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条件是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10 20:01:39 500 人看过

一、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构成条件是哪些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

1、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的主体。

2、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均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等专用谍器材,因此在我国,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一般禁止持有、使用的物品,除非法律特别授权,持有、使用即为非法。

3、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在司法实践中,行为人实施这种窃听、窃照的行为,一般是出于某种非法的目的,有的则是出于好奇,不论行为为人出于何种目的和动机,都不影响本罪的成立。

4、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技术侦察工作中使用的重要手段。技术侦察,是指国家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规定,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侦破刑事案件,发现犯罪和查找罪证的措施。

二、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构成既遂怎么判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构成既遂的,可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符合下列条件:行为人实施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同时具备上述两个条件的,应当立案。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不予立案。

窃听别人隐私是属于违法的行为,但如果只是窃听隐私一般是不构成犯罪的,所以并不是犯法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隐私是自然人的私人生活安宁和不愿为他人知晓的私密空间、私密活动、私密信息。

第一千零三十三条除权利人明确同意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实施下列行为:

(一)以短信、电话、即时通讯工具、电子邮件、传单等方式侵扰他人的私人生活安宁;

(二)进入、窥视、拍摄他人的住宅、宾馆房间等私密空间;

(三)拍摄、录制、公开、窥视、窃听他人的私密活动;

(四)拍摄、窥视他人身体的私密部位;

(五)收集、处理他人的私密信息;

(六)以其他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八十四条 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2日 03:4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会怎样?
    非法使用窃听专用设备罪犯可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而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用窃听、窃取专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该罪是结果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该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非法使用窃听专用设备的罪犯可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使用窃听、窃取专用设备,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结果犯。未造成严重后果的,不构成犯罪。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成为主体。 非 法 使 用 窃 照 专 用 器 材 罪 定 罪 标 准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定罪标准:根据我国《刑法》第282条规定,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情节
    2023-09-05
    56人看过
  • 专用窃照器材罪如何构成非法销售?
    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要具备以下要件:1、本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怎么样量刑1、对犯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既遂的人的量刑是:涉及一般犯罪情节的,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销售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2、“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国家部门进行侦查、工作的专用工具,其生产、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销售均由国家严格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
    2023-07-05
    334人看过
  • 窃照器材罪的非法使用是否构成犯罪行为?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犯罪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新刑法对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罚标准?新刑法对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处罚标准为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要求行为人实施了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行为,并且必须造成严重后果。即本罪是结果犯,对于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则不构犯罪。《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023-07-06
    499人看过
  • 刑法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判罪标准?
    刑法对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定罪标准: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是指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即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考试作弊出现在哪部法律中考试作弊出现在我国刑法当中。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第二百八十四之一: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
    2023-03-08
    174人看过
  • 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法院会如何量刑?
    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量刑: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既遂的,一般处以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本罪属于结果犯,只有行为人违反国家有关法律规定,使用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结果的才构成本罪的既遂。一、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怎么构成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本罪的犯罪
    2023-03-08
    315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
    符合以下要件才构成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一)主体要件:主体是一般主体;(二)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只能是故意,过失不构成本罪;(三)客体要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四)客观要件: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既遂判多久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罪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7-06
    446人看过
  • 怎么样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
    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的构成要件为:1.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2.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会如何量刑?行为人的行为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法院的量刑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此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个人犯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
    2023-08-08
    263人看过
  • 非法生产专用窃照器材罪需要哪些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用来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的工具。这些工具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技术侦察,履行安全保卫工作不可缺少的手段,但是这些手段使用不当则会侵犯公民隐私、企业的商业秘密等。另外,秘密联络、截密等器材直接关乎国家安全利益,因此,对这些间谍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必须进行严格的管理。根据国家安全法和其实施细则的规定,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范围由国家安全部确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非法持有、使用窃听、窃照专用间谍器材,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生产、配售都应当由有关主管部门安排、批准。2.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生产、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生产、销售或者虽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生产、销售但擅自超计划生产、超范围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是国家安全部门进行侦查、保卫工作的专用工具,其生产、销售
    2023-02-13
    155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非法利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量刑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2-27
      对在公共场所偷拍和窃听恋人亲热,在公厕,澡堂偷窥偷拍,等等此类道德败坏的恶劣行为,我国目前的法律如何定罪?答复:你所咨询的行为,根据不同的情节和程度,有可能构成以下几种犯罪: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根据《刑法》第284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因此,“偷拍偷录”者,如果非法使用专用窃听、窃照器材,则违反法律规定,构成对社会管理秩
    • 非法使用窃听器(窃照) 专用器材罪量刑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01
      1、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量刑标准如下: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四条规定,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2022年构成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广东在线咨询 2022-11-10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 2.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3.主体为年满十六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人的自然人; 4.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 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究竟怎么判刑
      山东在线咨询 2022-06-25
      构成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罪的既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行为人如果非法使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并造成严重后果的,就可构成该罪,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 非法使用窃听器和窃照器罪都有哪些构成要件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14
      1、非法使用是指非法窃听、窃照。窃听、窃照专用器材是用来进行秘密监听、录音、拍摄影象的专用工具,所以非法使用是指用窃听、窃照专用器材进行非法窃听、窃照。 2、非法窃听是指非法使用窃听专用器材,秘密监听窃听对象的言谈、动静。 3、非法窃照是指行为人非法使用窃照专用器材偷拍、偷录他人活动或具他目标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