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院寄了传票回老家,老家没人签收怎么办
法院传票找不到人签收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来进行送达,具体包括留置送达、邮寄送达、公告送达等等。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送达诉讼文书,应当直接送交受送达人。受送达人是公民的,本人不在交他的同住成年家属签收;受送达人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应当由法人的法定代表人、其他组织的主要负责人或者该法人、组织负责收件的人签收;受送达人有诉讼代理人的,可以送交其代理人签收;受送达人已向人民法院指定代收人的,送交代收人签收。受送达人的同住成年家属,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负责收件的人,诉讼代理人或者代收人在送达回证上签收的日期为送达日期。
二、收到传票是不是已经立案了
是的。被人起诉的,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收到法院传票。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
三、法院发出传票后多长时间开庭
民事诉讼法对审理期限分两种情况,一种是普通程序,针对案情相对复杂的。另一种是简易程序,适用案件相对简单,事实清楚,争议不大的。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七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五日内将起诉书副本发送被告,被告在收到之日起十五日内提出答辩状。被告提出答辩状的,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之日起五日内将答辩状副本发送原告。被告不提出答辩状的,不影响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在开庭三日前通知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公开审理的,应当公告当事人姓名、案由和开庭的时间、地点。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2021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七章 期间、送达 第一节 期间 第八十五条 期间包括法定期间和人民法院指定的期间。\n期间以时、日、月、年计算。期间开始的时和日,不计算在期间内。\n期间届满的最后一日是法定休假日的,以法定休假日后的第一日为期间届满的日期。\n期间不包括在途时间,诉讼文书在期满前交邮的,不算过期。
-
传票寄到老家了,多久开庭
239人看过
-
网贷法院传票寄到家了
278人看过
-
传票邮寄到家里了家里没有人能否代收
407人看过
-
老婆六年没回家了怎么办
147人看过
-
法院传票会不会寄给家属?
409人看过
-
邮寄法院传票不收会退回吗
100人看过
-
法院发传票到老家、哥哥钱人家钱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13第一,当法院给你送达传票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最好要签收,因为不管你是否签收传票,之后的诉讼程序依然会照常进行,你没有签收传票的话,之后的诉讼对你不利,一句话,积极应诉,避免消极殆战 第二,签收传票之后,一定要 第一时间亲自到发出传票的法院去了解案情,因为你是当事人,有权查看对方当事人针对你的起诉状以及提交的相关证据材料,这个很重要,因为你要应诉甚至反诉一定要针对对方的证据来反驳。 第三,从法
-
法院传票已到老家爸那儿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14第一,当法院给你送达传票的时候,如果没有特殊原因,最好要签收,因为不管你是否签收传票,之后的诉讼程序依然会照常进行,你没有签收传票的话,之后的诉讼对你不利,一句话,积极应诉,避免消极殆战 第二,签收传票之后,一定要 第一时间亲自到发出传票的法院去了解案情,因为你是当事人,有权查看对方当事人针对你的起诉状以及提交的相关证据材料,这个很重要,因为你要应诉甚至反诉一定要针对对方的证据来反驳。 第三,从法
-
家里收到法院传票当事人不在家怎么办陕西在线咨询 2024-04-26家里收到法院传票当事人不在家,可以交给他的成年家属或者所在单位的负责人员代收。收件人本人或者代收人拒绝接收或者拒绝签名、盖章的时候,送达人可以邀请他的邻居或者其他见证人到场,说明情况,把文件留在他的住处,在送达证上记明拒绝的事由、送达的日期,由送达人签名,即认为已经送达。一般是法院会采取便民原则通知到家人的,事先会通知,不会直接进行邮寄。要做的是先去当地法院立案庭询问是否有此传票记录。
-
外地人在老家可以回老家办理法院手续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7协议离婚,带本人的户口簿、身份证、本人的结婚证、双方当事人共同签署的离婚协议书,双方可以到双方户籍所在地任意一方民政部门婚姻登记处办理离婚手续。诉讼离婚原告必须带本人身分证、结婚证和离婚起诉书到被告户籍所在地或经常住居地法院申请诉讼离婚。
-
老婆三年没回家了怎么办河北在线咨询 2022-10-27法律规定,夫妻双方分居两年以上是可以请求离婚的,您现在是想离婚吗离婚涉及到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等一系列问题,你最好尽快解决,以免您的权益受损,为了更好的为您提供法律上的帮助,建议来电进行详细咨询,以便给您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