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相关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2 11:12:44 445 人看过

债权转让的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债权转让诉讼时效的法律规定有哪些

对于债权的转让,一般应该从认定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通知到达债务人的那天开始中断。所以对于债权的时效,也会因为转让这一种行为,从而产生诉讼时效的中断。债权转让是债权人把自己的债权部分,或者是全部转让给别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5月20日 00:28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诉讼时效相关文章
  • 民法典债权转让质权不转让吗,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债权转让质权不转让吗民法典规定,第三人提供质押担保的,债权人转让债权时,质权属于主债权的从权利,质权同时转让。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八十八条【担保合同】设立担保物权,应当依照本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订立担保合同。担保合同包括抵押合同、质押合同和其他具有担保功能的合同。担保合同是主债权债务合同的从合同。主债权债务合同无效的,担保合同无效,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担保合同被确认无效后,债务人、担保人、债权人有过错的,应当根据其过错各自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第三百八十九条【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担保物权的担保范围包括主债权及其利息、违约金、损害赔偿金、保管担保财产和实现担保物权的费用。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其约定。第三百九十条【担保物权的物上代位性及代位物的提存】担保期间,担保财产毁损、灭失或者被征收等,担保物权人可以就获得的保险金、赔偿金或者补偿金等优先受偿。被担保债
    2024-01-19
    391人看过
  • 诉讼时效规定的相关法律条文
    诉讼时效的规定有:(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为三年;(2)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和义务人之日起计算;(3)但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20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4)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破坏军婚罪诉讼时效的规定有哪些破坏军婚罪诉讼时效的规定有:1、法定最高刑是不满5年度有期徒刑的,起诉期限为5年;2、法定最高刑为5年以上不满10年度有期徒刑的,起诉期限为10年;3、法定最高刑为10年以上有期徒刑的,起诉期限为15年;4、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起诉期限为2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
    2023-07-03
    377人看过
  • 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转让合法吗
    一、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转让合法吗已过诉讼时效的债权能转让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规定:1.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只要不属于法律规定的禁止转让情形。2.即使债权已经过了诉讼时效,只要受让人同意并通知债务人,债权人仍然可以依法转让债权。二、不能转让债权种类不能转让的债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这种约定需要在转让之前订立,并且不能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债权人违反约定将债权转让给善意第三人,该转让仍然有效,善意第三人可以取得该债权。2.依合同性质不得转让的债权。这类债权通常与债权人的人身有不可分割的关系,或者基于债权人与债务人间的信任关系产生,如扶养请求权、雇主对于雇员、委托人对于代理人的债权、不作为债权等。3.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权。国家以法律形式明确禁止转让的债权,如债务人或担保人为国家机关的不良债权、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全国企业政
    2024-04-04
    124人看过
  • 2017诉讼时效:相关法律规定的时效期限
    诉讼时效一般是三年。我国相关的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2017年盗窃罪的量刑标准根据2019年刑法,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就达到数额巨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就达到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就达到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
    2023-07-10
    307人看过
  • 诉讼时效已过的债权能否转让,不能转让的债权有哪些
    一、诉讼时效已过的债权能否转让1、过了诉讼时效后,债权可以依法转让的,经受让人同意,债权人可以转让债权,并且通知债务人。2、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四十五条【债权转让】债权人可以将债权的全部或者部分转让给第三人,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一)根据债权性质不得转让;(二)按照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三)依照法律规定不得转让。当事人约定非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当事人约定金钱债权不得转让的,不得对抗第三人。第五百四十六条【债权转让通知】债权人转让债权,未通知债务人的,该转让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债权转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是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二、不能转让的债权有哪些1、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的债权要求这种约定须在转让之前订立,否则,该约定无效。且该约定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如果债权人违反双方禁止转让的约定,将债权转让给善意第三人,善意第三人可取得该债权。2、依合同性质不
    2023-06-17
    120人看过
  • 债权转让后的诉讼主体变更及相关责任
    一、债权转让后的诉讼主体变更及相关责任债权转让后的诉讼主体变更是:诉讼主体是原来的债务人和受让人。在债权让与情况下,债权人向债务人的通知义务是债权让与成立关键。未通知的,债权让与对债务人不发生效力,如果引起诉讼,原债权人才是适格当的诉讼主体。债权转让后相关责任是:债权转让人应对债权的瑕疵负担保责任。债权转让后,原债权人退出原来债的关系,丧失债权人的地位,对债务人的不履行或者不适当履行,原债权人也不负担保责任。二、债权转让纠纷的诉讼时效债权转让的的诉讼时效是三年。因为依据《民法典》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所以因债权转让发生了纠纷的,债权人向法院主张债权请求权的,从债务约定履行期限届满后开始计算,诉讼时效是三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普通诉讼时效、最长权利保护期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
    2023-09-19
    110人看过
  •  分析债权债务纠纷诉讼时效的相关内容
    债权债务纠纷的时效性可以通过诉讼时效来处理。根据法律规定,该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但是,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了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如果情况有特殊原因,当事人可以申请延长诉讼时效。债权债务纠纷的时效性可以通过诉讼时效来处理。根据法律规定,该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的计算从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损害及义务人之日起开始。但是,如果权利损害超过了二十年,人民法院将不再保护。如果情况有特殊原因,当事人可以申请延长诉讼时效。 债 权 债 务 诉 讼 时 效 可 以 延 期 吗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债权人或者债务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可以延期。因此,债权
    2023-09-13
    254人看过
  • 房产继承权的诉讼时效相关规定是什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继承权纠纷提起诉讼的期限为3年。房屋继承最长诉讼时效是20年继承权诉讼时效期限应当从继承人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这就是说,继承人一旦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就可以请求人民法院予以保护,并且在知道自己权利被侵犯之日起三年内必须行使,否则就将失去法律的保护。但在出现法定事由时,3年诉讼时效可能被中止、中断或延长。所谓诉讼时效中止,就是指由于一定事实的发生(如发生战争、大规模自然灾害、遗产管理人尚未确定等),诉讼时效暂停计算,从中止原因消灭之日起,时效期限连同中止前的期限继续计算。但诉讼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须在诉讼时效期限的最后6个月内发生,如在之前发生的不发生诉讼时效的中止。所谓诉讼的中断,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限内,发生了某种特定事由,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限全归于无效,该法定事由结束后,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最常见的诉讼时效中断是继承人因遗产继承纠
    2023-06-17
    282人看过
  • 如何办理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的债权转让
    1.争取债务人自愿还款。超过诉讼时效后如果债务人自愿履行债务,债权人便可接受债务人的清偿而使债权得到满足;债务人在清偿债务后,不得以债权已过诉讼时效为由,要求债权人返还财产。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协议。双方当事人在超过诉讼时效后达成还款协议的,视为对此笔债务的重新确认,债务人的还款意思表示可以导致诉讼时效的重新计算。3.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例如,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诉讼时效届满债权人的债权怎么办1、债务人签收催收通知:根据相关法律,对于超过诉讼时效期间,信用社向借款人发出催收到期贷款通知单,债务人在该通知单上签字或者盖章的,应当视为对原债务的重新确认,该债权债务关系应受到法律保护。该条解释有利于保护债权人利益,但对于债务人的范围可能会出现争议。2、争取债务人与债权人达成还款
    2023-07-31
    60人看过
  • 法律规定中关于债权债务概括转让的相关内容
    债权人可以将合同的全部或部分权利转让给第三人,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1、根据合同性质不得转让;2、当事人约定不得转让;3、依法不得转让;4、债权人转让权利的,应当通知债务人。未经通知,转让对债务人无效。债权人转让权利的通知不得撤销,但经受让人同意的除外。债务人将合同义务全部或者部分转移给第三人的,应当经债权人同意。个人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的条件有哪些1、合同承受。也就是一方当事人把自己合同的全部权利、义务,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移转给第三人。合同承受,必须符合以下要件:(1)必须有合法有效的合同存在,这是合同承受的根本前提;(2)所承受的合同为双务有偿合同,在单务合同中,当事人或者仅承担义务,或者仅享有权利,单务合同的移转不是债权债务的概括移转;(3)原合同出让人必须与第三人达成移转协议;(4)合同承受必须经过对方当事人同意。合同承受的效力是指原合同当事人的一切债权债务关系由第三人承担,原合同
    2023-07-13
    433人看过
  • 债权转让的诉讼期限从债权转让
    一、债权转让的诉讼期限从债权转让债权转让后的诉讼期限是3年。诉讼期限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期限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期限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有关公司转让债权的规定是怎样的债权转让的规定不分主体身份,一律按照以下原则进行处理:首先:债权转让不需要经过债务人的同意,但是需要对债务人履行通知义务,不通知债务人的,债务人向原债权人清偿借款的,视为债权债务的有效清偿。
    2024-02-04
    324人看过
  • 虚假转让债权提起诉讼规定
    虚假转让债权提起诉讼的规定有: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的法定条件包括,原告要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要有明确的被告,要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及事实和理由等。虚假转让债权是否构成侵权一般不违法。虚假债权转让是指银行在对不良资产打包处理的过程中由于操作失误或者其他原因将本来不存在或者已经清偿的债权转让给他人。虚假债权转让通常有以下表现形式:(一)不良资产剥离前已受清偿。(二)不良资产剥离前变现抵押物或扣押物。(三)真债权假合同。(四)新贷还旧贷。《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三条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起诉,由人民法院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第一百二十八条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状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应当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答辩状应当记明被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
    2023-08-03
    73人看过
  • 民法典公司股权转让债权债务规定,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公司股权转让债权债务规定民法典对公司股权转让债权债务没有作出规定。公司股东转让股权时,如果公司股东没有如实履行出资责任的,股东要对公司债务承担责任。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三条【公司界定及股东责任】公司是企业法人,有独立的法人财产,享有法人财产权。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股份有限公司的股东以其认购的股份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第七十一条【股权转让】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之间可以相互转让其全部或者部分股权。股东向股东以外的人转让股权,应当经其他股东过半数同意。股东应就其股权转让事项书面通知其他股东征求同意,其他股东自接到书面通知之日起满三十日未答复的,视为同意转让。其他股东半数以上不同意转让的,不同意的股东应当购买该转让的股权;不购买的,视为同意转让。经股东同意转让的股权,在同等条件下,其他股东有优先购买
    2023-04-18
    471人看过
  • 关于公司债权转股权的相关规定
    公司债权转股权注意事项主要有:以债权转股权方式不得分期缴纳增加的注册资本,需要一并办理注册资本和实收资本的变更;在工商部门登记时债权转股权的部门应为债权而不能登记为股权;签订债权转股权合同,不能包含有人身依附性的有关内容。股权转让的注意事项股权转让应注意的事项:1、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不同于股权转让的生效。2、股权转让合同的生效只是确定了转让方与受让方之间的权利和义务,股权的实际转让还有赖于对合同的实际履行。3、股权转让合同的履行,转让方的主要义务是向受让方移交股权,具体体现为将股权转让的事实及请求公司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的意思正式以书面方式通知公司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三十七条股东持有的股份可以依法转让。第一百三十八条股东转让其股份,应当在依法设立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或者按照国务院规定的其他方式进行。第一百三十九条记名股票,由股东以背书方式或者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方式转让;转
    2023-07-12
    251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诉讼时效
    相关咨询
    • 债权转让的诉讼时效从债权转让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06
      债权转让后的诉讼时效是3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规定的债权转让的诉讼时效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15
      不良资产债权转让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 根据我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诉讼后债权转让有关方面的规定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7-03
      为增加投资人资金的流动性,投之家特推出债权转让业务.1.购买转让债权2.原始债权期限不少于1个月,债权持有至少1天,距离债权到期大于4天(包括4天)可进行债权转出,转出债权的份额不可低于1000元,最高不设上限.债权转出的交易时限为12小时.若12小时内转让债权未满额,则此转让债权自动取消.使用了现金券的债权不可转让.3.债权转出手续费=到期收益*5%,不足两元,按两元收取。
    • 诉讼时效已过转让债权的问题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09
      为增加投资人资金的流动性,投之家特推出债权转让业务.1.购买转让债权2.原始债权期限不少于1个月,债权持有至少1天,距离债权到期大于4天(包括4天)可进行债权转出,转出债权的份额不可低于1000元,最高不设上限.债权转出的交易时限为12小时.若12小时内转让债权未满额,则此转让债权自动取消.使用了现金券的债权不可转让.3.债权转出手续费=到期收益*5%,不足两元,按两元收取。
    • 有关债务转让和诉讼时效的问题
      河北在线咨询 2025-02-08
      一、债务转让是否会中断诉讼时效? 债务转让可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根据《民法典》第195条的规定,债务转让是诉讼时效中断的一种情形。根据该条款,债务转让是指债务人将其债权和债务全部或部分转让给第三人的行为。如果债务转让导致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