诽谤罪的犯罪处罚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一、网络造谣罪怎么处罚
我国现行《刑法》中没有造谣罪的规定,而是根据造谣行为的具体情况,分为诽谤罪、诬告陷害罪等。
1、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
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捏造事实诬告陷害他人,意图使他人受刑事追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以上均要求情节严重的才构成犯罪,如果只是给他人名誉造成不良影响的,是侵害名誉权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二、诽谤罪会判几年
诽谤罪一般是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一般情况下,本罪属告诉的才处理的,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
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构成要件如下:
1、本罪侵犯的客体与侮辱罪相同,是他人的人格尊严、名誉权,犯罪侵犯的对象是自然人;
2、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捏造并散布某种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3、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单位不能构成犯罪主体;
4、本罪主观上必须是故意,行为人明知自己散布的是足以损害他人名誉的虚假事实,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损害他人名誉的危害结果,并且希望这种结果的发生。行为人的目的在于败坏他人名誉。如果行为人将虚假事实误认为是真实事实加以扩散,或者把某种虚假事实进行扩散但无损害他人名誉的目的,则不构成诽谤罪。
三、被诽谤的报警有没有用
被诽谤的报警有用。
诽谤涉嫌诽谤罪,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实施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从而构成的犯罪。诽谤情节严重的,构成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构成犯罪诽谤罪处罚有几种
383人看过
-
犯有诽谤罪是治安处罚吗?
256人看过
-
构成诽谤罪的条件是什么,诽谤罪怎么处罚
458人看过
-
诽谤罪一般判多少年怎么处罚诽谤罪
105人看过
-
什么是诽谤罪怎样对诽谤罪量刑处罚
360人看过
-
怎样才算造成诽谤罪诽谤罪怎么处罚
449人看过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我国刑法规定的行为人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年龄划分。 根据规定,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应当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未满十六周岁的在犯故意杀人、强奸、抢劫等八大严重犯罪时,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低于十四周岁的无需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 更多>
-
什么是诽谤罪,诽谤罪如何处罚河南在线咨询 2022-01-25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所谓情节严重,主要是指多次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捏造事实造成他人人格、名誉严重损害的;捏造事实诽谤他人造成恶劣影响的;诽谤他人致其精神失常或导致被害人自杀的等等情况。诽谤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诽谤罪的诽谤罪在刑法中是怎样处罚的香港在线咨询 2023-09-26刑法对诽谤罪是按照以下标准判刑的: 通过信息网络实施第一款规定的行为,被害人向人民法院告诉,但提供证据确有困难的,人民法院可以要求公安机关提供协助。 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
2022年犯诽谤罪该怎么处罚云南在线咨询 2022-12-031、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2、涉嫌诽谤罪的,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
-
诽谤罪有哪些以及诽谤罪如何处罚浙江在线咨询 2022-05-2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第二款规定,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犯本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这里所谓“告诉的才处理”,是指犯诽谤罪,被害人告发的,法院才受理,否则不受理。“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例如,因诽谤引起被害人死亡
-
怎样认定诽谤罪,诽谤罪的处罚标准是什么,如何认定诽谤罪山西在线咨询 2022-04-09诽谤罪是指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足以败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为。 1.本罪客观上表现为捏造并散布某种事实,足以败坏他人名誉的行为。首先,必须有捏造事实的行为。所谓捏造,是指无中生有、凭空制造虚假事实。所捏造的事实,是有损对他人的社会评价的、具有某种程度的具体内容的事实。由于捏造事实,容易使人误信,因而对他人名誉的损害程度比侮辱更为严重。如果行为人散布的是有损他人名誉的真实事实,则不构成诽谤罪。其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