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解除劳动合同赔偿上限为:月工资的2倍。
《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规定,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最长不超过12个月。因此这里的最高赔偿就是24个月的赔偿金。
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支付经济补偿的标准按职工月平均工资三倍的数额计算,向其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过十二年。
一、职工离职补偿金一直不发怎么办?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职工离职的经济补偿金一直不发的,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维权。仲裁不成的可以提起诉讼。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主动离职就没有补偿金吗?
劳动者要注意的是,劳动者主动提出解除劳动合同没有经济补偿金的情况不能一概而论。劳动者自愿辞职不能享受经济补偿金,但被迫辞职的能要求经济补偿金。劳动法规相关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的,迫使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支付劳动者的报酬和经济补偿金,并可支付赔偿金:
1,以暴力威胁或非法限制人身自由的手段强迫劳动的;
2,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报酬或提供劳动条件的;
3,克扣或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4,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报酬的;
5,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
45岁以上解除劳动合同最低赔偿金是多少
425人看过
-
劳务合同和劳动合同的赔偿金额相差多少?
139人看过
-
不签劳动合同如何赔偿,赔偿多少
232人看过
-
没签劳动合同被辞退的给劳动者多少赔偿金
169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多少次会转为无期限
244人看过
-
劳动合同违约金是怎样的赔偿标准上限
480人看过
劳动争议调解是指在劳动争议发生后,由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争议进行调解的过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通常由用人单位或工会组织派代表组成,也可以由第三方机构组织成立。 在调解过程中,律师可以作为调解员参与调解过程,为当事人提供法律帮助和指导,帮助当... 更多>
-
劳动合同无固定期限,最多有多少赔偿金额台湾在线咨询 2022-08-15第十四条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无确定终止时间的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可以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有下列情形之一,劳动者提出或者同意续订、订立劳动合同的,除劳动者提出订立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外,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 (一)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的 (二)用人单位初次实行劳动合同制度或者国有企业改制重新订立劳动合同时,劳动者在该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且
-
劳动合同法违约金标准的赔偿金以多少为标准重庆在线咨询 2022-02-211、如果你所介绍的情况属实,那么单位要求你承担3万元的培训费或违约金没有法律依据,你不需要向单位支付任何赔偿费用。2、另外,因单位拖欠你工资,你可以此为由且必须以此为由提出解除,才能有机会获得经济补偿,不要冒然辞职,可在律师指导下进行;具体操作中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在实施操作前或者决定提出辞职前,建议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可来电联系。
-
关于合同赔偿上限合同上限是多少广西在线咨询 2022-06-10合同赔偿上限根据具体情况判断。如果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一般不能超过实际损失的百分之三十。没有约定违约金的,因违约行为给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
新劳动法中补偿金合同期限的多少期限青海在线咨询 2022-10-121、《劳动法》未规定补偿金,只对合同年限有着明确的规定。 2、《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第二十条 劳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无固定期限和以完成一定的工作为期限。 劳动者在同一用人单位连续工作满十年以上,当事人双方同意续延劳动合同的,如果劳动者提出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3、补偿金是规定在《劳动合同法》中。 4、《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四十六条 有下列情
-
合同上是每个合同的金额上限为多少?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05我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合同赔偿的额度上限,合同赔偿的额度上限一般由当事人约定,合同没有约定的,赔偿损失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额应当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包括合同履行后可以获得的利益;但是,不得超过违约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当预见到的因违约可能造成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