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仲裁与国内仲裁的根本区别在于它是解决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的一种方式。这种纠纷的特点是具有涉外因素,因而这类纠纷案件属于涉外纠纷案件。
我国《仲裁法》对何谓涉外仲裁未作明确规定,只是在该法第7章涉外仲裁的特别规定中明确了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的仲裁,适用本章规定。但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88年4月2日发布的《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第178条的规定和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发布的《关于适用若干问题的意见》第304条的规定,凡民事关系的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法人的;民事关系的标的物在外国领域内的;产生、变更或者消灭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的,均为涉外民事关系。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是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或组织;或者当事人之间民事法律关系的设立、变更、终止的法律事实发生在外国,或者诉讼标的物在外国的民事案件,均为涉外民事案件。因此,涉外仲裁是以仲裁的方式解决具有涉外因素的纠纷案件的一种方式。
在仲裁实践中,中国仲裁机构对涉及香港、澳门或台湾地区法人或自然人之间,或者其同外国法人或自然人之间产生于契约性或非契约性的经济贸易等争议中的仲裁案件,比照涉外仲裁案件处理。
-
仲裁规则的概念仲裁规则
277人看过
-
诉讼、仲裁的概念
297人看过
-
【仲裁法】《涉外仲裁》(2)——涉外仲裁机构
124人看过
-
仲裁的概念和原理
379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涉外仲裁的概念和适用范围是什么
170人看过
-
涉外收养公证的概念
56人看过
涉外仲裁是指按照当事人的合同约定,涉外仲裁委员会依据法律对申请人、被申请人之间的纠纷居中裁判的制度。经过涉外仲裁机构委员会裁决的,仲裁裁决书制作出来就发生法律效力。当事人不可以再以同一个纠纷向人民法院起诉,也不得向其他机构提出变更仲裁裁决的... 更多>
-
涉外仲裁效力的概念及其法律规定北京在线咨询 2025-01-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七十一条,当事人就涉外经济贸易、运输和海事中发生的纠纷,在合同中订有仲裁条款或者事后达成书面仲裁协议,提交涉外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仲裁的,当事人不得向人民法院起诉。 但是,当事人没有在合同中订立仲裁条款或者达成书面仲裁协议的,可以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起诉。关于涉外仲裁效力的问题,法律没有明确规定。
-
仲裁概念和普通仲裁概念有什么区别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02这里所讲的普通仲裁即仲裁法规定的仲裁。普通仲裁与劳动争议仲裁有以下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普通仲裁依据的是仲裁法:劳动争议仲裁依据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2)机构的名称和性质不同。普通仲裁因无地域管辖和级别管辖,其名称为hx仲裁委员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因地域和级别的不同分为xx省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xx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xx县(区)劳动争
-
法律上仲裁的概念天津在线咨询 2025-01-20房屋转租是指在租赁期间,承租人将其承租房屋的部分或全部再次出租的行为。这包括以联营、承包经营和合作经营等名义,将承租房屋交付给他人使用并获取租金性质的保底收益的情况。 进行房屋转租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 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限不得超过二十年。如果租赁期限超过二十年,超过部分将无效。 2. 如果租赁期限超过六个月,当事人必须采取书面形式。如果没有采取书面形式,则视为不定期租赁。 3. 如
-
哪些仲裁是合同概念海南在线咨询 2023-05-111、仲裁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仲裁区别于诉讼和审判,仲裁需要双方自愿,也异于强制调解,是一种特殊调解,是自愿型公断,区别于诉讼等强制型公断。 2、合同仲裁一般是指合同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由非司法机构的仲裁员组成的仲裁庭进行裁判,并受该裁判约束的一种制度。
-
涉外合同的概念和特征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15涉外合同是指合同行为或合同关系中介入外国因素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的合同。涉外合同的特征有: 第一,合同具有涉外因素,即合同的主体、客体和内容三要素中,至少有一项与外国有关系; 第二,合同内容广泛,即合同的种类繁多,性质各异,内容广泛; 第三,合同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如当事人必须具备行为能力、合同必须以法律规定的方式签订、意思表示必须一致、合同的内容合法等; 第四,可能要适用外国法、国际条约或国际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