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信用卡诈骗犯罪标准是:
1、使用伪造的信用卡、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在5000元以上的行为;
2、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如何判断信用卡诈骗犯罪
构成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具备骗取他人财物的目的。只有主观上具备诈骗的故意,客观上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才能构成本罪。实践中有的信用卡持有人将自已的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如借给自己的亲属、朋友等。在表现形式上使用人也是在冒用他人的信用卡,但使用人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是经持卡人同意的。虽然这种行为违反了信用卡使用规定,但是使用人在主观上并不是以非法占有持卡人的财物为目的,因此,不具备信用卡诈骗罪的本质特征。
分清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正确认定使用信用卡进行恶意透支的信用卡诈骗罪。善意透支与恶意透支的本质区别就在于行为人具有不同的主观故意。二者在客观表现上虽然都是造成了透支,但前者的行为人是为了先用后还,届时将归还透支款和利息;而后者是为了将透支款占为己有,根本不想偿还或者没有能力偿还,因此在行为上必然表现出千方百计地逃避有关部门的催款,甚至采取潜逃的方法躲避债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领的信用卡的;
(二)使用作废的信用卡的;
(三)冒用他人信用卡的;
(四)恶意透支的。前款所称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催收后仍不归还的行为。
-
信用卡诈骗处理技巧和起诉方法
361人看过
-
信用卡诈骗罪的防范要着手犯罪源头的预防
244人看过
-
社保骗局和防范技巧有哪些
498人看过
-
避免个人信用卡诈骗的技巧
239人看过
-
防止网络诈骗的技巧
119人看过
-
信用卡的办卡技巧和使用技巧有哪些
69人看过
-
防范无抵押贷款诈骗的技巧江苏在线咨询 2025-02-03防范无抵押贷款诈骗: 1. 观察无抵押贷款机构是否收取前期费用。 2. 评估无抵押贷款机构的主张的可靠性。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若本法另有规
-
信用卡诈骗罪的防范要着手犯罪源头的预防香港在线咨询 2023-01-141、所谓犯罪源头的预防,是指对犯罪分子非法获取持有假信用卡或申领卡人的资信审查上预先采取严格紧密的防备措施和方法以减少为信用卡诈骗罪提供可能的机会和社会环境。 2、利用信用卡诈骗财物有一个活动过程,其诈骗行为的实行大都要有两个阶段方能实行终了。 3、第一,行为人首先要获取信用卡,用以实行骗取财物。 信用卡本身仅是一种支付工具和信用凭具的体现,当它与在发卡银行存有保证金或存款联结在一起时,方有代表一
-
网络诈骗的最低犯罪标准和如何防范犯罪香港在线咨询 2023-12-031、进行网银、支付宝操作时,要确保使用安全的浏览器和登录正确的网址; 2、在网上购物,要选择正规、大型电商; 3、不随意打开陌生邮件。
-
信用卡诈骗量刑标准是怎样的最新规定及技巧天津在线咨询 2022-04-15第一百九十六条【信用卡诈骗罪、盗窃罪】有下列情形之一,进行信用卡诈骗活动,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使用伪造的信用卡,或者使用以虚假的身份证明骗
-
信用卡诈骗罪公诉词的写作技巧有哪些湖南在线咨询 2021-09-301、态度鲜明,观点明确,立论有据。这是拟制公诉词最重要的要求,它直接关系着指控的份量,关系着出庭支持公诉的质量。 2、紧抓案件特点,深入揭露犯罪。公诉词有重点地抓住情节最恶劣、手段最残忍、后果最严重的问题论述,能深刻地揭露犯罪,激起公愤,达到预期的效果。 3、证据的分析要全面、客观。 4、结尾提出的对被告人犯罪性质、罪责以及从重、从轻、减轻的结论意见要合情、合理、合法。 5、法理论证,可引用法律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