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两点半,第六次来渝讨要两个儿子监护权的香港公务员林某,以原告的身份将前妻父亲李兵(化名)告上九龙坡区法院。林某拿着香港区域法院的判决,在法庭上称李兵的行为侵犯了自己的监护权。而其前妻妹妹李丽(化名)则称,林某曾在香港虐待过儿子,不配行使监护权。
6次来渝寻儿
据林某介绍,这已经是他第六次到重庆来找他的两个儿子。
2002年的8月24日,我回家后,发现两个小孩和妻子不见了!林某说,他随后就向香港警方报了案。
林某称,去年6月,他发现两个孩子都在重庆,由前妻的父亲李兵和前妻的妹妹李丽在监护。林某说,为了寻找儿子,这几年他花费了20万元。
去年底,林某一纸诉状将李兵和李丽告上九龙坡区法院。昨日,他在法庭上诉称,他要行使监护权,李兵和李丽两人应立即将他的两个儿子交给法庭,并由法庭强制遣返回香港。两人赔偿他的精神损失费5万元。
双方各执一词
李兵称,孩子是被其母亲接到重庆来的,并委托他照料。在香港时,林某经常打孩子。这种虐待让其母亲放心不下,因此才将孩子接到重庆。2002年底,孩子的母亲到美国后,孩子经常和母亲通电话。
李丽称,林某的作法不适合监护两个孩子。她向法庭提交了香港警务出港岛总区刑事总部的证明材料,称林某曾于2001年因虐待儿子被罚款2000元,并与孩子分开居住2年。
林某称,上面没有他的签字,都是乱说的。我都是第六次来重庆了,难道不是爱孩子?他向法庭提交了香港区域法院在2004年作的两份判决,我拥有两个孩子的监护权。
李丽称,孩子不愿回香港,这是法官在为其作庭审笔录时,孩子自己说的。
此案比较特殊
据九龙坡区研究室的法官介绍称,在司法实践中,也经常遇到父母为争儿女的监护权闹到法院来的情况。法院一般会考虑父母双方的经济条件、家庭环境是否适合小孩成长,以及小孩的意愿来考虑监护权的归属。
但是此案比较特殊,因为原告林某是香港居民,而且林某已拿到了香港区域法院的判决,判决监护权属于他。但是毕竟此案在重庆审理,法院最后判决要考虑的因素肯定会与香港法院考虑的有所不同。法庭将择日宣判。
-
失子公婆为保"香火"抢孙儿媳怒讨监护权
85人看过
-
香港讨债公司合法吗
377人看过
-
香港男子告前岳父侵犯监护权
233人看过
-
六旬侄子讨要姑姑监护权
359人看过
-
香港证监会欲追讨一宗10亿港元IPO
99人看过
-
香港公务员将出现退休潮
256人看过
监护,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民事权益,进行监督和保护的法律制度。履行监护职责的人称为监护人,受到监督和保护的人是被监护人。 早在古罗马的《十二铜表法》里就有关于为浪费人和精神病人设置监护的规定。但当... 更多>
-
香港委托监护人授权书怎么写呢?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14监护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身份证号:住址:工作单位:被监护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住址:个人身份:委托人姓名:性别国籍:出生日期:护照号码:与被监护人关系:母女我的自年月至年月在市居留学习。在此期间,我委托中国公民作为我的监护人。监护人有权代表学生家长处理我在京期间的一切事务。委托人签字: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
中国公民进入香港有何居留权河南在线咨询 2022-03-18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第二十二条第四款订明: 中国其他地区的人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须办理批准手续,其中进入香港特别行政区定居的人数由中央人民政府主管部门征求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后确定。 关于香港特区永久性居民及香港特区的居留权 根据在97年实施的《入境条例》附表1第二段,任何人士如属以下任何一项,即为香港特别行政区永久性居民并享有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居留权: (a)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以前或以后在
-
香港如何入户?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0申请优才计划,这个大概就几个月就可以搞定了,时间最短,但很难申请,一般是面对特别优秀的人.一般在1年内就可以拿到身份证.比如章子谊,朗朗,汤唯,李宁,刘旋,杨威,周迅等,都是通过优材计划去的。
-
公务员配偶香港户籍有影响吗山西在线咨询 2021-12-17公务员配偶香港户籍没有影响。香港永远是属于中国的一部分,所以公务员配偶为香港户籍,并不会对公务员产生影响。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得列为考察对象:1、违反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2、群众公认度不高的;3、上一年年度考核结果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的;4、有跑官、拉票等非组织行为的;5、除特殊岗位需要外,配偶已移居国外,或者没有配偶但子女均已移居国外的;6、受到诫勉、组织处理或者党纪政务处分等
-
香港丁权香港的丁权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2-18香港丁权,丁是成年男子、壮丁,权是权利、权益,所以丁权就是香港原居民的男孩成年后,有权向政府申请法定的土地自己建房子。 1、新界小型屋宇政策,俗称丁屋政策,是香港新界原居民的男性后人获准兴建的房屋,为香港殖民地时期沿用至今的一项政策。 2、1967年六七后,及1970年代政府计划发展新界,为了得到新界原居民的支持,当时的香港政府于1972年12月实施的“小型屋宇政策”,规定年满18岁,父系源自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