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还需加把劲----赴德国考察“煤矿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心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06 19:24:24 367 人看过

“煤矿灾害预防与应急救援”赴德国培训团于2003年11月21日在多特蒙德市的鲁尔工业区进行了为期21天的培训、学习和考察。

感受:德国救护志愿者很敬业

培训团在理论培训的基础上,考察参观了鲁尔集团东矿矿山救护大队。救护队人数根据矿上的实际情况而定,主要考虑下列因素:井下瓦斯涌出量、涌水量和煤的自然发火期。就东矿而言,救护大队共有76人,其中队长1人、副队长7人,分17个小分队,每队4人。除队长、副队长外,其余人员均为自愿参加者,系兼职人员,都是本矿矿工或工种技术人员。每个队员都要经过培训、测验,然后进行选拔,合格者发给安全救护员资格证书,取得此合格证书者才有资格参加救护大队。平时,队员从事自己的本职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参加煤矿安全救护训练。当井下发生事故或灾情时,井下报警装置将报警信号发送到地面计算机房,计算机直接发短信给每一位队员,也可发到队员家中座机电话上,并通知候补队员。当队员接到警报后,立即回话,并迅速赶赴矿上集合。要求在警报发出后的15分钟至17分钟内,必须有2个小分队到达出事井场。当灾情严重,本矿救护队力量不足时,可向其他矿救护队求援。

在救护队员人员构成中有矿工、电工、测量师、地质等专业人员。他们对矿区的井上和井下生产情况非常了解。矿上对救护队员,每年定期进行培训和训练。队员的基础培训工作在矿区进行,小队长以上领导在集团总部进行培训,每年进行2次,队员每年进行5次,基础培训内容包括学习规章制度、条规、条例等,方式有看书、答题和操作等。每次培训后进行考核,考核主要是测体能、技能和自救,测试工作分着装测试和不着装测试。无故缺席培训或经考核不合格者将被除名。

在参观和学习的同时,大家还兴致勃勃地对训练器材和有关设备、仪器仪表进行了亲自操作体验。我们感到德国煤矿在救护队员的设备上是舍得投资的,因此,在救护工作中,既保证了救护队员自身的安全,又能有效地救护受难的矿工。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救护队员为自愿和兼职的,但人人都很敬业。在学习中了解到,我方学员对这种制度很感兴趣,问起为什么矿工会自愿参加救护队时,他们的回答是:“当看到自己的工友遇到危险时,你能不去救护吗?”

对比:我国执法力度有待加强

通过考察和学习,我们感到德国在救护队伍建设和执法力度方面都值得我国借鉴。

在我国的矿山中,救护队员全部是专职的。由于体制的改变,国家对救护队没有专项拨款,于是许多矿没有专业救护队,当有的小矿发生灾情,只能向附近矿务局求援。这样会造成以下不足:一是队员对该矿井下情况不熟悉;二是不能及时赶到现场进行有效救助,延误了时机。我们应该学习和借鉴德国的模式,特别是小型煤矿,更应该学习和采用这种方法。

通过对德国煤炭安全生产法律及相关法律的了解,我们认为德国煤矿在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制定上是十分严谨的。特别应提到的是他们的执法部门,执法严格,一丝不苟。在德国,《煤炭安全法》是联邦宪法中的一部分,各州还有自己的法律法规,形成了完整的法律体系。

与之相比,我国近年加强了煤炭安全生产立法和安全监察立法工作,安全法律体系基本配套,应该也可以杜绝或减少井下安全事故的发生,我们也确实做出了一定成绩,事故发生次数在逐年下降,但还远远不够,主要是执法方面,存在着一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有法不依。如有些地方煤矿,在开办煤矿的条件上,不执行有关规定,有的企业根本不具备开矿条件,也能取得相关的开矿证件。更有甚者,一些根本不具备开矿生产条件的单位私自开工生产,给安全留下隐患。对大矿来讲,由于法规本身上存在一定漏洞,使人们在执行起来有一定的变通性,有时为盲目地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不按安全规程作业,或存在侥幸心理,从而导致了事故的发生。这方面的教训是非常惨痛的。

执法不严。负责安全管理的执法部门和相关人员及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监察人员,在查处违法问题上,执法不严,使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煤矿继续生产,给安全生产留下隐患。

地方保护。因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地方有关部门对事故调查设置障碍,对责任人进行庇护,在一定程度上助长和纵容了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

建议:加大执法和处罚力度

在我国,煤矿安全生产方面还任重道远,因此建议:

煤矿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进一步加大执法力度,下决心对不符合安全生产的煤矿进行整顿,限期治理;对经过整顿治理的煤矿,仍不符合安全生产标准规定的,强行关闭,不留后患。

加大对因违反安全生产各类法律、法规造成人身伤亡事故的责任人的处罚力度。特别是对煤矿的主要负责人,应取消其矿主资格,不得再从事煤矿生产。对相关责任人,也要严肃处理,绝不心慈手软。特别是对企业负责人,要实行安全生产责任一票否决制。

加强安全法制建设。一方面,对不完善的法律、法规进行修订,减少有些法律条文的随意性和人为变通性,使之更加严格,无懈可击。另一方面,增强煤矿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法律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加强政府依法对企业实施监督力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07:2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工会相关文章
  • 煤矿灾害事故发生时的自救措施
    (一)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的行动原则1、及时报告灾情发生灾变事故后,事故地点附近的人员应尽量了解或判断事故性质、地点和灾害程度,并迅速地利用最近处的电话或其他方式向矿调度室汇报,并迅速地向事故波及的区域发出警报,使其他工作人员尽快知道灾情。在汇报灾情时,要将看到的异常现象,听到的异常声响,感觉到的异常冲击如实汇报,不能凭主观想象判定事故性质,以免给领导造成错觉,影响救灾。2、积极抢救灾害事故发生后,处于灾区内以及受威胁区域的人员,应沉着冷静,根据实情和现场条件,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和措施,及时投入现场抢救,将事故消灭在初起阶段或控制在最小范围,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在抢救时,必须保持统一的指挥和严密的组织,严禁冒险蛮干和惊荒失措,严禁各行其是和单独行动;要采取防止灾区条件恶化和保障救灾人员的安全的措施,特别要提高警惕,避免中毒、窒息、爆炸、触电、顶板二次垮落等再
    2023-04-24
    161人看过
  • 广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出台应急响应如何分级?
    近日,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广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当中明确,一旦发生灾情,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及时指导各区民政部门提前做好居民转移、调运救灾物资工作,市财政下拨市级救助资金,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灾民发放生活救助。《应急预案还将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为四个等级,其中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要启动四级响应,死亡30人以上的,启动一级响应。自然灾害救助应急响应分级: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Ⅰ级响应:(1)紧急转移安置人口10万以上;(2)死亡或失踪30人以上;(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2万间以上;(4)干旱灾害造成缺粮或缺水等生活困难,需政府救助人数占农业人口25%以上。一次灾害过程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可启动Ⅱ级响应:(1)紧急转移安置人口5万人以上,10万人以下;(2)死亡20人以上,30人以下;(3)倒塌和严重损坏房屋1万间以上,2万间以下;(4)干旱灾害造成缺
    2023-05-10
    224人看过
  • 急需建立农业重大灾害保险应急预案
    重大灾害是指大面积自然灾害如暴风、暴雨、台风、龙卷风、冰雹、暴雪等,具有影响范围广、影响面宽、损失严重,如报损/估损金额超过人民币100万元以上等特点。此外,像引起政府部门或有关媒体关注的突发性大面积疫情、大范围火灾等意外事故,如涉及或可能涉及保险公司承保责任的,也属于重大灾害的范畴。对重大灾害事故采取应急预案制有利于提高理赔处理效率,赢得社会广泛支持和认可。为切实提高理赔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率,及时、全面、准确地掌握和处理大面积灾害,迅速有效地进行灾害危机管理和应急处理,保险公司应抓紧时间制定《农业保险重大灾害理赔处理应急预案》(以下简称《应急预案》)。通过建立和实施完善《应急预案》,实现农业保险重大灾害理赔处理的快速、准确,体现保险公司服务“三农”、抗御灾害的实力,同时进一步扩大保险公司的社会影响力和提升保险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建立快速反应机制。一旦出现灾害,快速反应、及时处置,增强应急
    2023-04-23
    104人看过
  •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事故应急救援
    化学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是针对危险化学源而制定的一项应急反应计划。由于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不仅受到化学危险物品的性质、事故危害程度和危害范围等因素的影响,还与现场的气象、环境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救援工作必须要预有准备。特别是在平时要认真研制对策,预先制定在各种状态下的应急救援行动方案,一旦发生事故就能快速、有序、有效地实施救援。1.制定预案的目的制定应急救援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在发生化学事故时,以最快的速度、最大的效能,有序地实施救援,达到尽快控制事态发展,降低事故造成的危害,减少事故损失的目的。2.应急救援预案的基本要求(1)科学性。化学事故应急救援工作是一项科学性很强的工作,制定预案也必须以科学的态度,在全面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实行领导和专家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科学分析和论证,制定出严密、统一、完整的应急反应方案,使预案真正具有科学性。(2)实用性。应急救援预案应符合当地的客观情况,具有适用
    2023-04-24
    130人看过
  • 矿井主要灾害预防管理制度
    为保证安全生产,对我矿主要灾害必须强化预防管理,为此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通三防1、瓦斯灾害预防。①坚持以风定产,严禁超通风能力生产;②进回风巷道,做到随时修护,保证进回风断面;③通风系统合理、可靠、经济、设施完整齐全;④局部通风质量达质标要求,消除串联、循环风和不合理的通风;⑤矿长、技术负责人将通风瓦斯管理作为安全管理中重中之重来管理,对人、财、物的投入要保证,始终抓住瓦斯管理不松手。⑥瓦斯检查员必须通过培训合格后持证上岗,在工作:中时刻严格按《煤矿安全规程》要求检查瓦斯,一旦发现空班、漏检、假检、虚报,要给予严厉处罚;⑦强化井下各巷道工程质量,减少片邦冒顶,消除局部瓦斯积聚;⑧强化盲巷管理,按规程规定及时处理,不留隐患。2、火灾预防。①严禁烟火入井,一经发现开除出矿,严禁穿化纤衣服下井;②井口附近20米,严禁烟火、取暖、进行电焊工作;③加强机电完好管理,消除失爆,消除延燃电缆入井;
    2023-06-06
    318人看过
  • 煤矿预防粉尘危害操作制度
    粉尘对人体的危害巨大,长期接触产生粉尘的作业人员,因长期吸入粉尘,使肺内粉尘积累逐渐增多,当达到一定数量时即可引发尘肺病。长期接触产生粉尘作业地点的人员必须加强防护。一、上岗条件第一条接触产生粉尘的作业人员必须了解粉尘对人体产生的危害,上岗必须经过不少于6个小时的专业培训,考试合格,方可上岗作业。二、安全规定第二条上岗人员必须配带防尘口罩。第三条必须实行现场交接班制度,对防尘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三、正规操作第四条进入作业地点必须带好防尘口罩。1、采掘作业(1)打眼时必须实施湿式打眼,同时开启防尘水幕。(2)放炮使用水炮泥,放炮时开启防尘水幕,放炮后及时冲刷煤壁、岩帮和爆落的煤矸。(3)装煤、矸石时必须洒水。2、其他作业各转载点、溜煤眼运煤、放煤时必须开启喷雾。四、其他规定第五条各工作地点工作结束时方可关闭水幕或喷雾,离开产生粉尘地点,进入新鲜风流中,方可摘掉防尘口罩。
    2023-06-06
    278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工会
    词条

    工会的成立对公司的意义有:在公司管理层和员工之间建起有效合理的沟通渠道;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推动公司的企业文化建设;关爱员工,体现组织的温暖等。 工会应当帮助、指导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依法订立和履行劳动合同,并与用人单位建立集体协商机制,维护劳动... 更多>

    #工会
    相关咨询
    • 煤矿应急救援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4-04
      产煤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别重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按照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救援演练。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煤矿企业,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或者联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煤矿厂业应急救援
      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04
      产煤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别重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按照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救援演练。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煤矿企业,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或者联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
      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2
      产煤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别重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按照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救援演练。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煤矿企业,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或者联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煤矿企业应急救援措施
      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30
      产煤地区市、县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煤矿特别重大和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煤矿企业应当制定并完善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部门备案;按照规定建立专职应急救援组织,配备救护装备,并定期进行救援演练。不具备单独建立应急救援组织的煤矿企业,应当指定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并与邻近专业应急救援组织签订救护协议或者联合建立应急救援组织。
    • 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包括哪些
      台湾在线咨询 2022-03-16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力量的建设,可以建立由消防、武警、民兵和预备役部队等部门或者力量组成的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形成以专业队伍为主,其他社会力量为补充的救援队伍体系。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为地震灾害应急救援队伍配备防护装备和救援器材,提供经费,支持应急救援队伍开展培训和演练,提高应急救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