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实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监察局相关负责人表明,七类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向社会公布。
目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正在逐步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依法依规开展信息共享互认和联合惩戒,加大用人单位的违法成本。
这七类违法行为包括:
(一)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者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情节严重的;
(三)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节严重的;
(四)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
(五)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
(六)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七)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对被社会公布的用人单位,一是应当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及其社会公布情况记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社会信用体系;二是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
附:
《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办法》
第一条为加强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的惩戒,强化社会舆论监督,促进用人单位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和规章,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法向社会公布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遵循依法依规、公平公正、客观真实的原则。
第四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负责指导监督全国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并向社会公布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本行政区域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并向社会公布在本行政区域有重大影响的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地市级、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依据行政执法管辖权限,负责本辖区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工作。
第五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已经依法查处并作出处理决定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向社会公布:
(一)克扣、无故拖欠劳动者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的;拒不支付劳动报酬,依法移送司法机关追究刑事责任的;
(二)不依法参加社会保险或者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情节严重的;
(三)违反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情节严重的;
(四)违反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情节严重的;
(五)违反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
(六)因劳动保障违法行为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的;
(七)其他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第六条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列明下列事项:
(一)违法主体全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或者注册号)及地址;
(二)法定代表人或者负责人姓名;
(三)主要违法事实;
(四)相关处理情况。
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以及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公布。
第七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应当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门户网站公布,并在本行政区域主要报刊、电视等媒体予以公布。
第八条地市级、县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对本辖区发生的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每季度向社会公布一次。
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省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每半年向社会公布一次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
根据工作需要,对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可随时公布。
第九条县级以上地方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在向社会公布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之前,应当将公布的信息报告上一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第十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将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及其社会公布情况记入用人单位劳动保障守法诚信档案,纳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用体系,并与其他部门和社会组织依法依规实施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
第十一条用人单位对社会公布内容有异议的,由负责查处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申请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予以复核和处理,并通知用人单位。
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处理决定被依法变更或者撤销的,负责查处的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应当自变更或者撤销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对社会公布内容予以更正。
第十二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工作人员在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中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依法予以处理。
第十三条本办法自2017年1月1日起施行。
-
单位和法人的违法行为惩罚制度
64人看过
-
加大对用人单位的补贴、奖励和惩处力度
197人看过
-
加油站违法行为惩处
415人看过
-
北京市用人单位重大劳动保障违法行为社会公布暂行规定
396人看过
-
用人单位应警惕的几种违法用人行为
291人看过
-
哪些行为算是用人单位违法招工行为
322人看过
用人单位是指具有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运用劳动力组织生产劳动,且向劳动者支付工资等劳动报酬的单位。用人单位的用人权利能力和用人行为能力,自其依法成立之时产生,自其依法撤消之时消灭。 用人单位应当依法建立和完善劳动规章制度,保障劳动者享... 更多>
-
用人单位对于用人单位强制加班的行为是否符合劳动法的规定还是违法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1用人单位严格控制加班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二条规定,排除第四十二条规定的情形,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应当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征得劳动者同意,且每天加班时间不得超过3小时,每月不得超过36小时,并依法支付加班工资或安排补休。法律保护劳动者休息权,从多方面限制加班,用人单位对加班实行审批制,既有效防止了不合理加班给单位增加的工资成本,又保护了劳动者休息权,是法律提倡和支持的举措。《中
-
用人单位有没有权利处罚违法行为?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1-10-23没有。首先,我国《劳动合同法》规定,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必须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原则的使用者制定、修正或决定劳动报酬、劳动纪律等直接关系到劳动者身边利益的规章制度和重大事项时,经营者代会和全体员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劳动者代表平等协商确定。显然,劳动者对公司的承诺是该公司在签订劳动合同时附加的不平等条件。其次,原企业职工奖惩条例规定,企业对违反规章制度的职工可以罚款,但国
-
劳动法规定对劳动违法行为加强监督和惩罚需要要要用人单位努力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3-03保护劳动者权益,需要各方努力。1.对劳动违法行为加强监管和惩罚,要通过提高劳动侵权行为的违法成本,迫使用人单位提高遵守劳动保障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依法履行劳动用工中的各种义务,规范劳动用工行为。2.劳动执法部门以及工会等相关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对劳动违法行为的监督处罚,推行劳动法律监督意见书和建议书制度,建立重大典型违法案件曝光和公开谴责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增强广大劳动者的维权力量、维护职工合
-
用人单位强制孕妇七个月加班违法吗湖北在线咨询 2023-03-29怀孕7个月以上有明文规定不能安排加班,这是肯定的怀孕7个月以下可以安排加班,但加班应参照以下两个方面1、《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四十一条用人单位由于生产经营需要,经与工会和劳动者协商后可以延长工作时间,一般每日不得超过一小时;因特殊原因需要延长工作时间的,在保障劳动者身体健康的条件下延长工作时间每日不得超过三小时,但是每月不得超过三十六小时2、法不外乎人情,尤其是女职工处于三期内,企业考虑人性化
-
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用人单位会受到什么处罚河北在线咨询 2022-02-15首先对于单位的违法行为,任何人都有权举报,用人单位不能因为劳动者举报而报复劳动者将其开除。如果劳动者举报用人单位违法行为之后,用人单位将劳动者开除的,那么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行政部门去投诉用人单位,要求用人单位赔偿损失。劳动行政部门会介入调查用人单位的开除行为是否属于因为劳动者举报而才需的报复行为,如果用人单位无法给出正当合法的开除劳动者的理由或者劳动行政部门认为用人单位的理由不充分时,那么劳动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