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违法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根据规定公民从事有关活动,需要证明身份的,有权使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不得拒绝。有关单位及其工作人员对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居民身份证记载的公民个人信息,应当予以保密。
拿了驾照要年审吗
一、拿了驾照要年审吗
1、拿了驾照要年审。A,B类驾驶证需要年审,但是c类驾驶证只需要在换证时进行审验,也就是六年有效期届满时换发十年有效期驾驶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对机动车驾驶证进行审验。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十六条
机动车应当从注册登记之日起,按照下列期限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一)营运载客汽车5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二)载货汽车和大型、中型非营运载客汽车10年以内每年检验1次;超过10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三)小型、微型非营运载客汽车6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6年的,每年检验1次;超过15年的,每6个月检验1次;
(四)摩托车4年以内每2年检验1次;超过4年的,每年检验1次;
(五)拖拉机和其他机动车每年检验1次。
营运机动车在规定检验期限内经安全技术检验合格的,不再重复进行安全技术检验。
二、审车注意事项有哪些
1、交强险的保单是要在有效期内的;
2、带齐所有可能会用得上的证件和文件;
3、不要忘记带三角警示牌和灭火器;
4、如果车身经过改装或贴有不合法规的车标,请先清理干净再去做年检。
《中华人民共和国居民身份证法》
第十六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给予警告,并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有违法所得的,没收违法所得:(一)使用虚假证明材料骗领居民身份证的;(二)出租、出借、转让居民身份证的;(三)非法扣押他人居民身份证的。
第十八条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本法第十六条、第十七条所列行为之一,从事犯罪活动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
身份证被扣押是否违反法律法规?
399人看过
-
违反年龄限制使用身份证是否犯法?
392人看过
-
违反规定获取收入证明是否构成违法?
333人看过
-
违反疫苗管理法,构成犯罪是从重处罚吗
494人看过
-
违反印章管理规定罪
245人看过
-
违反交通管理法规不构成犯罪的应如何处罚
272人看过
身份证是用于证明居住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民身份证明文件。需要身份证的情形有常住户人口登记项目变更;兵役登记;婚姻登记、收养登记;申请办理出境手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用居民身份证证明身份的其他情形。... 更多>
-
居民身份证办理中,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是否构成犯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1-11-08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二百八十条的规定,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刑法》第二百八十条【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公文、证件、
-
在外面伪造了身份证,伪造身份证复印件能否构成犯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3-03-25是违法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罪,是指伪造、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本罪是行为犯,只要实施了伪造、 变造居民身份证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不论结果如何。而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会加重处罚。
-
17周岁违反治安管理的17周岁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捅伤人是否构成犯罪宁夏在线咨询 2022-03-22要根据被捅伤人的伤情鉴定来判断。 经鉴定为“轻微伤”、不构成伤情或被捅伤人不要求鉴定(明显不构成轻伤或重伤的,可以不鉴定),双方达不成调解协议的,公安机关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对违法行为人进行处罚。但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十二条、第二十一条规定,初次违反治安管理的17周岁违法行为人不执行行政拘留,但是有罚款的需要执行罚款。 经鉴定为“轻伤或重伤”的,构成故意伤害罪。根据《刑法》
-
违反物品抵押管理制度,提供虚假物品,是否构成犯罪山东在线咨询 2022-04-27提供虚假物品抵押,属于诈骗行为。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贷款诈骗罪〕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
-
违反前罪是否构成缓刑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21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其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危害社会的,规定一定的考验期,暂缓其刑罚的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