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全国部分地区发生严重自然灾害,给灾区群众生活带来很大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十分关心冬季受灾困难群众的生活,全社会目前正掀起紧急捐助活动的高潮。
为做好救灾工作,国家民政部进一步规范了灾害应急响应的工作流程。同时,颁布实施相关规章,进一步规范救灾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了经常性社会捐助接收服务网络,实现了社会捐助服务网络全覆盖;进一步调整完善对口支援制度,初步建立了跨省对口支援渠道。
但同时我们还应看到,我国的灾害救助工作还存在很多困难和问题:我国灾害救助的法律体系没有建立起来。法制建设的滞后,导致了一些地区救灾资金投入机制不健全,各级责任不清、效率不高和各项救灾工作不够规范,影响到我国灾害紧急救助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目前,我国应对灾害的管理机制尚不健全,灾害管理的应急反应和快速处置能力有待提高;救灾物资储备不足,救灾工作展开后缺乏有效的手段;灾民生活救助的投入与救助的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些地方出现多头募捐、强制募捐、挪用善款等问题,严重制约了社会捐助的发展。捐助政策不健全。由于目前捐助优惠政策偏低(企业所得税可扣抵3%,个人所得税扣抵30%),且享受的主体厚薄不一(捐赠给个别机构和社团可以税前全部列支,大部分机构和社团不享有此政策;内资企业只能在企业所得税的3%内扣抵,外资企业在捐赠中却可以100%扣抵),对捐助事业影响较大。
应尽快立项制订《救灾法》,形成我国灾害救助法律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负责的灾害管理体制,健全灾害管理运行机制,健全和完善自然灾害的应急预案机制,全面加强灾情信息系统建设,提高灾情的监测、预警、预报水平。由国务院法制办牵头,尽快制订《公益事业捐赠法》实施办法(或社会捐助管理条例),明确民政部门在公益捐赠事业中的管理主体地位,对社会捐助的主体、募捐主体资格的获得、募捐的程序、监督的方法、法律责任、工作成本的列支比例等进行规范。另外,还应建立统一、规范的捐赠优惠政策,给内外资企业、不同机构和社会团体以同等的政策待遇。
-
加快建设我国农业自然灾害救助体系
203人看过
-
全面构建完善的灾害救助体系
246人看过
-
嘉峪关市加强无缝隙社会救助体系建设解民忧
238人看过
-
灾害救助常识问答
63人看过
-
央行加强农村信用体系建设
368人看过
-
依法进行灾害救助
137人看过
灾害救助是国家或社会对因遭遇各种灾害而陷入生活困境的灾民进行抢救和援助的一项社会救助制度,其目的是通过救助,使灾民摆脱生存危机,同时使灾区的生产、生活等各方面尽快恢复正常秩序。... 更多>
-
自然灾害救助补助包括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30补助项目主要有六大项:灾害应急救助、遇难人员家属抚慰、过渡性生活救助、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旱灾临时生活困难救助、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补助内容: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
-
中央自然灾害救助补助标准浙江在线咨询 2021-12-15灾害应急救助,用于紧急抢救和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受灾群众灾后应急期间无力克服的吃、穿、住、医等临时生活困难。 遇难人员家属抚慰,用于向因灾死亡人员家属发放抚慰金。 过渡性生活救助,用于帮助“因灾房屋倒塌或严重损坏无房可住、无生活来源、无自救能力”的受灾群众,解决灾后过渡期间的基本生活困难。 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补助,用于帮助因灾住房倒塌或严重损坏的受灾群众重建基本住房,帮助因灾住房一般损坏的受
-
XX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11-02澳门驻军协助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需要明确三点:一是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不是XX管理的事务,是属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地方事务,应由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负责,澳门驻军不得干预。二是只有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无法独自完成维持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时,才可以向XX人民政府发出“请求”澳门驻军协助。三是澳门驻军只有经XX人民政府批准,XX军委下达命令,方可协助维护社会治安和救助灾害。未经批准,澳门驻军不能主动协助
-
如何加强城市环境保护管理体系建设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29政府是建设环境保护公共设施的主要责任主体。《法》第五十一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统筹城乡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固体废物的收集、运输和处置等环境卫生设施,危险废物集中处置设施、场所,以及其他等环境保护公共设施,并保障其正常运行。建设环境保护公共设施,是政府履行环境质量责任的重要任务。在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等具体工作方面,《全国城市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十三五”规划》提出,以黑臭水体治理带动城
-