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中止成立的条件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21 17:06:43
225 人看过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犯罪中止成立条件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行为人因为主观原因自动放弃实施犯罪行为,或者虽然实施了犯罪行为但是因为主动放弃追求行为后果,并有效阻止犯罪后果的发生。
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
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
二是在实行行为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成立犯罪中止的重要条件:
一是主动性,即行为人主动放弃犯罪行为,不是因为客观原因;
二是有效性,即行为人不仅放弃了犯罪行为,还有效地阻止了行为可能会导致的犯罪后果的发生。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客观方面
一是要有投放的行为
所谓投放,是指采取放入、放置、喷洒、投递等方式使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置于不特定人身、财产的食物或者工作、生活环境中,以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二是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
1、毒害性物质
所谓毒害性物质,是指含有毒素并且一旦进入有机体后就能与有机体发生化学变化,从而破坏有机体内组织和生理机能的各种物质。毒害性物质必须含有毒素,且毒性大,作用期短,一般用少量的物质即可致人致兽严重伤害甚至死亡。毒毒害性物质表现多种多样,可以是液体,也可以是气体以及呈固体状态的各种形状。
2、放射性物质
具有放射性,且放射性比活度大于国家标准规定的豁免限值的物质,叫放射性物质。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什么叫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判多少年
260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还是行为犯?
338人看过
-
什么是抢劫危险物质罪的成立条件?
115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可以取保吗,投放危险物质罪处罚标准是什么?
242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怎么认定如何处罚投放危险物质罪
387人看过
-
犯罪背后: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罪犯
16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
词条
#犯罪中止
最新文章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特征是什么,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有哪些特征甘肃在线咨询 2022-03-14一、什么叫投放危险物质罪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对投毒罪进行了修订,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含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同时取消投毒罪这一罪名。二、投放危险物质罪有什么特征(一)犯罪客体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
危险物质投放罪的犯罪主体要件是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3-10-20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
刑法规定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贵州在线咨询 2022-03-06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要件是什么?法律为你解答疑惑。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二)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三)主体要件 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即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
-
未成年人投放危险物质罪是不是犯罪四川在线咨询 2022-11-201、对于已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是应该从轻处罚。不满十四周岁的未成年人,犯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不需要负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 第十七条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危险物质是指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8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投放危险物质罪侵害的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 这是投放危险物质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危险物质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为已经对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牲畜和其他财产造成严重损害,或者已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