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回避流程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5-04 07:04:29
481 人看过
在法庭审判开始以后,审判长应首先向当事人告知申请回避权,然后由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行使这一权利。
只有这样,符合法定回避情形的审判人员、公诉人等才能被排除出法庭审判过程。
刑事诉讼法有关审判阶段适用回避的规定,既适用于第一审流程,也适用于第二审流程和再审流程。
《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
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也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
(二)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四)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法定诉讼回避事由
80人看过
-
什么是刑事回避诉讼?
223人看过
-
回避法是否适用于刑事诉讼
318人看过
-
在诉讼过程中刑诉法警需要回避吗?
384人看过
-
刑事诉讼回避的申请、审查
106人看过
-
回避程序(刑事)
66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
词条
#法律综合知识
最新文章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刑事诉讼法警察回避吗?回避有什么规定?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16第四十四条审判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自行回避,当事人有权用口头或者书面方式申请他们回避: (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近亲属的; (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本案当事人、诉讼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对案件公正审理的。 审判人员接受当事人、诉讼代理人请客送礼,或者违反规定会见当事人、诉讼代理人的,当事人有权要求他们回避。 审判人员有前款规定的行为的,应当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法院如何在刑事诉讼中回避?香港在线咨询 2022-07-22我国《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的回避,应当分别由院长、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决定;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
-
在诉讼过程中刑诉法警需要回避吗?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07诉讼过程中刑诉法警如果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的近亲属的;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与本案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案件的就需要回避。
-
刑事诉讼法关于回避的条件是什么,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回避条件有哪些台湾在线咨询 2022-02-10《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回避的条件是: (1)是本案的当事人或者是当事人近亲属的。 (2)本人或者他的近亲属和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主要是指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或者他们的近亲属与本案处理结果存在法律上的利害关系,因而也可能影响案件客观公正地审理。所以他们应当回避,不再参与案件的处理。 (3)担任过本案的证人、鉴定人、辩护人、诉讼代理人的。由于他们在案件中曾有过这样的身份,执行过或履行过一定的任务
-
对方要求回避,刑事诉讼法回避决定权是什么?陕西在线咨询 2022-08-09回避决定权是决定是否批准回避和更换办案人员及有关人员的权力。由人民法院院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上述规定,适用于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人民法院院长的回避,由本院审判委员会决定。检察长和公安机关负责人的回避,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