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情]
申请人:某市某建筑有限公司
被申请人: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
某市原市政总公司经理张某退休后挂靠在申请人处,借用申请人的建筑资质证书对外签定合同,承揽建筑工程。2001年5月,张某以申请人名义承包了该市新村8号楼建设工程,张某将该工程的打混凝土、上楼板工程交给承包头于某施工,双方口头约定打混凝土一方28元,一层一结算工程款,由于某负责到申请人处与张某结算款项,并分给其他施工人员。2001年6月28日,于某雇佣的施工人员任某在查看工作位置和用料时不慎从楼上摔下,致腰、左臂跌伤。2002年6月5日被申请人作出《工伤认定决定书》,认定任某为因工负伤,申请人为责任单位。申请人对该工伤认定决定书不服,于2002年8月2日向市政府提起行政复议申请,认为被申请人认定任某为工伤不符合事实,请求撤销被申请人作出的工伤认定的决定。
市政府经过审查认为:申请人出借资质证书给张某使用,张某以申请人的名义所实施的行为的法律后果应当由申请人承担。任某虽然系于某所雇,但是为申请人工作,并为此从申请人获得报酬,申请人与任某之间已经形成事实上的劳动关系。申请人与个体承包人于某某之间的承包关系,只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形式,并不影响申请人和任某事实劳动关系的成立,承包人于某与任某之间的用工关系,应视为申请人与任某建立的用工关系,申请人是法人企业,有用工权,用工主体应是申请人。故此,作出了维持被申请人作出的工伤认定的行政复议决定。
[评析]
本案中,申请人作为具有建筑资质证书的独立法人单位,将自己的资质证书出借给张某使用,张某以申请人的建筑资质对外签定合同,承揽建筑工程,因此,张某的建筑施工行为应视为申请人行为,其雇佣施工人员的行为及其产生的后果亦应归属于申请人。于某虽然在施工过程中承担结算款项、为施工人员分配劳动报酬的工作,但其不具备个体承包资质,也没有证据证明其从结算款项和分配劳动报酬中获得额外报酬,因此于某的行为应视为受雇管理施工人员。张某在此前为其他单位的施工中也雇佣了于某、任某等人,已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而不是临时雇工或转包行为。因此,决定被申请人认定为工伤,且应当由申请人承担本次工伤事故责任是正确的。
-
实际施工人借用企业的资质发生事故,出借人是否应承担法律责任
326人看过
-
工程违法发包出借资质业主及施工单位被判担责
215人看过
-
股东自己发生工伤企业要担责吗
332人看过
-
企业资质证书变更流程,什么是企业资质证书
341人看过
-
合伙企业发生合伙债务应当承担什么责任
222人看过
-
发生工伤后补保企业自担保险责任
202人看过
-
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应承担哪些责任?辽宁在线咨询 2022-10-25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情节严重的,吊销资质证书。对因该项承揽工程不符合规定的质量标准造成的损失,建筑施工企业与使用本企业名义的单位或者个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
建筑企业出借资质证书造成损失责任谁来担甘肃在线咨询 2022-11-02出借资质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和使用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擅自将资质证书出借给其他企业使用,该企业承揽工程后因所建工程不符合质量标准造成损失的,除了使用本资质证书的企业承担责任外,出借的建筑施工企业也要承担连带责任。相关法律可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
-
出借资质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和使用使用企业是否承担连带赔偿责任?福建在线咨询 2022-02-15出借资质证书的建筑施工企业和使用企业承担连带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如果建筑施工企业擅自将资质证书出借给其他企业使用,该企业承揽工程后因所建工程不符合质量标准造成损失的,除了使用本资质证书的企业承担责任外,出借的建筑施工企业也要承担连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六十六条建筑施工企业转让、出借资质证书或者以其他方式允许他人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的,责令改正,没收违法所得,并处罚款,可以责令
-
工伤发生事故企业应当怎么赔偿浙江在线咨询 2022-04-18企业工伤事故的赔偿流程:工伤索赔的整个流程:一、工伤报告程序用人单位为劳动者在工伤保险机构投了工伤保险的才有这个程序。二、工伤认定程序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亡)事故进行调查确定是否属工伤的程序,这是一般工伤必走第一步。但用人单位书面认可为工伤的,又没有投工伤保险的情况下,可以不走这一程序。三、工伤鉴定程序工伤鉴定是在申请工伤鉴定的职工被认定为工伤的基础上(即走完工伤认定程序后),在其医疗终结或
-
股东自己发生工伤企业要担责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7-24如果认定属于工伤,应当由用人单位从社会保险基金里面支付补偿给劳动者,工伤赔偿责任与是不是股东并无直接关系。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