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判刑: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的,如果销售金额达到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侦查。
(一)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侦查要求。
公安机关经侦部门开展对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侦查工作,应紧密围绕该罪构成要件的四个方面,即要通过开展侦查工作,查清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的具体情况,从而证明犯罪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
(二)侦查要点
1、开展初查
(1)查清具保或报案的情况的管辖权限及罪种。某些举报或报案的情况不够刑事处罚标准,就应当及时移交工商或相关行政管理部门。此外,所举报或报案的情况不构成本罪,而应构成他罪,在初查阶段也应调查清楚。(2)对举报的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窝点进行实地勘察。
2、犯罪证据的收集
犯罪证据的收集是打击犯罪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直接决定了案件能否顺利破获和是否能够移送起诉。本罪的证据收集主要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伪劣产品。这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的物证,没有伪劣产品,行为人就不涉嫌犯罪或不涉嫌该种犯罪。(2)销售金额。销售金额的认定对本罪的定性相当重要,其是指生产者、销售者销售伪劣产品后得到的,没有扣除成本、费用、税收等的所有违法收入。(3)销售帐簿或原始单据凭证。通过对行为人的帐簿或原始单据凭证进行审查,不仅可以伪劣产品的流向和规模大小,而且可以从侧面印证销售伪劣产品的金额,同时,其本身也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的证据之一。
3、查获制假售假窝点的现场指挥。
要点如下:(1)指挥员(一般由现场领导担任)应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灵活指挥,尤其注意控制和抓获制假人员。(2)及时指挥和组织开展搜查和扣押工作,收集固定证据。(3)现场制作讯问笔录和其他工作应一并进行。
4、对犯罪嫌疑人的审讯。
在抓获犯罪嫌疑人以后,应当及时开展审讯工作。讯问犯罪嫌疑人应着重查明以下情况:生产伪劣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机器设备及生产过程;伪劣产品的成本、出售价格和销售金额;销售伪劣产品的上家及购买伪劣产品的下家;犯罪嫌疑人实施犯罪的动机和主观故意,区别是故意还是过失。
对于讯问应把握好以下几点:(1)案侦人员应在初步掌握案件基本情况和基本证据的前提下,理清讯问思路,有针对性地进行讯问。(2)要掌握讯问技巧。这就要求案侦人员要随时了解犯罪嫌疑人的心理状态和变化过程,与之打攻心战。在已掌握的犯罪证据的基础上,紧紧围绕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审讯。(3)追查上家、下家及在逃犯罪嫌疑人的下落。查找销售伪劣产品的上家就是查找伪劣产品的来源,查找购买伪劣产品的下家就是查找伪劣产品的流向。(4)注意挖掘未知线索。通过对案件的审讯,在某些情况下,是能够带出积案、隐案的。因而,案侦人员在讯问过程中,要密切注意犯罪嫌疑人的回答方式和内容,找到他案的蛛丝马迹,争取破获窝案。
5、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部门的联系。
如前所述,目前一定比例的案件线索来自于政府各行政执法部门的移送,因而加强与工商、技监、药监、卫生、烟草专卖等部门的配合和协调显得非常重要。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诸如:建立联络员、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实施案件会商机制等措施和办法,增大信息来源量和案件移送的质量,同各执法部门共同防范和打击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犯罪。
参考书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产品质量管理法规》、《工商行政管理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剖析及侦查对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
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百万元以上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是不是指伪劣产品
313人看过
-
伪劣商品生产销售罪
257人看过
-
伪劣产品销售罪能被判多少年?
297人看过
-
销售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判刑标准是怎么规定的
57人看过
-
销售伪劣产品既遂和未遂怎么定罪?买到伪劣产品怎么办
189人看过
-
伪劣产品销售罪量刑原则
486人看过
产品是指被人们使用和消费,并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任何东西,包括有形的物品、无形的服务、组织、观念或它们的组合。产品一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即核心产品、基本产品、期望产品、附加产品、潜在产品。 产品是“一组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 更多>
-
什么是伪劣商品?生产、销售、销售伪劣产品罪中的伪劣商品??新疆在线咨询 2022-03-12伪劣产品有广义、狭义两种含义。广义的伪劣商品如产品质量法中的规定。根据该法规定,伪劣商品是指生产、销售的商品,违反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其质量、性能达不到强制性标准的要求,或冒用、伪造商标、优质产品标志、认证标志、生产许可证,或失去了使用价值的物品。其特征是:一是伪劣商品包括了假冒商品,二是其法律责任既可能是刑事的,也可能是民事、行政的。狭义的伪劣商品是指作为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犯罪对象的伪劣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伪劣商品、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的犯罪构成界定广东在线咨询 2022-03-07本罪的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制度。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犯罪活动,已成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新形势下危害国计民生的一个突出问题,因而国家十分重视对生产、销售的商品质量的监督管理。如在产品质量法中,具体确定了产品质量监督管理的机构、职责和制度,规定了产品质量责任,并列举了构成犯罪的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的种种行为。这些规定对于加强产品质量的监督管理,明确产品质量责任,惩治生
-
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共犯怎么判刑, 销售伪劣产品罪的处罚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21涉嫌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共犯,《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不满200万元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0万元以上
-
产品销售伪劣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4-29销售伪劣产品罪,是指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达5万元以上的行为。我国《刑法》第140条规定,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金额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处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20万元以上不满50万元的,处2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50%以上2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50万元以上
-
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可以犯伪劣产品罪吗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02-20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四十条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二十万元以上不满五十万元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销售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二倍以下罚金;销售金额五十万元以上不满二百万元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