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重庆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以下简称“统一高考”)实行“3+1+2”模式。“3”指全国统一考试语文、数学、外语(含听力,下同)3科;“1”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首选科目1科;“2”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再选科目2科。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中,物理、历史为首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1科报考;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科为再选科目,考生只能且必须选择其中2科报考。
贵州高考新政策
外来人员随迁子女可在贵州参加高考的六种情形:考生有贵州小学、初中、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12年,同时在贵州省小学、初中和高中学校毕业。考生有贵州省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3年,同时在贵州省高中学校毕业。其父亲(或母亲)在贵州省有合法稳定的职业和合法稳定的住所(含租赁),并按规定在我省连续居住、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含灵活就业人员)3年(居住证和参保时间的计算从考生高一年级秋季学期入学起,至高三年级毕业止)。考生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贵州6年,有贵州省初中、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6年,同时在贵州省初中和高中学校毕业。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贵州,考生有贵州省高中阶段完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3年,同时在贵州省高中学校毕业。考生父亲(或母亲)系驻黔部队现役军人或安置在贵州省的退役军人,考生及其父亲(或母亲)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贵州省,考生有贵州省高中阶段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1年,同时在贵州省高中学校毕业。考生父亲(或母亲)系经贵州省县级以上(含县级)组织、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按组织程序调入或录(聘)用到我省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考生户籍在高考报名截止前迁入贵州省,考生有贵州省高中阶段2年学籍并在学籍所在学校连续实际就读2年,同时在贵州省高中学校毕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十三条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组织和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帮助解决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困难,采取措施防止适龄儿童、少年辍学。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协助政府做好工作,督促适龄儿童、少年入学。
-
高考最新政策有哪些重要变化?
251人看过
-
重庆高考少数民族加分政策的合理性探讨
320人看过
-
重庆市最新契税政策
106人看过
-
云南省高考政策更新
389人看过
-
北京市最新高考政策
144人看过
-
重庆大学生就业新政策
376人看过
养老保险是劳动者在年老退出劳动岗位以后,由政府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项社会福利制度。 政府建立养老保险基金,并以税收优惠的形式负担部分费用,职工和用人单位按工资收入的不同比例,按月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费。... 更多>
-
-
云南省最新高考政策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17新高考模式,也就是“3+1+2”模式,除了学生必选的主科语数外三门科目以外,学生面对物理和历史必须2选1,其他的科目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或者是成绩进行选择。 1.不分文理科。理科数学和文科数学统一为一门。 2.外语一年考两次。英语有“两条命”,给了考生容错空间,同时也是挑战。 3.考试科目:3+3。语数外三门统一,数理化史地生6门选3门。
-
重庆市最新补贴政策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909年的标准(10年的标准还没出台):渝中区、大渡口区、江北区、沙坪坝区、九龙坡区、南岸区、北碚区、渝北区、巴南区每月为680元。万州区、黔江区、涪陵区、万盛区、长寿区、江津区、合川区、永川区、南川区、双桥区、綦江县、潼南县、铜梁县、大足县、荣昌县、璧山县每月为560元。梁平县、城口县、丰都县、垫江县、武隆县、忠县、开县、云阳县、奉节县、巫山县、巫溪县、石柱县、秀山县、酉阳县、彭水县每月为520元
-
重庆产假2022最新政策台湾在线咨询 2024-05-10重庆产假2022最新政策是产假一共有98天,其中产前假有15天。但是各地可在国家规定的产假期间外,给符合条件生育子女的职工增加假期,例如新疆省可给职工增加60天的假期,合计就是158天。但是对于特殊的人群,比如难产或者是双胞胎的女性,可能产假的时间会逐渐的延长。产假是在职的妇女产期前后的休假待遇,主要是从分娩前半个月就开始休息,一般等身体完全调整在良好的状态以后,可以恢复正常的上班。
-
广西异地高考新政策2022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4-05-10广西异地高考新政策2022如下:1、滞留考生须主动向考点所在地的县招生办报告滞留状态及滞留原因;2、滞留考生须立即返回考点所在地备考,如有特殊情况,须至少提前14天(5月24日前)返回考点所在地;3、返回后第一时间完成1次核酸检测,检测结果未出前不得随意流动;4、与共同生活居住人员做好考前连续14天两点一线的行程管理;5、与考生联系,告知防疫要求、确认返回安排等;6、因考生个人原因所致,后果自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