践中发生的保险纠纷都是由于没有准确地运用近因原则分析保险事故发生的具体情况引起的,因此作为保险人(保险公司)应当准确运用近因原则及时界定保险事故发生的原因,核定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的损失,遵循诚实信用原则,保护被保险人的利益,避免纠纷发生,提高保险公司的服务水平和声誉。而作为被保险人,则应当学会运用近因原则判断自己遭受的损失是否在保险责任范围内,使自己转移风险的目的得到最大程度的实现。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9日 13: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如何判定保险近因原则
    一、单一原因致损近因的判定:该原因即为近因。如果该原因属于保险责任范畴,则赔;反之则不赔。二、多种原因同时致损近因的判定:1、若多种原因均属保险责任,赔;2、若多种原因均不属保险责任、不赔;3、若多种原因既有保险责任又有除外责任;若其导致的损失能分清,则只能对承保危险所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若其导致的损失不能分清,则或与被保险人分摊损失,或不负赔偿责任。三、多种原因连续发生致损近因的判定:若损失时由两个以上的原因所造成,且各原因之间因果关系未中断,则最先发生的原因为近因。《保险法》第二条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期限等条件时承担给付保险金责任的商业保险行为。
    2023-05-05
    495人看过
  • 近因原则是保险理赔的基本准则
    一、案情简介某市进出口公司进口一批三五牌香烟,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平安险,保险金额100万元。运输途中船舶碰到恶劣气候,持续数日,通风设备无法打开,导致货仓内温度很高而且出现了舱汗,从而使这批进口香烟发霉变质,全部受损。该进出口公司遂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要求赔偿全部损失。二、对本案处理的两种不同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对于本案保险公司应当拒赔。拒赔理由如下:本案中香烟发霉变质是由于受潮和舱汗这两个原因引起,而受潮和舱汗造成标的的损失责任分别由海上货运险的附加险中的受潮受热险和淡水雨淋险承保。该进出口公司只投保了平安险,没有投保一般附加险或者附加受潮受热险和淡水雨淋险,所以本案中的货物损失不属于承保责任范围,保险公司应拒绝赔偿。第二种意见认为,本案保险公司应该给予赔偿。赔偿的理由是:诚然第一种意见中香烟发霉变质是由于受潮和舱汗这两个原因引起的说法没错。然而本案香烟受损之前,运输气候与受潮和舱汗都是
    2022-04-08
    165人看过
  • 怎样理解近因原则
    远在厦门的朱女士年初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近日,她在骑车途中摔倒,将脚趾划破。当时,朱女士觉得只是皮外伤,做了简单的处理。可是,几天后,朱女士出现发烧,医院诊断是伤口感染引起的破伤风。为此,朱女士总共花费了8000元医药费。出院后,朱女士找到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认为朱女士就诊原因并非完全由意外伤害所导致,其中部分原因是就诊不及时引起伤口感染,决定赔偿一半费用。朱女士不明白,为什么这起意外伤害理赔打折扣呢?【法理分析】是保险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只有在导致保险事故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以内时,保险公司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我国现行虽未直接规定近因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近因原则已成为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单一原因即为近因;对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持续地起决定或有效作用的原因为近
    2023-06-13
    64人看过
  • 索赔注意近因原则
    远在厦门的朱女士年初购买了一份意外伤害保险。近日,她在骑车途中摔倒,将脚趾划破。当时,朱女士觉得只是皮外伤,做了简单的处理。可是,几天后,朱女士出现发烧,医院诊断是伤口感染引起的破伤风。为此,朱女士总共花费了8000元医药费。出院后,朱女士找到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认为朱女士就诊原因并非完全由意外伤害所导致,其中部分原因是就诊不及时引起伤口感染,决定赔偿一半费用。朱女士不明白,为什么这起意外伤害理赔打折扣呢?近因原则是保险业的基本原则之一,是指只有在导致保险事故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以内时,保险公司才承担赔偿责任。也就是说,保险公司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我国现行保险法虽未直接规定近因原则,但在司法实践中,近因原则已成为判断保险公司是否应承担保险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准。对于单一原因造成的损失,单一原因即为近因;对于多种原因造成的损失,持续地起决定或有效作用的原因为
    2023-04-23
    66人看过
  • 法定免责的界定和适用原则
    免责条款是指当事人约定的免除或者限制其未来合同责任的条款。适用条件:免责条款往往被合同一方写入合同或格式合同中,作为明确或隐含的要约,以获得对方的承诺,使其具有法律效力。本意是指双方在订立合同或格式合同提供者提供格式合同时,为免除或限制一方或双方的责任而设立的条款。因此,免责条款以意思表示为要约,以限制或者免除当事人未来责任为目的,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免责条款的作用是限制或免除当事人的未来责任。商标侵权免责法定要件1、被侵权人对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权人的责任。2、损害是因受害人故意造成的,行为人不承担责任。3、损害是因第三人造成的,第三人承担侵权责任。4、因不可抗力造成他人损害的,不承担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办理。5、因正当防卫造成损害的,不承担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六条合同中的下列免责条款无效:(一)造成对方人身损害的;(二)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对方财产
    2023-07-03
    115人看过
  • 最大诚信原则、保险利益原则、近因原则
    1、保险利益原则:保险利益是指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的法律上承认的利益。保险利益原则是指在签订保险合同时或履行保险合同过程中,投保人和被保险人对保险标的必须具有保险利益的规定。2、最大诚信原则:最大诚信的含义是指当事人真诚地向对方充分而准确的告知有关保险的所有重要事实,不允许存在任何虚伪、欺瞒、隐瞒行为。而且不仅在保险合同订立时要遵守此项原则,在整个合同有效期内和履行合同过程中也都要求当事人间具有最大诚信。最大诚信原则的含义可表述为:保险合同当事人订立合同及合同有效期内,应依法向对方提供足以影响对方做出订约与履约决定的全部实质性重要事实,同时绝对信守合同订立地约定与承诺。否则,受到损害的一方,按民事立法规定可以此为由宣布合同无效,或解除合同,或不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或责任,甚至对因此受到的损害还可以要求对方予以赔偿。3、近因原则;近因,是指在风险和损失之间,导致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起决定作用
    2023-04-23
    430人看过
  • 推定过错责任的原则及其运用方法
    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的情形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包括: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在教育机构受侵害时,教育机构的过错推定责任;非法占有高度危险物中所有人、管理人的过错推定责任;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的过错推定责任等。过错责任原则与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关系(一)过错责任和无过错责任的归责理念不同。过错责任是因行为人过错而承担的责任,有过错即有责任、有过错才有责任。因此,过错责任是针对过错归责的,具有道德贬抑性。无过错责任或者危险责任是针对危险行为本身归责的,换言之,损害是由危险本身引起的,而不是由所有者或者管理者的过错引起的。危险的存在,使得危险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具有注意义务。但是,危险本身意味着,即使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尽到了适当的注意义务,仍然可能由于危险本身造成他人损失。由此可以看出,围绕危险发生的损害后果,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可以是因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没有尽到适当注意义务造成的
    2023-07-06
    309人看过
  • 保险责任怎样准确界定
    保险责任是指保险人承担的经济损失补偿或人身保险金给付的责任。即保险合同中约定由保险人承担的危险范围,在保险事故发生时所负的赔偿责任,包括损害赔偿、责任赔偿、保险金给付、施救费用、救助费用、诉讼费用等。被保险人签订保险合同并交付保险费后,保险合同条款中规定的责任范围,即成为保险人承担的责任。在保险责任范围内发生财产损失或人身保险事故,保险人均要负责赔偿或给付保险金。保险人赔偿或给付保险金的责任范围包括:损害发生在保险责任内;保险责任发生在保险期限内;以保险金额为限度。为了准确地确定保险责任,首先必须确定保险事故。(一)主体确定在车辆损失险和第三者责任保险方面,一般都会明确保险事故必须是在被保险人或者被保险人允许的驾驶员在使用保险车辆过程中发生的。如果不具有这样的前提条件,即使出现了保险事故,保险人也不会承担保险赔偿责任。(二)损害事件的确定保险公司一般都会在保险条款中列明可以作为保险事故的特
    2023-05-01
    279人看过
  • 医院责任如何界定及赔偿原则
    医院轻微责任的赔偿如下:1、医疗费用:根据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伤害计算医疗费用,凭证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确需结案后继续治疗的,按基本医疗费用支付;2、误工费:患者有固定收入的,按照误工减少的固定收入计算。收入高于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3倍以上的,按3倍计算;没有固定收入的,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上一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3、住院伙食补助费:按照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出差伙食补助标准计算;4、陪护费:住院期间需要专人陪护的,按上一年度医疗事故发生地职工年平均工资计算;5、残疾生活补助:根据残疾等级和医疗事故发生地居民年平均生活费,自残疾确定之月起最长赔偿30年;但60岁以上的,不超过15年;70岁以上的,不超过5年;6、残疾器具费用:因残疾需要配置补偿功能器具的,按照医疗机构证明的普及器具费用计算;7、丧葬费:按照医疗事故发生地规定的丧葬费补助标准计算;8、被扶养人生
    2023-07-07
    103人看过
  •  确定产品责任归属的原则
    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缺陷方面承担相应的责任。生产者应承担无过错责任,即无论生产者出于什么样的主观心理状态,都应承担赔偿责任。销售者应承担过错推定责任,即销售者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生产者也不能指明缺陷产品的供货者时,销售者应承担赔偿责任。同时,销售者还需承担举证责任。根据我国产品质量法,对于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缺陷方面,规定了相应的责任。1.生产者的严格责任。根据《产品质量法》第41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生产者出于什么样的主观心理状态,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是一种严格责任。但严格责任不同于绝对责任,它仍然是一种有条件的责任。产品质量法同时规定了法定免责条件,即生产者能够证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承担赔偿责任:(1)未将产品投入流通的;(2)产品投入流通时,引起损害
    2023-10-03
    58人看过
  • 著作权归责原则不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原因
    1、目前国内著作权领域尚缺少与无错归责原则配套实施的保险制度。考虑到无过错责任归责原则与责任保险相依附的现实情况,法官在适用无过错归责原则时,往往需考察责任保险制度。目前,我国保险事业蓬勃发展,但国人对于责任保险还缺乏应有的认识,立法也欠缺相关的规定,尤其是在著作权领域,尚未见到有关责任保险的立法构建,实践中也缺少操作实例,在此种情况下谈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并意图通过该归责原则来分散社会风险,条件尚不成熟。2、著作权侵权行为不属于特殊侵权行为,为此其不宜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如上文所述,无过错责任原则主要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此类行为往往本身具备合法性,只是法律出于弥补受害者损失,平衡损益双方所处的社会地位、风险承担能力等考虑,才在侵权人的侵权行为不具备主观过错的情况下,依法直接认定其应承担赔偿责任。不同于高度危险行为,一般来说侵犯著作权的行为本身的违法性比较明显,常常表现为在法律许可使用的
    2023-06-07
    350人看过
  • 近因原则在意外保险的应用
    12月底在世纪保网投诉的平安漳州案件,福建省保监局、福建保险行业协会等也参与到了此案件的调解,但至今当事人和保险公司没有达成共识。此案件的难点问题是被保险人死亡的近因认定。近因是什么,也就是保险事故发生最直接、最关键的因素。只有存在必然因果关系才构成近因。例如某公司被小偷偷了财物,结果这小偷还放了把火把该公司都给烧了,什么都没了。即使公司投了火灾险,但近因就是盗窃,保险公司就能不赔了。如果某公司投保了火灾险,结果该公司真着火了,着火的时候,有小偷还顺手牵羊偷了点什么。那么,火灾就是近因,小偷顺走的东西保险公司也得赔!被保险人购买的是世纪平安A卡意外伤害保险,探讨意外伤害保险的近因认定问题,我们还需要从意外伤害的学理了解。意外伤害是指:外来的、突发的、非自身的因素引起的伤害,对意外伤害的认定必须有:意外和伤害两个因素。意外伤害要注意与疾病区分开。由于疾病是由内在原因引起的,意外伤害是由外在原
    2023-04-23
    322人看过
  • 保险近因原则适用案例解读
    【案情介绍】2008年8月,上海某敬老院与某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签订了团体意外伤害保险合同,为其所服务的40名老人投保人身意外伤害险,约定意外伤害身故保险金额为每人4万元。在相关协议中双方约定被保险人自意外伤害发生之日起180日内因同一原因死亡的,保险人按照保险金额给付死亡保险金。后在保险期限内,被保险人胡某意外跌伤,经医院诊断为左股骨胫骨折,卧床治疗后深度肺部感染,后因坠积性肺炎于跌伤4个月后去世。其后,胡某家属向法院起诉该敬老院,要求敬老院因看护不当承担赔偿责任。审理该案的上海市长宁区人民法院在调查过程中咨询了司法鉴定科学技术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该中心回复认为胡某的肺部感染与跌伤骨折后卧床有因果关系,肺炎导致胡某死亡。基于此回复,胡某家属与敬老院达成调解协议并由法院制作民事调解书,调解协议约定由敬老院向某保险公司进行理赔,某保险公司认为意外跌伤并非胡某死亡原因,拒绝赔付,于是引发诉讼。最
    2022-04-08
    466人看过
  • 探究近因原则的特点
    在保险中,近因原则是通过判明风险事故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因果关系,以确定保险责任的一项基本原则,其基本含义是:在风险与保险标的损失之间的关系中,如果近因属于被保风险,保险人要承担保险责任;近因属于除外风险或未保风险,则保险人不负担赔偿责任。保险理赔要正确理解近因原则王某于2001年10月向某保险公司投保了一份生死两全保险,被保险人为本人,受益人为其妻李某。2003年1月,王某经医院诊断为突发性精神分裂症。治疗期间,王某病情进一步恶化,终日意识模糊,狂躁不止,最终自杀身亡。事发之后,妻子李某以保险合同中列明被保险人因疾病而身故,保险人给付死亡保险金为由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死亡保险金的索赔要求,而保险公司则依据保险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以死者系自杀身亡,且自杀行为发生在订立合同之后的两年之内为由,拒绝了周某的索赔要求,只同意退还保险单的现金价值。分析本案不应适用保险法第六十六条的规定。第六十六条规
    2023-07-04
    10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事故责任难确定的原因
      辽宁在线咨询 2021-09-29
      当双车发生碰撞时,有些车主在没有标清事故现场痕迹的情况下,就将汽车驶离现场,相互协商处理交通事故。可当定损员前往现场后,却无法从事故现场痕迹判断各车主的事故责任。这时,有些保险公司对这种事故责任说不清的现象同样给予一个单独的免赔率,通常是30%,但这类免赔率也是不计免赔险难以承担的,毕竟这类事故的免赔率也没有涉及车主事故责任,不计免赔险自然爱莫能助。有时车主在自行协商处理交通事故过程中,未能拍摄事
    • 什么是保险近因原则?
      河南在线咨询 2023-06-12
      保险关系上的近因并非是指在时间上或空间上与损失最接近的原因,而是指造成损失的最直接、最有效的起主导作用或支配性作用的原因。而近因原则是指危险事故的发生与损失结果的形成,须有直接的后果关系,保险人才对发生的损失补偿责任。近因原则是保险法的基本原则之一,其含义为只有在导致保险事故的近因属于保险责任范围内时,保险人才应承担保险责任。也就是说,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的范围应限于以承保风险为近因造成的损失。我国
    • 责任大小如何确定,道路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26
      一、交通事故责任大小如何确定交通违章行为在事故发生中所起作用的大小,主要是根据路权原则和安全原则来判定的,而路权原则是认定交通事故责任大小的根本原则。其先后程序如下: 1、违反各行其道规定的; 2、违反让行规定的; 3、违反交通规则其他规定的; 4、违反交通安全原则的。二、道路交通事故责任认定原则道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的驾驶人员、行人、乘车人员以及其他在道路上进行与交通有关的活动的人员,因违反交通管
    • 产品责任归责原则的分界是什么?
      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29
      我国产品质量法对生产者、销售者的产品缺陷责任分别作了不同的规定。1.生产者的严格责任。根据《》第41条“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缺陷产品以外的其他财产(以下简称他人财产)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此为无过错责任原则。无论生产者出于什么样的主观心理状态,都应承担赔偿责任。因此,这是一种严格责任。但严格责任不同于绝对责任,它仍然是一种有条件的责任。产品质量法同时规定了法定免责条件,即生产者能
    • 民事责任因果联系原则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21
      因果联系原则。其含义包括:(1)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行为与危害或损害结果之间的因果联系,这是认定法律责任的重要事实依据。(2)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首先确认意志、思想等主观方面因素与外部行为之间的因果联系,有时这也是区分有责任与无责任的重要因素。(3)在认定行为人违法责任之前,应当区分这种因果联系是必然的还是偶然的,直接的还是间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