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离婚诉讼状应当这样写:1、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2、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3、原告请求离婚的诉讼请求,提出离婚请求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4、原告请求离婚的证据和其来源,其中有证人的,还应当提供证人的姓名和其住所。
呆板理智型离婚诉讼状
【特征】:律师写的诉状一般都比较呆板,因为法律本身就是冷冰冰的条文。这样的诉状一般都不会有多余的话,每一句话都紧紧围绕法律和诉讼目的。即便是对过错事实的描写,一般也都一笔代过,不会浓墨重彩大肆宣扬。这样的诉状语言平实,给一般人看了也不会留意其中的任何一句话,其实诉状可能暗含杀机。
【好处】:言多比失,诉状是为立案使用的。
因此,只要能立案,把重中之重的诉讼请求及重点事实交代一下即可,完全没有必要多说一句话。话说多了,就可能留下把柄,就有可能让对方看穿你诉讼的策略和意图,这对诉讼是非常不利的。如果当事人在诉状中把自己的观点表述的太清楚,那就等于告诉对方你进攻的方向,同时也给了对方准备时间,这就像一场战争,我明敌暗,对方知道我方观点,而我方不知道对方的,这就难免在诉讼时陷入被动。因此,有经验的律师从来不会告诉对方我方的真实意图。诉状呆板没有关系,只要在开庭审理时演活就可以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一条起诉状
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一)原告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住所、联系方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联系方式;(二)被告的姓名、性别、工作单位、住所等信息,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等信息;(三)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四)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
起诉离婚第二次还要写诉状吗
404人看过
-
离婚起诉书写作要点详解
165人看过
-
离婚第二次起诉凭证详解
480人看过
-
离婚诉讼第二次如何写?
71人看过
-
第二次离婚诉讼:诉状是否需要再次提交?
310人看过
-
第二次离婚的法律规定及诉讼程序详解。
396人看过
男女一方要求离婚的,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或直接向人民法院提出离婚诉讼。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应准予离婚。 离婚诉讼的完整流程: 1、有二审:起诉→受理→审理→调解→判决→上诉→二审→判决立即生效 2、... 更多>
-
第二次离婚诉讼还用写诉状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2-11-20离婚诉讼第二次还用写诉状,起诉状这么写: 1、写明原告和被告的身份基本信息; 2、写明原告的诉讼请求、以及事实和理由等内容; 3、写明证据以及来源。在离婚起诉状中的事实和理由部分一般要陈述离婚的事实,并写明诉讼请求的依据。
-
离婚诉讼状怎么写第一次离婚没有判离第二次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23起诉状原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被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诉讼请求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居的、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害赔偿的数额等,如:一、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二、婚生儿子/
-
第一次诉讼离婚没有判离,第二次诉讼离婚的起诉状应该如何写澳门在线咨询 2022-08-22起诉状原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被告:(基本情况: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诉讼请求书写自己要求达到的目的,包括:请求判决离婚,孩子的、的承担,对方抚养时探望权的请求,财产的分割,本人生活困难时请求对方给予经济帮助的方式或数额,对方有重婚、与他人居的、实施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时请求损害赔偿的数额等,如:一、判决原告与被告离婚;二、婚生儿子/
-
第二次起诉离婚起诉状要怎么写,我这是第二次提出离婚诉讼了福建在线咨询 2022-09-16范本(第二次起诉时适用)原告:甲××,女,汉族,××××年×月×日出生,住××省××市××××路×号×幢×××房。电话:×××××××被告:乙××,男,汉族,××××年×月×日出生,××职工,住××省××市××路×号×幢×××房。电话:×××××诉讼请求:1.请求依法解除原、被告的婚姻关系。事实和理由20××年×月原告提出过离婚诉讼请求,同年3月由××人民法院审理,在(20××)第×号民事判决书中
-
怎么写第二次的离婚起诉状呢贵州在线咨询 2022-08-26可由双方协商,不能协商的,应向起诉离婚,法院判决离婚的标准是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如达到这一标准的,应会判离。时共同财产、债务一般平分,个人财产、债务归个人。不存在或双方都存在有过错的情况时,离婚时互不赔偿。否则无过错方有权向过错方索赔。孩子未满两周岁时一般优先归母亲抚养,满两周岁先协商,协商不成法院将根据双方实际条件按对孩子成长有利的原则确定孩子归属,满十周岁法院还会征求孩子的意见。另一方按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