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中止与犯罪终了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19 14:47:00 342 人看过

一、犯罪中止与犯罪终了的区别体现在哪些方面

犯罪中止与犯罪终了的区别主要体现以下几个方面:

1、两者法律效力不同:中止只是暂时终结了本次程序,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相反,终止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

中止可以再次申请执行,不受申请执行期限的限制。终止是停止执行程序,以后不再恢复。

3、产生条件不同

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殊情况,人民法院需要暂时停止执行程序。终止是执行过程中,由于出现某些特殊情况,执行工作无法继续进行或没有必要继续进行的。

4、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十四条【犯罪中止】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

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二、犯罪中止必须具备的条件

1、必须在犯罪过程中停止犯罪

(1)犯罪中止只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只能发生在犯罪预备、犯罪实行和实行终了之后犯罪结果发生之前的过程中。

(2)犯罪中止就是在犯罪完成之前停止的意思,所以犯罪完成之后,自动恢复或自愿赔偿损失,都不能认为是中止,而应当负犯罪既遂的刑事责任。

2、必须自动地中止犯罪或自动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1)所谓自动地中止犯罪,就是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停止可以进行下去的犯罪活动,它表现为行为人自己有可能完成犯罪的情况下,自动停止犯罪的进行。

(2)如果行为人受到阻碍或感到恐惧认为自己已不能完成犯罪而停止犯罪的进行,就不是自动中止犯罪,而是被迫停止犯罪,因而不是犯罪中止,而是犯罪预备或犯罪未遂。

3、必须彻底地停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

(1)所谓彻底地停止犯罪,就是行为人打消了完成该种犯罪的念头而不再实施该种犯罪。

(2)否则,如果是行为人感到时机不利,暂时停止进行犯罪而等到适当时机再实施,那就不是彻底地停止犯罪,而是犯罪进行的暂时中断。

4、违法主体在落实犯罪行为的过程之中,若是由于害怕受到刑事处罚等原因,主动方放弃继续落实犯罪行为的,可能会满足犯罪中止的要件。而对于特定的刑事案件,一旦司法机关介入,之后法院或者是检察院审查并宣判后,才意味着该案件终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25日 02:5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犯罪中止相关文章
  • 怎样区别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
    一、怎样区别犯罪预备与犯罪中止1、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已经正式开始实施犯罪。犯罪预备是指做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还未正式实施犯罪。2、停止的时间点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犯罪着手之前开始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时候;而犯罪中止则是在犯罪既遂之前的任何时间段中都可以发生。3、二者停止的原因不一样。犯罪预备是由于意志以外的因素而造成的,而犯罪中止是由于行为人自己自动放弃犯罪而造成的。前者是“欲而不能”而后者是“能而不欲”。我国现行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这是一条精练概括性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往往会遇到许多棘手的问题。犯罪中止往往和犯罪既遂、未遂等停止形态有复合之处,单根据法条的规定是难以准确认定的,需要对犯罪中止的构成要件有一个
    2024-01-22
    139人看过
  • 主犯与首要分子的区别表现在哪些方面?
    主犯和主要分子的区别在于:1、主犯是根据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来划分的,与从犯相对而言;2、主犯必须有从犯,但有些共同犯罪不区分主犯和从犯;3、主要分子是在组织、策划、指挥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主犯和主要分子是不同角度的法律定义。虽然有时有一定的重叠,但不能直接等同,也不需要刻意联系。首要分子是不是就是主犯首要分子是不是就是主犯呢?根据我国刑法规定,首要分子是指在犯罪集团或者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而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主犯不一定都是首要分子,首要分子也不一定都是主犯,它们之间不是一一对应关系。理由是:(一)主犯是根据犯罪分子在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来划分的,是与从犯相对而言的。在犯罪集团或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等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如果刑法同时追究其他参加者的刑事责任,那么他们既是主犯又是首要分
    2023-07-17
    134人看过
  • 洗钱犯罪的国际性体现在哪些方面
    洗钱犯罪通常是将款项运往国外操作的,世界也联合成立反洗钱的组织。我国是否加入了国际性的反洗钱国际组织我国近年来在反洗钱国际合作取得明显进展,在加入有关反洗钱国际组织和开展双边、多边国际合作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效,为国际反洗钱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2004年10月,中国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塔吉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白俄罗斯共同作为创始成员国成立了“欧亚反洗钱与反恐融资小组”(EAG)。2002年以来,公安部、中国人民银行在其它部门的支持下,为我国加入“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简称FATF)做了大量工作。目前金融行动特别工作组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反洗钱国际组织,这一组织于1989年由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发起成立,是一个政府间的国际组织,目前共有36个成员、20多个观察员。2005年1月,我国正式成为了该组织(简称FATF)的观察员。目前,中国已成为FATF的正式成员。行政法律法规中反洗钱的内容有1.第
    2023-06-03
    399人看过
  • 预备犯罪与犯罪中止可以区别吗
    犯罪预备和犯罪中止构成犯罪。根据《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一、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是什么犯罪中止的三个特征如下:1、犯罪中止的时间性特征,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即在开始实施犯罪行为之后、犯罪呈现结局之前均可中止,犯罪中止既可以发生在预备阶段,也可以发生在实行阶段;2、犯罪中止的自动性特征,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地中止犯罪,这里的自动中止必须是彻底的,成立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3、犯罪中止的有效性特征,犯罪中止是行为人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3-04
    329人看过
  • 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是哪些
    一、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是哪些犯罪客体,是指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犯的社会关系。犯罪客观方面是指《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而为成立犯罪所必须具备的客观事实特征。二、什么是犯罪对象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犯罪客体。相同的犯罪对象,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如公共汽车被破坏,这一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犯罪客体,可以是公共安全的社会关系(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犯罪行为所侵害的人或物。体现犯罪客体。相同的犯罪对象,可以体现不同的犯罪客体。如公共汽车被破坏,这一犯罪对象所体现的犯罪客体,可以是公共安全的社会关系(在行驶中被破坏),也可以是公共财产所有权的社会关系(在车库中被破坏)。有些犯罪没有犯罪对象,如脱逃罪;有些犯罪的犯罪对象只限于特定的对象,如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只能是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刑法理论通常将犯罪客体分为一般客
    2023-04-20
    398人看过
  • 犯罪中止在罪名上怎么体现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预备中止和实行中止行为人在犯罪预备的过程中,着手实行犯罪之前而停止实施犯罪行为的,属于预备形态的中止。当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在实行犯罪的过程中中止犯罪行为的,是犯罪实行形态的中止。例如甲携带凶器去杀乙,路上遇到几名治安联防队员,治安联防队员并不知道甲的目的,走了。后来,甲内心悔悟,打消了杀人的意念,返回家去,因而未着手实行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预备阶段的中止。实行阶段的中止,是指在犯罪的实行过程中,自动地中止了实行行为。例如,甲在杀乙的过程中,见乙痛苦呻吟的惨状,产生了怜悯之心,中止了杀人行为。甲的行为构成实行阶段的中止。又如,甲携带凶器拦路抢劫,黑夜中遇到乙便实施暴力,乙发现是自己的熟人甲,便喊甲的名字,甲一听便住手,还向乙道歉说:“对不起,认错人了。”甲的行为属于实行阶段的犯罪中止。终了中止和
    2023-01-20
    91人看过
  • 毒品犯罪中共同犯罪与同时犯的区别在哪
    浅议毒品犯罪中共同犯罪与同时犯的区别律师解答:毒品犯罪是严重的刑事犯罪,它不仅危害社会管理秩序,而且严重地摧残人们的身心健康,还会引发其他犯罪产生。因此,打击毒品犯罪是我们刑事审判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近几年,毒品犯罪呈上升趋势,为了准确而有效地打击毒品犯罪,笔者就毒品犯罪中的共同犯和同时犯的区别谈一下看法,以供商榷。刑法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从此来看,共同犯罪在主观方面,各共同犯罪人都必须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也就是对某一犯罪的结果的发生,都抱着希望和放任的态度,其犯意为各被告人之间相互沟通,每个人单独的犯意及意志,由于共同的期望和放任使之联结成为一个整体的故意,这个整体的故意就是针对某同一的犯罪结果,这种共同故意的形成是可以发生在犯罪过程的各个阶段,也就是共同犯罪在犯罪预备、实施中都可形成,既可是在犯罪预谋共同商议,亦可在实行过程中,达成相互配合默契,从而使一犯罪结果得以
    2023-12-09
    442人看过
  •  犯罪终止与中止:两者差异何在?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已经完成整个犯罪行为,并造成了犯罪结果的发生,但主观意志却放弃了犯罪行为。与犯罪未遂不同,犯罪中止是主动放弃犯罪行为,而犯罪未遂则是因为犯罪分子意志力不足或犯罪手段受阻等原因而未能完成犯罪。在犯罪过程中,由于个人因素,部分犯罪行为被中止。犯罪终止,是犯罪分子已经完成整个犯罪行为,并造成了犯罪结果的发生。区别是:1,犯罪未遂不是实施犯罪人的主观意志停止犯罪的,而犯罪中止则是主观意志放弃犯罪行为的;2,犯罪终止与犯罪未遂都是主观意志支配下实施犯罪行为的,只不过前者已经完成犯罪的整个过程,而后者是实施到一部分不得不停止下来。 犯 罪 中 止 与 犯 罪 未 遂 的 差 异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主要在于主观状态和法律后果两个方面。在主观状态上,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但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而犯罪中止则是指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
    2023-10-03
    270人看过
  • 犯罪实行终了与犯罪既遂的区别有吗?
    一、犯罪实行终了与犯罪既遂的区别有吗犯罪实行终了与犯罪既遂两者是有区别的;犯罪的终了是犯罪嫌疑人犯罪行为实施完毕,可分为实施终了的犯罪和未实施终了的犯罪。如盗窃嫌疑人使尽了所有方式都没能打开保险柜,构成犯罪未遂属于实施终了的未遂;盗窃时没等打开保险柜就被抓获,属于未实施终了的犯罪未遂。犯罪既遂是行为人实施的行为已经具备了某种具体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也就是说,只要犯罪构成四要件: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齐备,那么就构成了犯罪既遂。二、犯罪既遂的形式有哪些根据刑法分则各种犯罪构成的具体规定和刑法的一般理论,犯罪的既遂有以下几种形式:1、行为犯。也称举止犯,是行为人只要实施了刑法规定的某种行为,即已构成既遂的犯罪。2、结果犯。是行为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必须发生了法定的结果,才构成既遂的犯罪。3、举动犯。也称为即时犯,是指按照法律规定,行为人一着手犯罪实行行为即告完成和完全符合构成要件,从而
    2023-04-18
    171人看过
  • 从哪些方面判断犯罪中止
    从以下这些方面判断犯罪中止: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2、行为人客观上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而不能发生在犯罪过程之外。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犯罪中止多次会从重判刑吗?犯罪中止多次不会从重判刑。因为犯罪中止是行为人自动放弃停止本次的犯罪,或者自行采取了有效制止犯罪后果发生的行为。对于已经进行犯罪中止的犯罪分子来说,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可以免除处罚;造成了损害的,也应当减轻处罚,所以即使是犯罪中止多次也不会从重判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四条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2023-07-22
    135人看过
  • 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
    一、故意犯罪停止形态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认定时的区别(一)发生的时间不同。犯罪未遂发生在已经着手实施犯罪以后,犯罪预备阶段不存在犯罪未遂。犯罪中止则要求必须在犯罪过程中放弃犯罪,即在实施犯罪预备或者在着手实施犯罪以后,达到即遂以前放弃犯罪,均能构成犯罪中止。(二)未能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在犯罪未遂中,犯罪未能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犯罪的实际结果违背行为人的本意,即欲为而不能为。在犯罪中止中,行为人出于自己的意志而主动放弃当时可以继续实施和完成的犯罪,即能为而不为。这是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根本区别。(三)行为结果不同。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未逞,是指行为人没有完成某一犯罪的全部构成要件,并不等于不发生任何损害结果。犯罪中止要求行为人必须彻底地放弃犯罪。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犯罪中止还要求行为人必须有效地防止他已经实施的犯罪行为之法定犯罪结果的发生。(四)刑事责任不同。根据我国刑
    2023-04-13
    425人看过
  •  刑法中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及解析
    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包括发生时机、原因、行为结果和刑事责任等方面。中止发生于犯罪过程中,未完成犯罪的原因是行为人意志主动放弃犯罪或自动有效预防犯罪结果,行为结果是未发生犯罪结果,刑事责任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减轻。未遂犯则是在犯罪完成前,发生于犯罪开始实施后,未完成犯罪的原因是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行为结果是犯罪失败,刑事责任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减轻。犯罪中止和犯罪未遂的区别在于,犯罪中止发生于犯罪过程中,而犯罪未遂则是在犯罪完成前。犯罪未遂发生在犯罪开始实施后;2、未完成犯罪的原因不同,犯罪中止时,行为人出于意志主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预防犯罪结果。在犯罪未遂中,犯罪失败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之外的原因;3、行为结果不同,犯罪中止是指行为人放弃犯罪,犯罪结果未发生。犯罪未遂的结果是犯罪失败,并不意味着没有任何损害;4、刑事责任不同,未遂犯可以比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中止犯不造成损害的,免除处
    2023-09-03
    258人看过
  • 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一、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1、犯罪对象与犯罪客体的联系与区别如下:(1)联系。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物是具体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作为犯罪对象的具体人是具体社会关系的主体或参加者;犯罪分子的行为作用于犯罪对象,就是通过犯罪对象即具体物或者具体人来侵害一定的社会关系的;(2)区别:犯罪客体决定犯罪性质,犯罪对象则未必;犯罪客体是任何犯罪构成的必要要件,犯罪对象则仅仅是某些犯罪的必要要件。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二百六十三条【抢劫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抢劫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一)入户抢劫的;(二)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的;(三)抢劫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四)多次抢劫或者抢劫数额巨大的;(五)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的;(六)冒充军警人员抢劫的;(七)持枪抢劫的;(
    2023-08-09
    362人看过
  • 区分犯罪未遂和犯罪中止在于哪些
    一、犯罪未遂——欲达目的而不能犯罪未遂是指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情形。刑法第23条第1款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一)犯罪未遂具备三个特征:1、已经着手实行犯罪;2、犯罪未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原因。即行为人认识到客观上可能继续实施犯罪或者可能既遂,但自愿放弃原来的犯罪犯罪意图。3、中止的客观性;4、中止的有效性。犯罪中止,必须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的犯罪结果,否则就不成立犯罪中止。犯罪中止的成立并不要求没有发生任何犯罪结果,而是没有发生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结果。我国《刑法》第24条规定:“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刑法第24条第1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中止犯罪或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发生的,是犯罪中止。”(二)构成犯罪中止,必须具备三个条件:1
    2023-02-06
    88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量刑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犯罪中止构成犯罪,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犯罪中止是指: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 更多>

    #犯罪中止
    相关咨询
    •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什么概念与犯罪构成的区别在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2-13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是刑法中两个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从他们的区别看:首先,犯罪概念与犯罪构成所表述的内容不同。犯罪概念着重表述的是一切犯罪所具有的最基本的社会政治本质和危害本质,从宏观上认识一切犯罪的共同属性。而犯罪构成则着重表述的是犯罪的规格和标准,从微观上确定某一具体行为是否具备某种犯罪的特征;其次,二者的作用不同。犯罪概念为人们提供了犯罪与其他非犯罪的社会现象区别的原则界限,而犯罪构成则是
    • 犯罪既遂跟犯罪中止咋办,犯罪既遂与犯罪中止区别是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7-29
      犯罪的中止和未遂是两个概念,它们均属于故意犯罪的形态类型,极易混淆。如何区分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在刑法理论界似乎已成定局,而在司法实践中关于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溯及理论上的争议有悖于法治的基本精神。犯罪中止、犯罪未遂作为犯罪的未完成形态,并不具备刑法所规定的某一犯罪构成的客观要件,因而如何正确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对行为进行正确地定性和量刑,在司法实践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犯罪形态 要区别犯
    • 不属于犯罪中止的是啥,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的区别是哪些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4-01
      犯罪中止,是指犯罪分子在实施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的发生的行为。犯罪中止,必须有两个要件,第一是自动中止犯罪,第二是有效防止犯罪结果发生。 在本案中,就要看医院的过失是否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原因 如果医院的轻微过失并不是导致被害人死亡的原因,死亡已经不可逆转,那么不构成犯罪中止—— 如果医院的过失已经严重影响到被害人的生死,那么其行为构成犯罪中止 需要说明的是一般情况下,
    • 犯罪预备的含义是什么,犯罪预备与准备犯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14
      所谓犯罪预备,是指犯罪分子为了实行犯罪,事先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已经进行犯罪的预备,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着手实行犯罪的,是预备犯。犯罪预备具有以下特征: 1、从客观方面来看,必须具有犯罪预备行为,即具有准备犯罪工具、制造犯罪条件的行为。所谓准备犯罪工具,就是指搜取供实行犯罪使用的各种物品。所谓制造犯罪条件,是指除准备犯罪工具以外的为进一步实施犯罪提供便利的行为,其中包括: (1)策划
    • 绑架前中止行动了,犯罪中止与不构成犯罪哪些区别呢?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7-29
      (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