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同上签字可能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高管、经理等其它管理人员。具体应以合同内容为准,一般情形下该类合同会有公司的公章。公司的人员获得公司的授权可以签订授权范围内的合同。
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
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
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不得对抗善意相对人。
第六十二条第一款规定,法定代表人因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法人承担民事责任。
一、法定代表人是指什么
法定代表人指依法律或法人章程规定代表法人行使职权的负责人。我国法律实行单一法定代表人制度,一般认为法人的正职行政负责人为其唯一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与公司法人在内部关系上也往往是劳动合同关系,因此法定代表人属于雇员范畴。但在对外关系上,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开展民事活动时,其与法人之间并非代理关系,而是代表关系,且其代表职权来自法律的明确授权,故不另需法人的授权委托书。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法定代表人依照公司章程的规定,由董事长、执行董事或者经理担任,并依法登记。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应当办理变更登记。
二、法定代表人执行职务造成他人损害案例
1、法人代表实施的行为时职务行为,即法人代表行使职务的行为,是履行职责的活动,与法人代表的个人行为相对应。
2、有发生造成他人损害的结果。
3、执行职务时存在过错。
4、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
法人对法定代表人所实施的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是该行为属于履行法人职务的行为。因此,判定是否构成职务侵权并进而将责任效果转由法人承受的基础,是区分法定代表人的侵权行为是职务行为还是个人行为。对此,首先需要重新审视法定代表人权限来源的代表说与代理说及其关系。传统观点认为,法定代表人的权限来源于法律授权,即此处的代表权具有“法定代理”权的内涵效果。法定代表人以外的其他工作人员的职务权限则基于商事代理制度原理,源自法人意志机关的授权。
除需评价该行为是否符合法人目的事业等一般标准外,还要看法人章程或内部决议是否存在对法定代表人权限范围的限制,以及相对人是否客观上善意不知晓该权限限制的具体内容。
-
什么人可以在公司公司合同上签字和盖章?
133人看过
-
什么人能在合同上签字
153人看过
-
哪些公司人员会在合同上签字?
120人看过
-
一个公司转让的合同上是什么人签字的
273人看过
-
合同上不是本人签的字,在法律上
495人看过
-
签字是否在合同公章上必要?
475人看过
合同内容是指合同中约定的各项权利和义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双方当事人的基本信息、身份、地址、联系方式等;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或报酬等; 3、履行期限、地点、方式等; 4、违约责任和解决争议的方法等。 除此之外,合同还可... 更多>
-
香港公司签合同,老外没有签字,合同上签的是个人的名字,合法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1-201、如果在合同上签名的这个香港公司老外,是香港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虽然只有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签字,未加盖单位印章,只要该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在相关注册登记上作了登记,对外就具有公示力,其代表单位签订相关合同与协议的行为理应视为单位的行为,单位应对此承担民事责任。 2、如果该老外是部门负责人,只有单位的委托授权文书,该合同才生效。一般来说,单位的部门负责人都是由公司内部任命,不在注册登记信
-
-
在试用期内,公司是否会在劳动合同上签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1根据相关规定,试用期期间必须签署劳动合同。在建立雇佣关系之初,雇主和员工应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已经确立了劳动关系,却未能及时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则必须在正式开始雇佣周期之后的第一个月内完成书面劳动合同的签订。对于那些自雇佣之日起到满一年后仍未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雇主,应该向员工支付双倍的每月薪资。 若自雇佣之日起一个月内,经过雇主的书面告知,员工仍然未与雇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雇主应书面通知员工
-
公司合同和经办人签字的是谁西藏在线咨询 2023-01-01在合同上签字可能是公司法定代表人、高管、经理等其它管理人员。具体应以合同内容为准,一般情形下该类合同会有公司的公章。公司的人员获得公司的授权可以签订授权范围内的合同。根据2021年生效的《民法典》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依照法律或者法人章程的规定,代表法人从事民事活动的负责人,为法人的法定代表人。法定代表人以法人名义从事的民事活动,其法律后果由法人承受。法人章程或者法人权力机构对法定代表人代表权的限制,
-
在公司签了合同不给我签字有什么后果?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05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是法律强制性规定必须签的;双方签订劳动合同后,可以把约定的待遇等写入,避免以后发生争议。并且劳动合同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劳动者发生工伤等时,可以作为证据。用人单位不给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投诉,要求给劳动者一份。《劳动合同法》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