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只要你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的就可能判处缓刑。
一、什么是诈骗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因本法已于第193条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
二、诈骗罪构成条件
本罪往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
首先,行为人实施了欺诈行为。欺诈行为从形式上说包括两类,一是虚构事实,二是隐瞒真相,二者从实质上说都是使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的行为。欺诈行为的内容是,在具体状况下,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因此不管是虚构、隐瞒过去的事实,还是当下的事实与将来的事实,只要具有上述内容的,就是一种欺诈行为。如果欺诈内容不是使他们作出财产处分的,则不是诈骗罪的欺诈行为。欺诈行为必须达到使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对自己出卖的商品进行夸张,没有超出社会容忍范围的,不是欺诈行为。欺诈行为的手段、方法没有限制,既可以是语言欺诈,也可以是动作欺诈(欺诈行为本身既可以是作为,也可以是不作为,即有告知某种事实的义务,但不履行这种义务,使对方陷入错误认识或者继续陷入错误认识),行为人利用这种认识错误取得财产的,也是欺诈行为。根据刑法第300条规定,组织和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骗取财物的以诈骗罪论处。
其次,欺诈行为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是行为人的欺诈行为所致,即使对方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诈行为的成立。在欺诈行为与对方处分财产之间,必须介入对方的错误认识。如果对方不是因欺诈行为产生错误认识而处分财产,就不成立诈骗罪。欺诈行为的对方只要求是具有处分财产的权限或者地位的人,不要求一定是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行为人以提起民事诉讼为手段,提供虚假的陈述、提出虚伪的证据,使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从而获得财产的行为,称为诉讼欺诈,但不成立诈骗罪(详见最高人民检察院法律政策研究室2002年10月14日《关于通过伪造证据骗取法院民事裁判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如何适用法律问题的答复》)。
再次,成立诈骗罪要求被害人陷入错误认识之后作出财产处分。财产处分包括处分行为与处分意思,作出这样的要求是为了区分诈骗罪与盗窃罪。处分财产表现为直接交付财产,或者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或者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行为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该财物的,也应以诈骗罪论处。但是,向自动售货机中投入类似硬币的金属片,从而取得售货机内的商品的行为,不构成诈骗罪,只能成立盗窃罪。
最后,欺诈行为使被害人处分财产后,行为人便获得财产,从而使被害人的财产受到损害。根据刑法第266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才构成犯罪。根据2010年11月24日最高人民检察院第十一届监察委员会第49次会议通过最新司法解释,诈骗罪的数额较大,以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为起点。诈骗未遂,情节严重的,也应当定罪并依法处罚。
欺诈行为的方法没有限制,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这种错误必须达到一般人能够产生错误认识的程度,被害人陷入错误后对财产作出错误的处分,诈骗罪缓刑判决书标准是法院判决犯罪人的刑期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的只有其中一项符合缓刑的不予执行缓刑。
-
诈骗罪量刑标准,诈骗罪缓刑的缓刑标准是什么?
50人看过
-
缓刑标准与个人诈骗罪的判决
189人看过
-
能否被判缓刑?——关于保险诈骗罪缓刑的相关问题
123人看过
-
团伙诈骗刑罚:关于缓刑执行的标准
479人看过
-
诈骗罪缓刑标准:缓刑条件有哪些
354人看过
-
诈骗罪缓刑判决书的内容有哪些?
398人看过
缓刑是一种刑罚执行方式,是指对触犯刑律,经法定程序确认已构成犯罪、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人,先行宣告定罪,暂不执行所判处的刑罚。 由特定的考察机构在一定的考验期限内对罪犯进行考察,并根据罪犯在考验期间内的表现,依法决定是否适用具体刑罚的一种制度... 更多>
-
诈骗罪量刑标准,诈骗罪缓刑的缓刑标准是什么?湖南在线咨询 2021-06-29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一)未退赃或退赔的; (二)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有第一百三十一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通过上文的解答,相信大家此时已经比较清楚法律中是如何规定诈骗罪的刑期的吧。其中不仅自然人可以构成诈骗罪,单位同样也是可能成为诈骗罪的犯罪主体的。另一方,我国对诈骗罪的处罚最高可以达到无期徒刑,同时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
诈骗罪的缓刑多长时间判决书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081、诈骗罪缓刑判决,如果是一审判决书,超过10日上诉期就生效。如果二审判决,作出判决后生效。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第十条?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两审终审制。 第二百二十七条?被告人、自诉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有权用书状或者口头向上一级人民法院上诉。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可以提出上诉。 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和他们的法定代理人,可以
-
诈骗罪判刑以及缓刑要不要处罚金贵州在线咨询 2022-05-04诈骗罪判刑以及缓刑要不要处罚金:只要构成诈骗罪,不管是判实刑还是缓刑,都必须同时判处附加刑罚金的。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共同诈骗缓刑判决安徽在线咨询 2022-04-25犯诈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只要你的刑期为3年以下有期徒刑(数罪并罚时决定执行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3年的情况下,若其中一罪有判处缓刑的量刑,应附加吸收原则,使缓刑不再执行)、拘役的就可能判处缓刑
-
关于诈骗罪的判缓刑有什么限制?重庆在线咨询 2023-12-08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适用缓刑: 1、未退赃或退赔的。 2、未主动接受财产刑处罚的。 3、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4、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5、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